试谈诵读巧用诵读领悟古诗文学报

更新时间:2024-02-29 点赞:8788 浏览:3408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经典的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在教学中,我深深思考: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呢?如何拉近古人与今人的距离,更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我觉得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很好的方法。
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源于:www.618jyw.com
呢?

一、正音听读,读得文通字顺

对于初中生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准字音,读得文通字顺,其熟读的目的就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能读准字音,对文章的字词也就能有所掌握。如一词多义,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它的读音、意义、用法都不相同。我们可以在熟读熟记其读音时记住它的不同用法。例如“间”,《鹊见蔡桓公》“立有间”读“jiān”,“一会儿”。而《口技》“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读“jiàn”,有“夹杂”的意思。又如通假字,“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中“具”通“俱”;“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食”通“饲”。对于这几种类型的字词,诵读时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同时很自然就掌握其含义,把文章读得文通字顺。

二、鉴别句读,疏通词句

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古文的句式有其独特之处,一句话,在哪停顿,往往会影响句子的意思。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句读?我们的做法:一是把不同的句读标示出来,让学生对比判断;二是通过录音范读,掌握正确的句读.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地方千里”一句,通过对比鉴别,定出了正确的句读应是“齐地/方千里”,而非“齐地方/千里”,因为“方”是“方圆”的意思。这类情况还有不少,须在诵读时,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清句读,才能疏通句意,理解内容。

三、模仿练读,读出韵味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只是诵读的第一步。我们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恰当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这就需要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首先,注意重音。重音处理得好,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高音显得响亮,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沉,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如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汗颜”,重音落在“千万间”和“俱汗颜”上,因为这六字形象地展现诗人忧国忧民,关怀民生疾苦的宽广胸襟。
其次,注意语调。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朗读杜牧《游山西村》中“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读得平缓,“花明”开始上升,“又一村”达到顶点,”又”更重。通过模仿,读出正确的语调,领会作者发现山村美景的喜悦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
第三,注意节奏。诵读中的节奏须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如诵读《木兰诗》木兰归家一段,感情基调是热烈、欢快的。第1节节奏最快,极力渲染喜庆的气氛;第2节放慢,表现木兰恢复女儿妆时轻松、喜悦的心情,末句轻读,为蓄势;第3节再加快节奏,着力表现伙伴的惊奇感。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模仿能力,在声情并茂的朗读训练中,北方人民的豪迈气概,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重现眼前。
课堂处理时,我会先教学生朗读的技巧,然后抛砖引玉,提出问题“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激起学生的诵读兴趣,再引导学生对比揣摩各种读法,争相发表意见,在争论与研讨中,在模仿与实践中,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四、图文赏读,掌握思路

一篇文章在诵读中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作者的思路,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内涵。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支撑句,掌握文章的思路,才能加快记忆的速度,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变静为动,为学生的抽象思维提供形象依据。诵读时,根据文意、诗意配图、配乐,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朗读文章、诗歌,更深刻地领悟文意、诗意。
如我教《记承天寺夜游》时,根据文意,按照思路,配上了几幅古色古香的图片和一段《渔舟唱晚》的音乐,使学生从中把握作者的思路。配乐诵读时,文章所表达作者复杂而又微妙的情感就呈现出来了。

五、想象品读,渐入意境

反复诵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同样,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诵读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记忆表象,激发其想象。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不展开想象,就无法深入作品内部,就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巴尔扎克曾说过一句有意味的话:“真正懂诗的人会把诗人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我们让学生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形象,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中留下的空白,品味诗意,走进诗人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读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先以图像渲染离情别绪的特定气氛:烟雨蒙蒙中,旅舍前垂柳在微风中摇曳。在这凄冷的氛围中,配上一曲《阳关三叠》沉郁的音乐,让学生从中慢慢品读,想象诗人的心境,走进诗人的意境。
文言文言简意赅,一篇短短的文章往往能融入非常丰富的思想内容。特别是故事性较强的古文,想象的作用同样不可忽略。而生动、形象的画面又可以克服枯燥无味的知识讲述,使学生聚精会神地去观察、思考,活灵活现的情景能激活他们的灵感,开启他们的悟性。
这些经典的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载体,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源泉。在教学中,通过加强诵读训练,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而且背诵、理解的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那声情并茂的诵读,更可以直接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产生生动的联想和情感的共识,达到提高学生欣赏古诗文水平的目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