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贵州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之目前状况与策略中国

更新时间:2024-03-11 点赞:16039 浏览:6218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中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还相对滞后。现就其存在的困惑和解决方案提出几点拙见和看法,以作借鉴。
关键词:民族地区 美术教育 现状 对策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6.11%。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州、铜仁地区、黔南州、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州。近年来,这些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还显得薄弱。为此,笔者实地调查了以上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31所城镇和农村中小学,对24544名学生和64名教师分别作了问卷调查,收集了部分师生的典型意见和建议,其统计结果显现了美术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有待于相关部门去探究和重视。

一、美术教育现状

(一)、美术学科得不到重视

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完全取决于主管部门、学校、家庭各自对美术教育的功能、作用于真实内涵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据调查数据显示:被抽查的31所城镇中、小学和农村小学中,美术课由专业教师承担的学校占总数的比重为45.71%;多半学校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这说明美术教师的编制没有得到切实解决。因而美术课则由非专业教师兼任或被其他学科取而代之,也就意味着这些学校没有落实美术课;有的学校有专业美术教师,却根据学校的安排改上了其他课程。不少地方还是以升学率来评价一所学校;以教学成绩来评价一位教师;以学习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实质是以智育的状况来作为检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相对于“主课”来说,它是“副课”;相对于升学的“硬任务”来说,它是“软任务”。致使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在智育方面你追我赶,费尽心机,无暇他顾。由于学校领导注重“升学率”而不开设这门课程,所以形成了美术课“小学凑合,初中压缩,高中应试”的局面。
作为学校是上级规定但又不得不开的补充课程;作为美术教师是不拿教学质量奖、不当班主任的“闲置课”;作为学生本人几乎是凭兴趣想学就学,不明白美术教育的意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模板www.618jyw.com
义;作为家长几乎对美术学科不屑一顾,认为是特别花钱的、占用时间的、与升学无关的学科。尤其是大部分农村学校,美术学科被视为“小三门”的地位更加显著,有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经过系统的美术教育,当他们初中毕业后步入社会,就再也没有机会接受应有的美术教育了,错过了培养和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期,失去了应有的美育过程。这样,艺术学科几乎成了被遗弃的一片荒土,无种无收。

(二)教学活动受资源和设施的制约.

1、美术教学用具是美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学习物质资源之一。按照中小学美术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之规定,美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有特定的美术教室,在特定的光源环境中才能使绘画、工艺课教学活动得到正常开展。据调查数据显示:87.50%的学校没有美术教室,故美术教师只好根据实际条件将教材中的“专业课”内容改成“理论课”;或者改成“活动课”;或者将其取消。这种现象则说明美术教材内容的设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不相符,其实美术教师也并非完成教学任务,更没有达到审美教育的目标。
2、据调查,缺乏美术器材和教学用具的学校占学校总数的比重为59.09%。“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生设备和教学用具,教师很难按示范、练习、指导等过程进行规范的教学。尤其是对所需材料和学具较多的中国画、工艺课内容只有放弃,就是示范也只能用粉笔在黑板上演习罢了,没有起到示范的作用。长此以往,美术教师看不到自己的教学成果,也无所谓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
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多媒体电脑教学正在逐步走进学校,进入课堂。据调查数据显示,具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学校占学校总数的62.96%,其中有的美术教师惧怕麻烦而不习惯用多媒体上课;有的教师自己家中没有电脑,学校也没有公用电脑供他们做课件;还有的教师根本不会做课件。于是多媒体教学在美术课堂中的使用率仅占拥有率的1

4.81%。

4、美术学科较其他学科的学习用具种类之多,大部分家长不乐意花钱或当地文具店不方便购买,致使缺乏美术用具的学生占总数的82.76%。教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学生没有相应的绘画工具而束手无策,由于学生不能在教师示范的同时作及时练习,有的作业只能敷衍了事完成任务。例如没有宣纸、颜料、毛笔、书画毡等学具怎能使学生在练习和实践中去感受中国画作为“国粹”之博大精深呢?尽管学生对美术知识有很大的渴望,但因教学活动未能有效开展而大大削弱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二、改善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美术学科地位

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即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为了使美术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能够真正在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实现,必须提高主管领导、家长、社会同仁的认识,加强管理等各种有效机制,为美术教育创造条件;加大学科宣传力度,充分认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严格按照教育大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安排课程结构;改变过去学校对主课、副课之分的现状,给美术教育应有的地位和待遇。

(二)加强教育资源配置

虽然近几年招聘了不少特岗教师到民族地区中小学从教,但美术学科教师的数量与课程配置依然不均衡,仍处于紧缺状况。为此,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核定编制并落实师范类美术专业教师的就业岗位,确保美术专业师资的合理利用;加强乡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硬件设施配备和资金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三)结合实际,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少数民族地区的美术教材必须适应当地学情、校情。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教材的选用大做文章,组织编写一套适合民族地区特点的教材。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在美术教材中适当增设具有民族风情、地方特色的本土文化元素。例如贵州土家族的印花、苗族和布依族的蜡染艺术、苗乡侗寨、山水风情和历史文化艺术等内容。借用这些特有资源开设一些如肌理制作、剪纸、风景写生、乡村建筑、民俗探究等活动,足以增添美术教学的活力。再通过教师的多方面的引导将使学生对本土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更便于教学手段的实施,使美术教学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改变教学观念

要提高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课堂质量,就要有教学上的创新,侧重学生自身的能力培养。美术课的开设,不是以培养画家为主要目的,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首先,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美、人格美、道德美,树立美的理想,建立美的观念,形成追求美的习惯。美术教育的知识能力的培养就是智力开发,是智力发展的有力手段和具体表现。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采用更加符合学生心理的手段来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培养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这是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美育与其他教育不同,它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转变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变单纯的模仿、临摹练习的教学为培养创造表现能力的智力开发教学。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在业务方面有所研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模式有所改观。

(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美术教学所用的工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学习物质资源之一。及时添置教具、图书、静物等必要器材;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如多媒体、美术教室等设备。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能带离以往那个只局限在黑板、书本的教育方式,借助多媒体来进行美术教学,可以使课本上的文字、图画,通过鲜明的视觉、听觉而更形象直观,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知识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信息闭塞,知识面较窄,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能更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轻松地实现美术教学目标,真正做到形象教学。因此需要美术教师在课前设计制作一些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的内容(视频、音乐、名家作品)的课件来创设趣味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运用现有资源,使电教媒体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运用于美术课堂,不断促进教学技术的信息化,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构筑新的教学模式。

(六)组织开展多形式的教学活动

开展多形式的教学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校积极性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条件具备的学校开办业余培训班,定期举办多形式的绘画比赛、黑板报比赛,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艺术才华的舞台,挖掘艺术苗子,让一些具有艺术天赋的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美术院校学习,从而填补少数民族地今后师资匮乏的缺口。

(七)加强美术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各教育主管部门应针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美术教师定期举行美术作品、优质课、论文大赛等多形式的比赛;建立一个正规的美术教育信息网站,给每位美术教师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让每位美术教师及时了解美术发展的新动态。此外,美术教师更应当加强自身文化、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刻苦钻研,不断提高专业水准,积极参加各类比赛;争取外出培训学习和组织采风活动,积累经验与收集素材,多开展美术学科教研活动,从而提高美术教师的自身业务素质和工作积极性。
总之,学校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只有解决好阻扰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种种不利因素,才有可能改变美育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使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相适应。在各级领导、家长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美术教育工作者辛勤的付出,走出困境,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得到健康的发展。让那些干枯已久的幼苗充分获得阳光雨露的滋润;让那些期待已久的花蕾早日绽放;使美育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园里绽放光芒。
注:(本文系2012年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课题《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课题编号:2012B209〕研究成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