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倒叙“倒叙法”,让地理课堂教学更精彩

更新时间:2024-03-11 点赞:7047 浏览:2279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新课程要求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要会用教材;作为开发者,要开发教材,精心设计,精彩生成;作为创造者要重构教材,创设情境,活用资源,开放课堂,实现内化。本文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课为例,以“倒叙法”重构教材,呈现精彩课堂。
关键词:倒叙法;合作探究;教材整合;三大岩石
1992-7711(2013)14-043-2
【问题缘起】
新课程理念提倡教材多样化,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材不再是不能改变的“金科玉律”,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本地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的内容和顺序进行调整,重新整合,从根本上提高运用教材的能力,积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发展,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笔者将语文“倒叙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有益尝试。
【课例展示】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新课导入环节:播放轻音乐,投影文字《大自然的文字》,请一位女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大自然的文字》文章节选部分。
教师活动:同学们,“大自然的文字”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文中星星(属于宇宙)是我们在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学习的,云雨(分属于大气和水)是第二、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和水》学习的内容,而文中的石头地球的岩石圈,即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一章内容。文中提到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变迁,有各种不同的岩石,大家知道花岗石吗?见过石灰石吗?
学生活动:轻音乐中舒缓的文字从耳边流淌,学生静静地陶醉其中,感受音乐和“大自然文字”的美妙。学生随着老师的引领,回忆前三章学习的内容,分别与文中大自然的文字“星星”“白云”“雷雨”一一对应。学生不知道这些岩石,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设计意图:营造美的意境,学生迅速从吵闹的课间进入课堂。以一篇优美的、与地理知识联系紧密的文章导入新课,唤起学生的记忆,并顺利转入新章节的学习。此处,神奇的大自然的文字也为最后总结升华埋下伏笔
倒叙法运用一:投影并简单介绍本节内容第三部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中各类岩石。
学生活动:学生仔细看各类岩石的图片,并适时与老师交流互动。
设计意图:重新整合课程资源,将第三部分内容提前,以探究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这一问题引领展开教学。
主题一:内力作用
播放视频资料《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与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探究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具体表现形式。阅读案例1说出“基拉韦厄火山和喜马拉雅山”分属于哪种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改变在速度上有什么差异。
学生总结: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具体表现为三种: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分为水平和垂直运动)、岩浆活动(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教师活动:投影表格,重点介绍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结论www.618jyw.com
地壳运动,以书水平挤压、断裂等来演示地壳运动的两种形式,并启发引导学生说出不同运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并投影东非大裂谷断裂带图片,加以验证。最后学生从运动形式、产生地貌及两者关系三方面将垂直和水平运动做对比。
倒叙法运用二:(投影基拉韦厄火山喷发图片)启发学生思考“岩浆活动中熔融状态的岩浆喷出地表后物理性质会作何改变?地壳深处的变质作用又会让我们想起哪一类岩石呢?”
学生总结:岩浆活动时,熔融状态的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后变为坚硬的岩浆岩;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教师活动:(第二次投影岩浆与三大类岩石关系图略)
教师承转:岩浆岩和变质岩我们了解了他们的形成过程,沉积岩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设计意图:重组教材,将岩石和岩浆的形成过程渗透于内力作用的学习中,不仅省时,且学生容易理解。由沉积岩引出外力作用的学习,承上启下,引起学生的思考。
主题二:外力作用
学生阅读教材说出“外力”具体包含的内容,“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教师活动:(投影黄山猴子观海、飞来石景观图)讲述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是一种动态的过程,风、流水、冰川、海浪等都具有搬运作用。
侵蚀和堆积作用的地貌在自然界随处可见,也是外力作用中重点掌握的知识,请结合教材和对自然界的了解说出以下九种地貌属于何种侵蚀或堆积作用?
学生活动:分组合作探究一
它们分别是由何种侵蚀或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九种地貌分别为沟谷、海蚀崖、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冰斗和角峰、沙丘、黄土层、平原、风蚀城堡、路南石林)
教师活动:教师视学生答案有选择性地补充介绍,如:冰川侵蚀地貌(冰斗、角峰)、风力侵蚀地貌(风蚀蘑菇)、流水溶蚀地貌(桂林山水)等等。以结构图呈现四种外力作用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以“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比较”表格,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设计灵活,学生说出他们知道的部分,说错的由其他同学纠正,达到学生教育学生的目的。学生都不会判断的老师再来补充介绍,这样比教师一味地灌输教学效果好。
倒叙法运用三:(第三次投影岩浆与三大类岩石关系图略)请学生说出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学生总结: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得出变质岩和岩浆岩都可以经过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的结论。
设计意图:至此,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岩石与岩浆的关系,岩石彼此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即主题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由于教材资源的重新组合,使原本在一节课难以完成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且学生掌握程度较好,最后设计两个探究活动,将内外力作用相融合,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
学生活动:合作探究二 背景材料:黄河每年将16亿吨左右的泥沙输往下游,其中大部分注入渤海,用2000多年时间即可填满渤海。为什么渤海的形状基本未变,始终保持9米的平均深度?
学生总结:渤海海底的地壳同时也在不断下降,并且下沉的速度与泥沙堆填的速度相当。
学生活动:合作探究三
背景材料:山东郓城巨野煤田是华东地区最后一块整装煤田,地质储量290亿吨,相当于7个兖州煤田,该煤田的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万吨,该煤田可以开采两千多年。而且该煤矿煤层丰富,多达9层。试分析:从地壳运动分析,该煤田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总结:是外力作用与地壳反复下沉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师总结升华:大自然的文字,你多么神奇!多么有趣!愿同学们能够走进自然,仔细观察,大自然会带给你更多的惊喜!
设计意图:学生在音乐声中再次感受大自然的美,此时他们已掌握发现美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仔细观察自然的兴趣,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跟进反思】

1.以“岩浆与三大类岩石的关系图”为线索,围绕课标重组教材结构。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的依据。教师在教材整合时,不能局限于对教材的简单改变,关键是从课标的高度理解和把握教材,以教材为文本和载体,用课程标准来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创造课程的过程。
本节内容,课程标准表述为两点,①“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②“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本课例中,打乱教材顺序,以“岩浆与三大类岩石的关系图”为主线,探究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正符合课标①的要求。学生的三次合作探究活动都是围绕源于:论文网站www.618jyw.com
具体的实例展开,活动一探究侵蚀和堆积两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表形态,活动二探究“每年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渤海,何以渤海的形状基本不变?”、活动三探究“山东郓城巨野煤田九层煤田如何形成?”,这正符合课标②的要求。

2.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启发性思考和情感体验创设条件。

启发性思考具有很强的启迪性和诱惑力,而答案又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得到,必须通过自己的一番探索和努力才能获取。问题情景并不神秘,是学生生活范围所感受到的,但却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学生必须将已知信息重新整合,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本课例中,教材案例1“基拉韦厄火山和喜马拉雅山”,可提供一系列思考:其成因是否相同?表现形式有何差异?对地表形态有何不同影响?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本课例中,开篇伴随着轻音乐,以蕴藏着丰富地理知识的“大自然文字”导入新课,营造美的意境,学生感受音乐和“大自然文字”的美妙;结尾处,鼓励学生走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和神奇,是情感的升华。开篇和结尾为学生情感体验创设条件。

3.合作探究活动中,以学生呈现结论为主,教师补充完善为辅。

合作探究活动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或集体分析和处理信息,进而得出结论,呈现观点的学习过程。问题的设计符合学生学情,具有探究性,科学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本课例中,合作探究一,“说出图中九种地貌的形成原因?”其中大部分地貌学生可以通过翻阅教材、生活体验中、讨论得出答案,不需要老师一一介绍。但“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地表形态和黄土高原的形成”学生存在争论,“冰斗和角峰的形成”“路南石林”学生难以理解。此时,教师补充完善即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