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亟待初中数学新课改亟待革新几个方面学术

更新时间:2023-12-23 点赞:32238 浏览:14634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要想保持学生探索和学习的积极性,认真贯彻和落实以生为本的新课改理念,并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积极探寻高效的教学方案和指导方法,就要一切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参照教学内容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流程和方案,驱动他们积极展开自主探索。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初中数学课堂流程进行优化简说。
关键词:初中数学;趣味导入;联系生活;自主探索
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数学教师进行了积极地努力和探索,摸索出一些值得学习和提倡的方案,取得一些骄人的成绩,但是,从客观上讲,还有一些改革的死角和瓶颈亟待突破:一些数学教师一上讲台就开始切入教学,无法激发学生兴趣,总会留课堂时间让学生搞题海战术训练技能,殊不知如此教学非但不能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互动,还会磨灭学生对数学的兴致和趣味,长此以往,他们的自主探索精神便消失殆尽,数学课堂就成了应付和形式。鉴于此,笔者从实际学情出发,总结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特此建议大家要认真贯彻和落实以生为本的新课改理念,并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积极探寻高效的教学方案和指导方法,一切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激活学生兴趣,牵引他们积极参与互动和学习,进而迁移知识生成技能,最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一、设置情景导入,牵引探索兴趣

初中生恰好处于青春发育期,该阶段他们活泼好动,叛逆和自尊并存,求知欲和好奇心共存,如果教师教不得法,就可能诱发他们的叛逆心理,导致不合作、源于:论文的格式要求www.618jyw.com
不听课的被动局面。但如果教师能抓住他们的认知情趣,能从他们的认知规律出发设置有针对性的导入情景,就能顺利牵引他们参与到正课的学习互动中来,充分激活和诱导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驱动他们迅速融入学习中。
比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运用”时,如果教师一上讲台就开始画图和宣讲,那许多学生根本进入不了学习的状态,所以笔者就反其道而行之,趁学生课堂伊始喧哗未定之时,突然指着窗外的旗杆说:“外面的旗杆高不高?谁能测出它的高度?”同学们乍一听都懵了,不知道老师要干什么,好奇心被充分激活,教室安静下来。然后,笔者趁热打铁留给他们几分钟讨论办法,看看谁有巧妙可行的方法来测出旗杆的高。在这样的情景牵引下,同学们很快就投入探索状态中来,连平时调皮的同学都在认真思考。在大家求而不得的当口,我再适时引导:“大家学完接下来的内容,就能学会不用爬上去就能测量旗杆高度的窍门……”如此步步牵引,层层递进,牢牢地把握学生的认知情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接下来的内容探索中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二、鼓励疑问探索,倡导开拓创新

疑问是学习的发条。因此,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让学生积攒问题,要鼓励他们敢于及时向教师发难,这样才不至于产生积压。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发问,不同的学生也需要我们用不同的理解方式来引导。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好课堂预设,能带动更多学生独立思考,努力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当然,学生也存在客观认知上的差异,所以我们也不能搞一刀切的问题回答方式,我们可以分层次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及时进行积极的评价。
譬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先做好三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课堂上我们可以指导他们在三个全等图形上分别画出底边上的中线、高以及顶角的平分线,然后再让他们将三个三角形叠放起来,大家很直观地看到“三条线重合”,这时在笔者的鼓励下有一位同学发难了:“是不是三条线重合时,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探索找到了答案。实践证明,数学课上学生有效质疑,能激活学生思维,迸发创新的火花,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以致用

知识源于实际,服务于生活。初中数学知识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不论我们是开店卖货,还是投资理财,都需要用数学思想来讨论,不然就会带来损失。所以,我们每学一个数学知识点,就要适当地结合生活问题来引导学生的运用思想。
比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时,就设计了一个生活问题:小李开店卖衣服,一般每天能卖30件,每件盈利50元。“五一活动”期间为了吸引客户,需要设计一套促销方案。调查显示,衣服单价每降低1元,平均销量就会增加2件。如果该促销方案必须保障每天盈利不能低于1200元,请问:我们如何调整?如此设计切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到该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技巧,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探索精神,进一步提升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数学课堂的最高追求。
本文是笔者联系新课改实践经验对当前数学课堂亟待改革的几点问题提出的再探索和讨论。当然,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事先分析和研究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契合节点,这样才能灵活互动,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情感和实际接收能力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唯有如此,方能最终实现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目的,完成新课改赋予教师的历史使命。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第四初级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