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浅析浅析中职学校计算机运用基础课程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18 点赞:34671 浏览:158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计算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所必备的一种现代通用智能工具,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及其操作技能也已成为人们所必需和赖以生存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教学
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作为广西北部湾地区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每年入学的新生比较多,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统考的必修课,所以搞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和省级统考的通过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我们学校有多个专业,但跟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不多,像一些汽车、机电、学前教育专业与计算机专业有差别,所以实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时会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之处,它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从我校的生源特点、教学特色及培养目标考虑,改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很有必要,这关系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成效,关系到我校学生每年参加省统考的及格率。下面就我校实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改进解决的办法作一浅析。

一、根据教学规律,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根据教学规律,强化课堂教学管理,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所要求的教学环境比较高。在2011年以前,我校的计算机教学在学校的计算机中心机房内进行,由于计算机比较落后,机房没有空调设备,网络不稳定,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学生积极性很差,影响了班级正常教学。差的教学环境也就使我校计算机省统考通过率很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学校领导的不断努力下,学校在2011年下半年筹集了资金买了一批联想的新电脑。我校便利用这批新电脑组装了四个带网络的计算机机房。在2012年上半年的时候,我校已经全面启动新机房进行计算机教学。教学环境的改善也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积极性,教学工作也能很顺利的按计划展开。在2012年下半年省统考中,我校的通过率已经大幅度的提升了。

二、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及网络教学平台,采用动态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对于计算机类的应用性课程,集中授课和上机指导是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计算机应用基础属于应用性课程,一个概念、一条命令都是通过相应的操作来表达,如windows使用、办公室软件的操作等知识的讲解已经无法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模式去完成,特别是互联网知识,如果只是“纸上谈兵”的话,学生就无从理解、掌握。同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都安排在第一学期,由于刚进校新生的计算机知识起点比较低,静态图文较难抽象、连贯理解。因此,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学平台实施教学,符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特点,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室是由计算机、投影及音频网络设备组成的一个综合网络系统,它容易实现手把手教学方式,具有直观、同步、集中和互动特性,达到讲演统一、演练统一,特别适合应用操作类课程教学。而网络教学平台是实现网络辅助教学的一种形式,它把传统教学方法和网络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一部分课时由老师采用常规教学方式跟学生面对面直接传授,另一部分课时则由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利用机房的局域网来建立学习资料共享,它把教师的课件、教学要求、重难点、课后作业、模拟试题等都放在共享文件夹里,供学生使用,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

三、采取分层次教学和分类考核方式,改变及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

实施分层次教学,是使层次不同的学生分别掌握适合他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更注重开发不同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思维能力。因此,在一堂课中,它可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针对优、中、差三类学生制定各自相应的教学目标:高等学习目标、中等学习目标、基本学习目标。此时,教师不但重视了教学中的统一标准,突出了学习要求的一致性,以保证学生打好坚实的素质基础,又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了学习的层次性,做到了“划一性”和“层次性”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对后进生保“底”(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对优生上不封“顶”(鼓励他们向更广、更深的学习目标进军)。在学生选择学习目标时,教师要加强指导,使学生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让目标成为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我校作为北部湾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之一,既招收初中起点的生源,也招收高中起点的生源,每年还要对本市大量返乡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其中包括电脑技术培训。初中、高中生以及农民工的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如果他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都采取同一个标准,那么,教学若按中技生培养要求制定,高技生就会“吃不饱”,埋怨教学在浪费时间,容易打击高技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若按高技生标准制定,中技生就可能“消化不良”,容易制约中技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具体实施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和考核目标。由于我们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通过计算机初级考试,所以无论是高技还是中技生所教内容和教学的时间都是一致的。比如我所在的汽车维修专业就安排每周一天(6节)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在上高技班的时候,我一般会讲得比较快,让学生练习的时间比较长,通过回收的作业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如果考试大纲的内容掌握得比较好,内容就会适量的延伸一点,这样我们高技班的同学就觉得上课时间很充实。在上中技班的时候,我会把所讲内容再细分一点,内容不会延伸,就像少吃多餐一样,这样容易让学生慢慢消化,这样中技生就会把考试大纲里的内容完全吃透。这种分层教学和分类考核的做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四、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突出我校的教学特色

技能是运用某种知识经验,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学生要想成为技能高手,就要将技能训练贯穿于学习的始终。技能需要一点一滴磨炼而成。从新生入学起,学生就应该认识到掌握技能的重要性,积极投入基础性训练。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强的课程,一般采用多媒体同步教学方式,由于教学直观,学生很容易领会掌握,但要达到熟练操作和灵活应用的程度还有差距,这就需要课任老师应十分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演示教学力求做到既要结合实际,让学生感到学有意义,提高学习兴趣,又要扣紧统考题型。由于以前设备不足或技能教学理念不强,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不到1∶1,学生没有足够的练习课时,也就不可能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更谈不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上灵活应用了。现在,我校已经改善了设备,使用的都是全新的设备,所以,完全可以按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可按4:6分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只作简单讲授,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实训操作,学生在实践中领会要点、学好技能,突出体现理工学校的教学特色。

五、加强实操纪律,重抓上机训练,建立“考证促学”激励机制

考试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得失的一种手段,也是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考试的目的一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状况;二是检测教与学的综合效果,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当前,一些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考试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1)考试的形式单纯采用笔试或机试。(2)老师命题的质量不高。(3)忽视考虑考证重要性的做法。以上问题容易造成检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片面不科学、不权威;或考试作为教学指挥棒对学生作用不明显。因此,任课教师应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性质、教学计划和培养要求,合理制定考试方式和考核手段。第一,我在上课的时候就充分利用和运用好“评卷系统”,加强单元过关测验,做到当堂评改并记录学生测验成绩,让学生知错、比超,有实效。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提交作业的热情有很大的提高。第

二、保障考前“模拟考试”时间,让学生熟悉题型和考试模式,在考前模拟训练二到三次。

随着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迅速普及,计算机应用在我国取得了跨跃性的发展。各行各业所需大量的人才,都需要懂得计算机的使用。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操作计算机的基本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计算机教师认真思考在新形势下如何更有效地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推动计算机基础教学朝着“培养全面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方向发展,让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能更好地造就技工人才。所以要求我们教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师要共同努力,加强经验交流,想方设法搜集、整理和编写各种训练题材,并积极实施,使其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