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新课程高中地理新课程中方案教学实施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27 点赞:6341 浏览:1809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篇研究主要从地理教学中的关于新课改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开发的策略,还有教学实践过程的应用。
【关键词】教学法 案例 地理新课程 开发应用
1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价值意义
1)在传统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主要的方法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概括以及对学生的灌输。整个知识都是概括化的不灵活的知识。由于地理传统教学案例中问题知识比较单一化。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目前,地理案例教学中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加以分析。把学会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把自己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主见。2)案例教学法是以互相尊重为原则,然后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然后探讨案例,充分的展现自己的求知欲。通过案例的讲解,然后创造一个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新课改的核心目标。3)学校长期以来强调的是“学科为中心”,把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分离开来。学生陷入读死书,死读书的局面。所以,地理案例教学是把实践和沟通理论联系在一起。刚好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知识和实践应用提供了一个平台。4)从案例教学实施来看,地理方案的教育针对性不强,主要是通过环境意识的形成和地理学习过程的整合。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发挥学生的思维,阅读生动逼真的案例,能提高学生的认识和知识分析能力。
2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学案例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有大量的资料供参考,并在教育部颁布的规定中,提出了案例教学的要求,并且要在大纲中选择适应格地区的教学体现,。不同的地理教学案例在地理教学案例中有所不同,比如,目前分类为:分析性,例证性。在例证性的问题中,主要适用于以人文地理或者自然地理。
案例教学最大的优点在于成为了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而且不规定必学的区域案例。同时对高中地理课程的进一步开放有重要的意义。
3 实施策略

3.1 教师的角色

教师既要在整个案例教学中倾听学生的想法,又要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要在一定程度上使整个案例教学能顺利进行下去。
一定要在整个过程中,与学生互相探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2 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一定要对案例的讨论和分析独立的完成。并且积极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这个前提是要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活动和环境。也不能随意打击学生的言论,坚决反对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程的提倡在于师生要全体参与整个教学任务,学习目标和进度。

3.3 案例的萃取

案例的定义有共同特征,有真实性,情节性,教学性。
教学案例是各种素材的组合,但是前提必须是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并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与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互相联系。具有典型性。
1)利用教材提供的案例:因为传统的教材中有许多案例,有明显代表性的案例需要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然后培摘自: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养运动相关知识的能力。2)从多种媒体中选取有用的案例:运用目前发达的媒体资料,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均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的优势,可以为教学提供大量的素材,弥补了教材上的一些图文不能同步的缺点。平时要注意搜集,养成随时记录的好习惯,把一些媒体中出现的与地理知识有关的信息及这些信息背后隐藏的地理知识,精选设计为典型案例。3)引导学生自己搜集设计案例:在一个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开放式的讨论,并且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社会实践活动获取资料作为案例,让学生自己设计,例如,在讲气候与季风时可以提供给学生三国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破曹营火烧赤壁的故事,让学生自己整理出案例材料,然后课堂讨论解决问题。4)模拟情景:情境,在一定程度上是指整个事件的情境,背景,和环境。属于学习整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3.4 应注意的问题

1)需要注意课堂的效率。在案例教学的展示过程中,要注意效率的提高。2)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并且要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时机。3)通过在课堂的常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实践,要对案例进行分析,对于不同的见解需要有科学的论证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对各种材料案例需要进行新的讨论分析,、而且要经过科学合理的论证,才可以有效。
案例教学分为专题案例和课题研究式案例,综合式案例。课题研究式案例是对地理教学技能的拓展,然后加强理论和实践,主要是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习和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综合性案例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整体全局事件进行描述,让学生进行分析,主要是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拓展研究,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专题式的案例是根据地理知识中的一方面采取编写,来分析理解,但是通常具有及其复杂,因为侧重了对地理知识的研究。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