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备课浅谈卓越课堂备课对策结论

更新时间:2024-02-11 点赞:4080 浏览:1043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任何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要达到预期目标和理想效果,必须在此之前精心设计。“卓越课堂”的教学更是如此。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卓越课堂”所预期的收获,更需要教者细致的安排和周密的考虑——这就是涉及如何备课的问题。如何备出卓越课堂呢,这是需要考虑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这是需要策略的。

1.以不同的人生身份走近文本

走近文本,是备课的首要任务,我预想我是作者、是孩子、是教师的身份走进文本。
1.1以“我是作者”的身份探求源初情感。“我是作者”,是“求其真”的过程。“识真”既是对作品的尊重,也是进一步求解的先在。文本主要传递什么信息,主要抒发什么情怀?其源初本义为何?时间、空间、阅历、气质都是横跨作者与读者间的鸿沟。“我是作者”要力争准备还原文字传载的信息。在识得其“真”,就须真切地走进,实在地揣摩,从而还原抑或再建。
1.2以“我是孩子”的身份开辟精彩磁场。教材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学生,教材的阅读学习是他们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凭借。“我是孩子”是一种真诚的教师情怀,而非故意做出的“下蹲”姿势;“我是孩子”为教师解读文本开辟了一个新奇的天地。“儿童的眼睛是奇异的。世界在儿童的眼里犹如童话一般。……我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啊,真的,那山那水也瞧着我,那花那树点头微笑,诱惑着我和孩子们投入她的怀抱。”(李吉林《孩子的眼睛》)。
1.3以“我是教者”的身份建构专业融合。“我是教师”是多种角色的融合。以作者的视角易于领悟文本的原始意义,以孩子的视角易于了解学习对象的心理状态,但这些还都不够,我们还要斟酌,作者所寓是否适于向孩子揭示,应该领导着孩子求解到何种程度?文本进入教材,除却原告意义的价值,编者又赋予其何种担负?这就是教师的视角。“我是教师”是一种专业解读,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同一般读者的文本阅读是不尽相同的。一般意义的阅读主要旨在理解文章内容、接收相关信息、获取精神享受等,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与自由度。教师阅读则更讲究准确与深入,更需考虑如何以其为凭借促成学生的言语发展、文化熏陶。

2.以不同的人生姿态走近文本

2.1做一个“信教徒”:洞察文本。每一个文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这种劳动的成果理应得到读者的认同尊重。受某些思潮影响,有些人总想着如何解构、颠覆甚或“大话”文本,我以为这是很不严肃的表现。即便“解构”“颠覆”,也应以洞察文本、占有文本为前提,也应该首先真诚地领会与感受。其实,很多的误会缘于误解。做“信教徒”是对文本认同的过程,是获得经验、汲取智慧、赢得力量的过程,也是即将飞起的必不可少的助跑。
2.2做一个“反思者”:探讨文本。如果说“信教徒”是“人”,那么“反思者”就是“出”。对教师来说,洞察文本、占有文本,仅仅是备课的前提,而研究文本,探讨文本,反思文本,才是备课的要务。教材曾经是教师、学生心中的膜拜,是少数学科专家、权威人士的意志物化,几乎成了“真理”的代称。正是长期囿于这种观念,我们的课源于: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堂鲜有争执与怀疑,教师习惯了教教材,孩子则习惯了以教材为标准的演绎与推理,与生俱来的好奇、怀疑渐行萎缩。其实,教材仅是课程资源的一个维度,教师、学生才是创造课程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我们不能拘泥教材,应允许争执与反叛。传统认为《斑羚飞渡》是呼吁人类要保护自然,敬畏生命。作者的意图果真如此吗?人类不去捕杀它们,斑羚们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非也!狼虎狮豹为了生存,依然要去猎杀它们。有了这个“与时俱进”的假设,《斑羚飞渡》昭示的就是:“为了种族的延续,面临抉择的时候,必须牺牲一部分来保存另一部分。”教师以“反思者”的姿态走进文本,才能备出“卓越课堂”的智慧。
2.3做一个“设计师”:重构文本。教材是静态的,课堂是灵动的。因此,备课的理想境界是:将教师、学生置于跟教材“等高”的平台,甚至,教师、学生也完全能够理直气壮地参与“自我教材”的构建,由此催生了全新的学习方式,有力地提升了课程质量。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去诗歌《木兰诗》外,还有四篇文章:《黄河颂》《最后一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表现爱国主题的单元,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应该是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反复钻研了这四篇课文之后,我决定采用单元诵读的方式突破难点,达成目标,重新整合教材。预设思路是:诵读文本,配乐《二泉映月》;观看视频,经典MTV《难忘九一八》;学生口琴演奏《思故乡》配乐;学生清唱《思故乡》;分角色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配乐《五月的鲜花》;全班朗诵《黄河颂》,配乐《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

3.以不同的人生“招数”走近文本

3.1从不同的角度去品读体味。我觉得,涵咏诵读是走近文本的重要策略,备课是语感的心理体验,声音的抑扬顿挫、起伏跌宕表现着读者对文本的了然程度。朗读是活的,是跃出纸外,是赋予作品以生命。朗读中一字一词间内涵的幽微意蕴,一句一段的跳荡的节奏张力,乃至语句中的微言大义、言外之意都必须细细咀嚼,再三体味。没有对语言文字的揣摩把玩,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在执教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在预设品读环节时,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这句话,我设计了三种品读法:一是吟诵;二是劝慰;三是自我鼓励,内心独白的方式。三种品读法,展示不同的人生境地:第一种欣赏的态度;第二种体悟诗本身,本诗是诗人在流放期间最艰苦的环境下给邻居的小孩子写的几句话,用劝慰人家时的语气;第三种推己及人,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当我们觉得自己的双肩已经扛担不了生活的重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握紧拳头鼓励自己,这个时候有一种内心的独白,悄悄的,鼓励自己。让学生体验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希望之感。
3.2从不同的维度去鉴赏共鸣。我们可以凭借语言文字驱遣想像去“放电影”,伴随着这一想象运动的还有情感运动。我们凭借在“放电影”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文章描绘的鲜明形象,甚或听到人物的言语心声,达到教材、学生、教师三者的共鸣;我们还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框架细部加工,把“灰色系统”转化为“彩色系统”,使得“我们相信看到了自己实在没有看到的东西”,甚而获得“象外之象”,塑造出一个新形象,建构新的价值和意义。解读《端午的鸭蛋》时,可以将其“现实意义”概括为“记忆的鸭蛋,民俗的底片”。如何把“记忆的鸭蛋”真实地从孤立隔绝中回归到现实中来,让民俗的底片鲜活起来。课堂上出示“一个问题”(回顾你所了解到的民俗,你认为这些民俗中承载着什么样的文化?)、“两则材料”(“韩国端午祭”捷足先登成功申遗;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冯骥才的故事)来引发思考,完成“与时俱进”的解读,从而唤起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敬重感、自信感。
3.3从不同的层次去积累丰富。尽量占有与教学文本相关的资料,也是我备课的一个着力点。这种相关资料,既指内容关联的文本材料,也包括音像、电子、绘画等其他表现、承载形式的材料,也包括从古到今,从中到外的材料,去补充去拓展,让教材由薄到厚,学生的积淀由浅到深。在充分鉴赏文本的基础上,预设了多处延伸阅读的环节,力求帮助学生站在一个开放的阅读视野下,在学生面前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从多个维度、不同层次感受文本深刻的内涵和表达的精妙。“关关睢鸠”的爱情吟咏,楚辞世界巫风神话的幽怨对话,盛唐之音的气度恢弘……我们需细细品味。老舍的文字是漫画,世俗风情;鲁迅的文字是木刻,力透纸背;余秋雨的文字是水墨,意蕴丰富……我们该细心欣赏。比如备课《观刈麦》,就要增设这些内容去助读,去积累:颜仁郁的《农家》,白居易的《卖炭翁》,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绅的《悯农》等等,让看似远离学生生活的教材,通过具有现实意义的补充材料,让学生获得情感的升华,认识走向更丰富。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