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浅谈浅谈中学德育工作方式

更新时间:2024-03-21 点赞:4129 浏览:1186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自新中国建国以来,我们的教育就非常重视德育教育。在1957年2月27日,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就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1985年5月做出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也提出:“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为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在1993年2月13日,、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2010年7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同志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最集中的体现就是育人文本、德育为先。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要把育人为本作为德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但是在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社会的功利思想和长期以来高考指挥棒方向的影响,学校教育主要注重学生的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的引导。

一、确立育人为本、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

自古以来学校的教育任务就是“教书”、“育人”,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教书”我们一般理解为传授课本知识,以高考大纲的要求传授给学生能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必备知识。“育人”我们一般理解为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德育教育。现在社会上对德育的内涵拓展的较宽,如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感恩意识、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实践能力、大局观念、规则意识、责任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励志等。现在全国上下大提中国梦、中华民族的振兴,这就要求我们所有培养的学生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取向,使我们培养的学生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只有我们培养的学生形成了这样良好的德育基础,学生的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

二、确立全员参与的德育教育管理模式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同时,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应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应明确各自岗位的德育职责,从规范自身言行做起,不管执教哪一门学科的教师,都应以自己的良好师德"以德育人"、在学科中渗透思想教育,人格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科的育人价值体现出来,形成全员、全面、全程的学校德育教育格局,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学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夯实师资基础。在校的每一个老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做好学生的德育引导,不管是不是管理人员,也不管是不是班主任,我们都不应该对学生的违纪行为和不好习惯熟视无睹,都应该去教育和管理。

三、将德育教育有效融入学科课堂教学

每个学科备课组长都要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进行深入的研究,挖掘德育教学点。然后根据教学情况把德育教学点有效的融入到学案、教案中,在课堂上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举例来说,物理教学中有关重力势能这一节,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源于:论文格式标准www.618jyw.com
生了解了重力势能的概念,得出重力势能不但是与物体的质量M有关还与物体所处的高度H有关。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掌握了这些问题,并通过同学间的讨论和练习进行了巩固,在最好课堂内容处理完后给学生强调一个问题。一是走路时要防止高空落物,防止被砸伤;二是要自己注意社会公德,不要随手往窗户外丢弃物品,防止砸伤别人。在学生刚刚学过重力势能的概念时,学生对这些要求会很顺理成章的接受这些要求,并能据此养成不随手丢弃杂物的习惯。这样就用很少的说教就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因此要把德育教育有效的融入课堂教学中,会起到春分化雨般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根据这种模式,在中学校园内建立全员德育教育网络,可以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有效改变中学教育功利模式。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