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努力提高关注“后进生”,努力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小结

更新时间:2024-03-01 点赞:7622 浏览:2243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源于:论文封面www.618jyw.com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结合自己30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从去年至今悉心阅读了他的中文版本《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他在一百条建议中有六条涉及“后进生”的教育问题,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我感慨颇多。
苏霍姆林斯基所指的“后进生”指的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今天所谓的“后进生”也通常指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一般情况下,这些学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纯粹学习成绩不好的;一类是不光学习成绩不好,还存在性格偏差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双差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正像医生细心地研究病人的机体,找出病人的根源,以便着手进行治疗一样,教师也应当深思熟虑地、仔细耐心地研究儿童的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道德发展的情况,找出儿童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
我认为导致“后进生”出现的原因,除了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极少数因智力因素导致成绩差外,从学生的角度分析主要有:一是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自信心,这种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都不错,你让他参加劳动或者体育锻炼,他比谁都积极,一般性格比较开朗,跟同学老师都能很好交流,他也愿意把书念好,就是一看到书本就头疼;二是喜欢学习,学习也很认真,甚至还很刻苦,但成绩总不见提高的,这类学生一般性格比较内向,除了几个要好同学外,基本不跟其他人交往,学习方法不科学,存在许多问题。从教师的角度看,主要是有部分教师思想认识有偏差,目光短浅、功利心强,把自己的业绩建立在学生的分数上,看学生的是否成才也仅仅只用分数来衡量。因此,一想到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就免不了有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于是就很自然的要对他们加压,提高要求,而他们往往总达不到老师的要求,也就老是受批评,他们的自信心也就一点一点的被磨灭,形成恶性循环,于是成了众人眼里的后进生。而那种还有性格偏差的后进生,在一些教师眼中则成了灾星,因为他们不光成绩不好,还调皮捣蛋,上课不好好听讲,作业不好好做,甚至还要跟老师作对,简直一无是处,所以不管他们做了什么,做得好还是不好,招来的都是怀疑、鄙夷的目光,所以他们也就破罐子破摔,彻底做后进生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从而提高整体教育质量,是最能够反映我们在教育中的工作价值所在。那么,到底怎样对待那些所谓的后进生呢?我认为:
首先,教师要改变观念,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后进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教师的业绩如何,光看学习成绩是远远不够的,更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一个健康积极的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让他们学会终身发展的技能。世界上许多杰出人物在学生时代学习都不是很好的,可能我们自己教出的学生中原先认为的后进生也有不少做出了惊人的成就,甚至超过了当时的所谓优生。学生是否成才主要看他的终极发展。因此,我们对那些后进生要更宽容,更温和,更有耐心、爱心,因为这些学生一直生活在歧视当中,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阴影,只有爱才能给他们疗伤。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们,肯定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谁都希望被肯定,被肯定能激发人向上的动力,而这些学生的潜力是非常大的,一旦被激发,会产生不可想象的力量。
其次,要以多种方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主动地去学习,钻研知识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再次,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对他们的要求可以和其他同学不同,课上可提问一些难度低的问题,课后面批作业、抽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等等,对他们学习上的督查要有持续性。
不“疏忽和遗漏”每一位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把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看成是教育的成功,尤其是把所谓的“后进生”培养成一位具有健康人格、志向远大、爱好广泛、学有所成的人,不正是我们教育中的创造性工作吗?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