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选修选修教材4中《原电池》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05 点赞:6718 浏览:219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能写出电极反应式。
(2)通过实验与分析,初步掌握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
(3)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
(4)通过讨论、探究与归纳,全面掌握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知道半电池、内电路、外电路、盐桥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经过对化学物质及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在科学探究中,要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勤于思考。
(3)能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中体验探究带来的快乐。
(2)增强联系实际学习化学并强化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原电池的电极和电极反应式。

2.教学难点: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三、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在必修教材中,已经学习了原电池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2个问题。

1.什么叫原电池?

2.铜锌原电池的电极是如何确定的?写出两极的电极反

应式。
学生活动:

1.一个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

2.三个学生到黑板上书写电极反应式。

设计意图:

1.从学生具备的知识入手,为要学的新知识铺路。

2.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点评或引出新知识。

教师活动:
锌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吗?我们前面学习了反应热的有关知识,请说明锌与硫酸铜发生反应时,是放热还是吸热?属于什么能转化成了什么能?而设计成原电池后,是什么能转化成了什么能?
学生活动:略。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所选自发进行的反应的热效应,为下一步学生设计原电池实验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分组设计实验,研究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学生活动:略。
教师活动:
指导学生实施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实验中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探究科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做补充实验1。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强调实验观察的有序性,以免遗漏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锌片__________,表面产生了一层__________色固体物质,溶液颜色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
设计意图:培养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教师活动:上述反应中,化学能直接转化成了热能释放出来。能否将该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转化成电能?如果可以,如何实现?
学生活动:分析实验现象:反应发生在锌片和溶液的界面上,锌原子直接把电子传给了铜离子,反应释放的能量转化成了热能。
思考讨论: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就是原电池,只要将反应Zn+CuSO4=ZnSO4+Cu设计成原电池即可。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引出本课学习的中心问题。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活动:根据讨论思路和化学必修课程中学过的有关原电池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补充实验2,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完成补充实验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现象为:

1.电流表指针__________。

2.锌片_________,其表面出现一层_________色固体物质。

3.溶液颜色__________。

4.铜片上也出现一层红色物质。

5.溶液温度升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实验中的第2和第5个现象为后面内容埋下伏笔。
教师活动:

1.你认为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

2.请你通过实验确定下列装置能否产生电流?是否是原电池?

(1)把补充实验2中的铜片换成铁片。
(2)把补充实验2中的硫酸铜溶液换成氯化钠溶液。
(3)教材实验4-1,并测实验前后溶液温度,观察锌片上是否有红色固体析出。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补充实验2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完成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修正对“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这一问题的认识。
比较实验4-1的与补充实验2的现象,了解盐桥的作用。
提出新问题:原电池中电流是怎样产生的?
设计意图:通过“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这一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
教师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学习“内电路”“外电路”“半电池”“盐桥”等知识。
学生活动:学生在讨论中学习、理解新的概念。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对几个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要构成原电池,必须要形成闭合回路”的理解。
教师活动:介绍补充实验2和实验4-1两种原电池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活动:聆听、理解、记录。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的视野。
教师活动:课堂总结。

1.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3.原电池正负极的确定。

4.电极反应式。

教师布置作业。
学生活动:学生记录作业,收拾实验用品。
设计意图:通过收拾实验用品和实验台,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总结全课后结束教学。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附属中学) 源于:论文写作格式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