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课堂教学活用现代信息技术试述试述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29 点赞:20571 浏览:8589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在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活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呢?本文认为整合的途径及优势有:创设问题情景,改善认知环境;注重新旧联系,构建新知体系;生动形象又直观,增加教学感染力;及时反馈练习,提高学习效率。但现实中还存在一些误区要努力避免。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学科整合 课堂教学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在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课程改革的理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技术、方法和工具,是营造新的数学学习环境,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理念的一个重要保障。” 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活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呢?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活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式与途径

1.创设问题情景,改善认知环境

小学数学提倡数学课程生活化,多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就应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数学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努力提供生活化数学的场景和机会,从而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以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能逼真地营造和创设不同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轻松地缩短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差距,感受生活经验的数学化;在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让学生愉悦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乐趣。
利用课件色彩鲜明地显示线条的移动,图形的变化,有效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认识事物。在教学时,根据教材内容利用Flash、实物投影等媒体工具设计制作一些模型、图表、动画等问题情境或利用有趣的故事创设问题情景,造成悬念,能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疑中生趣,跃跃欲试,调动积极情绪,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乐学、爱学,从而积极主动地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例如:角的认识中,角的概念的形成就可以用课件进行强化和明晰。

2.注重新旧联系,构建新知体系

构建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常规教学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创设很多的实际生活情境,从而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适应新课改精神,强调“数学知识生活化”和“在生活中学数学”的学习方式,应用网络教学虚拟丰富的生活情境,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挖掘生活素材,以开放的角度引导学生从已知到结论,采用设疑、观察和演示,步步深入,层层引发新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使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利用多媒体,通过观察、类比、实验、分析去建立概念,得出结论,获得新知。让学生充分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往往能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这样不仅加强了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训练了基本技能,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广阔性,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展现知识的前后联系,引导探究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揭示规律,习得新知。例如,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思路与过程,以及立体图形表面积的计算等,都可以用课件层层深入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学得更好。

3.生动形象又直观,增加教学感染力

数学是抽象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要解决数学教学中长期以来“内容多、负担重、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合适的数学情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认知结构的发展。多媒体给数学提供了探索的工具,让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形象、生动、逼真的三维效果,有助于学生尽快理解立体图形的特点。例如,讲授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时,学生很难理解和想象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旋转”或“围成”的。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图形的旋转形成过程,学生很快在大脑中形成图形在空化的表象,并能正确区分“旋转成”与“围成”立体图形的空间变化的特点。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为了解答“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车轴应安放于圆内哪一点上?”这个问题时,老师设计了动画课件:小熊骑方形车轮自行车与圆形车轮自行车所表现的不同情景。如此生动、有趣的动画短片形象地向学生展现:圆形的车轮使车辆在行进中更平稳,也容易滚动;车轴应安放在圆心的位置上。这样,无须教师更多的语言描述与抽象的讲解,让学生在形象的感知中心领神会,颇有“润物细无声”之妙效。

4.及时反馈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要把获得的新知加以巩固、加深,进行举一反三的应用和迁移,可以利用计算机对例题、习题进行拓展,设计出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运用新知去解决问题,避免传统的、单一练习的问题,并且使习得的新知掌握得牢,应用得活,迁移得快。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对每一节课或每一章节进行归纳小结,还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板书功能(如文字、表格、图形、动画),多方位、多角度地对堂课做小结,帮助理知识体系,使知识网络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设计反馈题,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和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有科学的态度,避免进入误区

1.部分教师使用的目的不够明确,为用而用,大材小用

现代信息技术有时只能起到演示的作用,是手段,不能代替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使用,而不是每堂课都用。不要误认为应用得越多越好,造成课堂上学生大饱眼福,课后仍然一知半解的遗憾。

2.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存在差异,要努力学习弥补差距

有些教师为应付检查考核,被动式的使用,结果上课时手忙脚乱,一人上课几人协助。不能正确处理课堂上各种信息情况,课堂教学秩序混乱,完不成教学的任务,达不到教学的要求,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3.信息技术课件选用不当,出现一定的盲目性

有些可以让学生直接观察的,如物体的形状、大小,不能亲自看一看、摸一摸,而只用看电脑投影、电视录像来代替就比较盲目。不但可信度不高,而且培养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难以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现代信息资源具有跨越时空的特点,能将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带入课堂,创设虚拟的真实情境,体现生活数学的教学观念;能将最新的现代科学成果带入课堂,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动机;能将书本上没有的信息呈现给学生,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使其变成学生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信息技术巧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能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时代气息,贴近生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宽知识面,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使教材“活”起来。因此,合理运用现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www.618jyw.com
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会全面得到提高,教师教学能够创造性地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重庆市黔江区马喇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