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浅谈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培养研究生

更新时间:2024-03-03 点赞:7194 浏览:2259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注重学法指导,让孩子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精心设计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自主参与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自主训练当今时代,知识激增,我们当教师不可能教会学生终身知识。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传授知识更显得重要。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为学生创造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结合常的课堂教学工作,浅谈一下我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解。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把数学课堂生活化,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教育学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而且能够唤醒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我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为学生准备好面值不同的人民币若干,各小组同学共同合作,玩在超市购物游戏。孩子们兴趣高涨,在不知不觉中,既认识了人民币,又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再如,我在教学百分数一课时,我布置学生去了解一下银行的储蓄利率。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设一种储蓄的场景。让他们填写存款单,计算到期利息是多少,思考讨论最合适的储蓄方法,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我们要注重学法指导,让孩子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小学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和训练。首先,要使学生养成学会“问”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是学生听懂一节课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认真听讲,认真思考,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学习的感性材料,加强直观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使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进行大量的感知,建立表象,以此作为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的时候,课前教师让学生自己准备各式各样的长方体形纸盒。上课时,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纸盒,仔细地进行探究,数出每个长方体纸盒的面、棱、顶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618jyw.com
点的数量。从而总结出长方体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充分得到了体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了新的知识。

三、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生动手操作,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依据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也能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自主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实践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自己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方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在实践中可能都有类似的体验,比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节课时,我提前到学校仪器室借来钟表模型,让学生每人一个,先认识时针和分针。再让学生两人一组,拨一拨,说一说,总结一下自己的发现。同学们的手脑得到了训练,自主学习得到了培养。又如,教学完“100以内数的认识”时,让学生利用从学校仪器室借来的计数器,一边拨珠子一边数:(1)从48数到64。(2)从80数到90。(3)从88数到94。(4)从91数到100。学生用眼仔细看数,动脑思考,动手演示,兴味盎然地投入到练习中,通过练习培养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综合能力。再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学生认识了半径、直径后,出示问题:圆或等圆里,直径与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学生自主动手操作探究,把圆对折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自主动手参与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或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然后再提出问题:怎样画一个圆呢?让学生自主动手画圆,并在画圆中让学生比较圆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学生急于想从自主操作中求出新知,积极开动了脑筋,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四、成立兴趣小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成立数学兴趣小组,由对学习数学有兴趣的学生参加。根据学生的成绩分成优生和差生两个小组,小组的人数多少不限。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有:对优秀生进行难度较大题目的自主探究指导,对差生进行基础题目的自主训练指导,布置数学环境,出版数学手抄报,制作数学学具,组织数学游戏,集体阅读数学课外读物等。
例如,我教学完稍复杂分数应用题之后,让优秀小组的同学完成如下题目:两筐苹果共重110千克,现取出甲筐苹果的15和乙筐苹果的14共25千克。甲乙两筐苹果各重多少千克?首先让同学们自主探究,方法越多越好。因为这些优秀生都比较聪明好学,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浓厚。最后教师给予总结,本题可有三种解法:(1)已知甲筐苹果的15和乙筐苹果的14共重25千克。如果从甲乙筐中都取出15,则共重110×15﹦22(千克),这比实际取出的少25-22=2(千克),原因是从乙筐中少取了14-15=120.由此可知,乙筐苹果重量的120是3千克,便可用算是:(25-110×15)÷(14-15)求出乙筐苹果重60千克,进而求出甲筐苹果重110-60=50千克。(2)如果从甲乙筐中都取出14,则共重110×14﹦27.5(千克),这比实际取出的多27.5-25=2.5(千克),原因是从甲筐中多取了14-15=120.由此可知,甲筐苹果重量的120是2.5千克,便可用算是:(110×14-25)÷(14-15)求出甲筐苹果重50千克,进而求出乙筐苹果重110-50=60千克。(3)设乙筐苹果原来重ⅹ千克,则甲筐苹果原来重110-ⅹ千克,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甲筐苹果的15和乙筐苹果的14共重25千克。可以列出方程:15(110-ⅹ)﹢14ⅹ=25。从而求得ⅹ乙筐苹果原来重60千克,甲筐重110-ⅹ=110-60=50千克。鼓励优秀生去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对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那么,对于差生来说,就是另一番天地了,只要他们能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通过自主探究、同学合作等方式弄明白了,那就算是很圆满了。
综上所述,我们在对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心灵深处的潜能挖掘出来,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