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事务管理参与学生事务管理作用及其运转机制学术

更新时间:2024-02-25 点赞:6839 浏览:1939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参与是现代管理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是学生事务管理发挥其育人功能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升学生事务管理的进程和效果,有利于发挥学生事务管理的育人功能,有利于推动大学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运行机制,一是制度参与,促进大学生参与的合法性和规范化;二是组织参与,为大学生参与提供良好平台和有效渠道;三是目标参与,积极推进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全过程。
关键词: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意义;运行机制
1002-0845(2013)05-0067-03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指学校相关部门、组织机构及工作人员对大学生一切非学术性事务的管理,包括学生资助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咨询与辅导、园区与宿舍管理、评奖评优工作、违纪管理、文体活动管理等。作为高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重要实施途径之一,学生事务管理在保障学生权益、帮助学生成长、促进学生成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和人本管理要求,学生事务管理已从单纯的管理活动逐渐转变成特定的服务活动和教育活动,大学生也由学生事务管理的管理对象逐渐演变为学生事务管理的主动参与者与实施主体。积极发挥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功能作用,创建有利于大学生参与管理的运行机制,是当前学生事务管理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意义

参与是现代管理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强调组织成员对管理过程的对话、沟通、合作与监督等,是责权利分享的过程,体现了组织成员作为管理对象与管理目的的内在统一,使组织成员在和谐、的管理氛围中感受到归属感和成就感,从而提升组织凝聚力、提高管理效能。大学生参与管理是高校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与大学生最切近、最具有实践性的参与领域应首推学生事务管理。大学生参与学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例www.618jyw.com
生事务管理不仅是学校管理改革的重要一环,而且也是学生事务管理功能转变和优化的重要实施手段。

1.有利于提升学生事务管理的进程和效果

所谓参与,是指社会主体成员对某一具体事务的积极介入和主动融合的过程。参与活动至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参与主体,即具有一定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的人;二是参与行为或参与过程,即参与主体在参与活动中应该是积极、主动、合作、有效的,是富有创造性的行为过程。在学生事务管理实施过程中,大学生的参与使大学生由被动接受、听之任之的管理对象变成了积极主动、积极沟通的管理合作者,大学生也不再是被有效控制的对象,而变成了管理的主体,即参与管理的主体。身份的转变自然会导致态度的转变,在传统管理中常常出现的被管理者的不信任、抵触、对抗或消极懈怠的现象通过参与者(即管理主体)间的积极对话、交流沟通,信任合作等过程,客观上有效地营造了和谐、的管理氛围,使参与其中的大学生体验到个体价值感和群体归属感,体验到参与管理的成就感,在其个体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同时,提高了组织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从而增强了整个组织的集体主体性及其管理效能,保证了学生事务管理的顺利进行。

2.有利于发挥学生事务管理的育人功能

“教育作为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是实践主体在改造主观精神世界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建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使人全面地占有人之为人的本质,成为自由自觉活动的实践主体”。这说明教育活动即是主体性建构的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教育育人”的功能。长期以来,人们对“教育育人”有着比较普遍的认同,对“管理育人”则经历了较为曲折的认知过程。其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同样是一种教育手段,应当也能够担负起“育人”的功能,其根本的目标指向同样也是建构和完善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以此来实现其个体的社会化。学生的主体性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其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学生主体性不断培育和提升的过程。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其主体性建构。
一是大学生作为学生事务管理者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参与管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管理者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激发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内在需求,增强其作为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将来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主体创造条件。
二是大学生对公共管理事务的参与能力与合作意识增强。在学生事务管理中,学生不仅作为一个主体性个性的存在,也是作为一个管理组织的成员存在,这就要求学生参与管理必须掌握和遵循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积极沟通、建立信任的参与技巧和参与原则,学会与他人合作,构建和谐的管理氛围,从而推动学生事务管理的良性运转与顺利进行。
三是大学生作为管理主体的公共精神培养和服务意识增强。学生事务管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管理,学生事务事关学生身心发展与学业进展方方面面的利益,参与和从事学生事务管理必须坚守一定的职业道德,秉持公平正义的原则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切实做到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办实事、办好事。这对参与管理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培育其公共精神与服务意识的良好机会。
四是大学生在参与学生事务管理中守法与规约意识增强。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法律法规的约束与规范,学生事务管理更是事无巨细地遵循着严格的管理规定与法律条款。如学生资助管理、评奖评优管理和违纪管理等。法律法规既是一种制约和规范,也是一种爱护和尊重,体现了对学生本人及其相关利益的负责态度。大学生在推进学生事务管理中,特别是在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时,遵循法规条律不仅可以保证公平和效率,而且极大地增强了自己的守法与规约意识,为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储备了必要的条件,为其今后成为一个尊重法律、诚实守法的公民提供了可能。
五是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对管理类或其相关专业大学生来说,参与学生事务管理本身就是一个专业实习与职业技能检验和训练的过程。对非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参与学生事务管理则为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大学生在管理活动中习得的经验和能力最终将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3.有利于推进大学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大学文化是高校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学校传统和学校作风的综合体现,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象征,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大学文化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在继承、弘扬和繁荣先进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是靠自己在所处的文化环境中积极主动地思维和体验获得知识和经验的。学生参与事务管理,尤其是参与到学生园区建设、评奖评优工作和校园文体活动中,大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和体验到学校独有的管理理念、治校原则、教育风格和文化风尚,自觉主动地去感知和接收大学所倡导的文化品格和价值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将学校外在的文化熏陶内化为自己的人生态度、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形成自己特定的人格品质。与此同时,大学生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参与又反过来丰富、发展和传播了大学文化,使大学文化的内容不断丰富,大学文化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充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并由此带动社会、引领社会前进。

二、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运行机制

大学生能否积极有效地参与管理,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态度和参与能力,二是学校提供给大学生参与的合法渠道与制度保障。一般说来,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参与意识和对话能力,对涉及自身利益的事务会有较为强烈的关注和热情,但他们本身的性格特点和心性智能也常常会表现出较为激进、甚至是偏见的特征,因此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应该是一种有限参与,即既赋予他们一定的参与权限、给与一定的参与领域,又需要对他们有制度、有组织地进行规范、约束和引导。构建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运行机制,就是要解决好适应大学生参与的各种环境创设和外部条件问题,建立起大学生参与管理的有效渠道和良好平台,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学生事务管理的顺利实施及其育人功能的进一步实现。

1.制度参与,促进大学生参与的合法性和规范化

制度参与就是要在制度上提供给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外部保障。制度有软制度和硬制度之分。软制度是指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指导思想和良好氛围。如:是采用管理方式进行指导和吸引大学生参与呢,还是采用行政管理方式自上而下地强制大学生参与管理?硬制度是指保证大学生能顺利参与的相关法规体系、激励措施和规范制度,既包括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保证其享有决策、听证、咨询审议、选举、评估监督和罢免权利的各种制度,也包括对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组织形式、参与领域、参与时效、监管与评估、验收与奖励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既然是制度,就需要用明文确定下来以遵照执行,而不是口头许诺、说说而已。制度参与是用制度规范来引导和实现大学生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正当参与、合法参与和定时定期参与。大学生可参与的领域有很多,包括学生资助管理、评奖评优工作、就业指导、园区与宿舍管理、文体活动管理等,在参与过程中要保证大学生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建议权,对学生事务管理重大事务要有咨询权、评议权、行动权和决策权,尤其是涉及到与学生利益相关的违纪学生处理、奖学金评定、助学贷款申请、公寓管理规定等,要建立和落实学生评议制、学生助理制、学生听证制、学生代表制、学生申诉制等。华东师范大学早在2004年即推行了一项举措——学生参议制,让学生能围绕学校的重大问题如奖学金评定工作等畅所欲言。要改变以前那种以管理人员和学生干部操办多、自上而下的要求和硬性规定多,学生主动参与少、心理投入少、决策少的现象,转变学生在参与方面的模糊、动摇、观望的态度和行为,让他们通过有制度、有保障的参与,达到对学生事务管理的主动关心、积极对话、真诚沟通和真心接受的目的。

2.组织参与,为大学生参与提供良好平台和有效渠道

我们知道,大学生参与是一种有限参与,这是基于大学生本身的智能结构和个性特征而言的。因此,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不是个体来单独实施的,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组织、群体才能实现,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动性和能动性。也只有在组织群体的参与中才能保证大学生个体不受自己的知识、意志和情感所限,从而比较客观、公允地对待和处理问题。
组织参与对于组织活动的价值是明源于:论文封面www.618jyw.com
显的,因为参与是与组织活动目标和决策紧密关联的。只有参与主体与组织决策和目标实现了统一,组织成员的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得到了集中发挥,才能实现组织的不断创新和自我超越,从而顺利有效地推动组织目标即学生事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组织参与也是对学生个体的一种训练和提升,因为参与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参与过程就是不同意见的碰撞、交织、对话与共享的过程,是个体成员接受教育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参与主体的个人尊严受到尊重,个人价值能充分得以体现,凸显了个体在组织活动中的生命意义,使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力和主体人格能得到提升。
一般说来,大学生组织包括班级、党团支部、学生社团、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各种大学生管理委员会(如园区管委会、伙食管委会)等固定组织,也包括一些因学生事务管理需要而临时组建的学生组织,如评奖评优工作小组、就业指导工作小组、学生资助管理委员会、学生违纪违规管理协调委员会等。学生事务管理可借助于不同的组织和群体来引导大学生进行参与,让他们在参与中实现自己的主体性建构,充分发挥和吸纳其聪明才智和不同见解,既使大学生有良好的组织归属感和个人成就感,又切实推动了学生事务管理的顺利实施。英国著名学者阿什比(C.R.Ashbee)对学生参与机制进行研究后指出,绝大多数大学都允许学生代表参加大学的各种委员会,学生的权利明显得到提升。这种做法不仅满足了学生要求参与治校的呼声,使大多数学生对自己行使的权利感到满意,而且孤立了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极少数激进学生领袖,避免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冲突。当然,进入学生管理组织的成员应在能力考核的基础上,由全体学生选举产生,而不应由校方挑选任命产生。

3.目标参与,积极推进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全过程

任何一项参与都是以一定的目标为指向的,因此任何一项参与的有效性检验都应该以其目标的顺利实现为依据。在学生事务管理中,无论是班级(园区)管理、学生资助、心理健康辅导、就业指导、社团文化活动的开展等,无一不带有明确的目标性。目标的实现既要有一定的制度保障和组织实施,又要有一定的现代化管理运作。项目化管理是现代管理手段的一大进步,是摒弃了传统管理从整体和战略角度出发而实施的大而全的管理模式,着重于从具体任务出发的复合、精微的管理,要求管理者(或管理群体)具有多种综合管理的能力。在学生事务管理中,引进项目化管理机制既可以让管理目标更具体、更明确,更易于监控和验收,又有利于对参与其中的大学生管理能力进行综合有效的训练和提升。现在,很多学校在进行大学生事务管理时都大量引入了项目化操作模式,如新生班级建设的立项申报、党团组织活动的项目化管理、资助工作中“绿色通道”的开通与建设、就业指导工作中所实施的课程化体系建设等。项目化管理中,学生的参与更具有目标性,参与的事项更具体,参与的过程更精细,在参与中发挥自己的能力更集中、更综合,学到的东西更具有自我消化、实地操作的可能。
一项完整的项目化管理活动过程,可依次分为规划过程、组织过程、控制过程和评估过程四个阶段。在规划过程中,学生组织应收集广大学生对该项目管理提出的意见,并从中发现问题,确定管理活动的目标,拟制相应的方案,提交到管理主体系统之中;在组织过程中,学生代表参与任务分工和人员配置,并积极执行、贯彻、落实工作计划;在控制过程中,学生代表参与监督和检查等管理环节;评估过程是重要的环节,它将决定整个项目管理活动的利益和声誉,在这个环节上,学生也应拥有发言权,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的普遍做法。学生在参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过程中既要虚心学习专职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方法,又不能成为其附庸而丧失了自主性,使大学生在参与管理过程中真正起到作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