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探究谈小学思想品德课注重讨论式教学探究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11 点赞:25107 浏览:10993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寓思想性、教育性、理论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学科。它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地从理论的角度抽象地教学,也不能迎合学生心理一味地讲故事,尤其是讲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索,笔者从事思品课教学多年,借此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

一、思品教学注重观念的创新

应试教育把教育对象紧紧地束缚起来,视教育对象为接受知识的“收音机”,这种束缚思维的教学观念模式、教学程序往往不能开发学生的思维,更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而是以教材、以教师教学为主体,进行创新教学首先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处处以发展学生思维为载体,让学生在教学中实现自身价值。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新观念。其次教师要保持与学生平等教学的新观念。即教学过程中师生互换角色,还学生一个学习的主动权,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导演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人,建立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第三,教师用要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用平等和谐的态度去引发学生学习,改变师道尊严的旧意识,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

二、讨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讨论式课堂教学法注重课堂学习中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从问题的提出,学生是主体。学生从课堂的预习和课堂的讨论中提出问题,在老师的课堂精心布置和引导下发现问题,并在解答问题的需要下,激发出探究的动机。摘自:毕业论文小结www.618jyw.com
从而促使学生在课堂内、外寻求答案。课外可以查找资料、搜集事例、调查研究;课堂可以大胆地表白观点,进一步提出疑问,在平等、和睦、的氛围中开展讨论、争辩,在老师的引导下,从不同角度得出结论,获取知识。这个过程,学生是主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质疑,组织课堂的讨论,掌控讨论的进程,引导争辩的方向,最后结论的引出和问题、知识内容的小结,前后知识的衔接,都要靠教师来完成。著名作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自主性探究,就是要求学生根据各自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从事观察、操作、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的“做政治”的活动,亲历探究过程,使学习活动“知情合一”,并创造出新的政治知识来。

三、注重师生互动的讨论式教学

1、开展趣味性游戏性互动教学,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思“考与实践”的活泼新颖的栏目,让学生从中去开展游戏性、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例如利用栏目中“故事空”充分让学生自编故事,自编寓言,笑语,充分发挥自我想象力,“实践园”栏目让学生自己自编小玩具,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到趣味无穷,对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开展讨论性活跃性教学培养学生大胆思维的能力。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相互讨论充分质疑,教师在教学中故意设疑,让学生展开讨论,例如公共道德课时,故意让不遵守公共施设的行为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讲到生活习惯的课时,也让学生例举哪些生活习惯不好,请学生自己去质疑,总之教学中利用讨论质疑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大胆想象的翅膀在自我学习中去腾飞。

四、讨论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做人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什么日标,也没有什么目的。以教学必须呈现的生活——即对于儿童说来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们在家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所经历的那样。”《思想品德》课选材的内容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各课选用的事例,都源于学生的生活,普通人的生话,又高于生活,又是憧憬生活。《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就要面对生活去进行现实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存,进而让他们感悟人生。通过教学对话,师生座谈,教学讨论,教师要给学生心灵的美点,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和生活能力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思品课教学的创新要注重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心情愉快中接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我们探讨的主要创新形式,充分利用课堂这个空间,让学生在此涌动成长,从而全面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