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心理健康关爱职校生心理健康科技

更新时间:2024-01-13 点赞:16726 浏览:7207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主要对职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职校生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
1674-4810(2013)12-0175-01

一、职校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职校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数量较大,在中考、高考中除少部分顺利升入普通高中、大学外,相当多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因此,他们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将来社会的发展,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那么,笔者从事职业教育多年,发现职业学校的学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
第一,自信心不足。这种心理现象主要来自于学习挫折和升学挫折。职校生大部分是普通中考或高考中的失败者,家人、同学甚至老师对他们的失望、轻视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造成一种心理暗示“我不行”、“我做不好”。在这种心理状况下,学生对学习普遍产生畏惧心理,遇到一点困难即产生退避放弃的想法,缺少积极进取知难而上的精神。在做其他事情时也表现得十分被动。这种心理状况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第二,迷惘焦虑。这种心理现象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对前途的担忧。在他们看来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是二等公民,远比不上重点高中或普通大学的学生,认为这些学校的学生才是天之骄子。社会需不需要职校生?职校生的就业前景如何?毕业以后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些问题时时困扰着他们,让他们感到迷惘焦虑。在这种心理状况下,不少职校生对学习没有耐性、浮躁、缺乏持之以恒的态度、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第三,依赖性强不能吃苦。职校生当中有不少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富裕的家庭经济条件给他们提供了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在这种生活环境下,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行为习惯。在学校生活中,具体表现为花钱大方,好要面子,吃穿讲究,爱攀比,没钱就向家长要,如果家长不能及时满足,动辄耍脾气重者甚至以退学相要挟。在文化课学习和技能实习中,表现为不能吃苦、拈轻怕重、嫌脏嫌累。
第四,自私、孤僻、好冲动、心理不稳定。职校生正处于心理、生理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这种特殊的时期再加上求学生涯中的失落感,造成了他们当中一部分人心理不健康。有的自私、孤僻、不合群;有的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家长、老师、同学关系紧张;有的特讲“哥们”义气,好冲动;有的早恋……

二、针对职校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的策略

笔者认为职校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他们在校的学习和人际交往,而且也将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职校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教师乃至家庭、社会应予以充分重视,并对他们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应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基础,如何使职校生建立起自信心?多年的教育让笔者总结了一些经源于:期刊论文www.618jyw.com
验,认为在他们取得一点成绩(哪怕是一点点)的时候应不失时机适当地给予鼓励,让他们获得一点成就感以重建他们的自信心,自信心的建立来自于一点一滴成就感的积累。
第二,应该加强学生对社会就业现状的认识。一方面让他们认识到当前社会对高级技术工人的大量需求的事实,打消他们的顾虑,让他们建立起对自我价值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让他们认识到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方面服务他人,一方面接受他人的服务,只要是社会需要的正当职业都是高贵的。让学生认识到无论是谁,只要不努力学习就会被社会淘汰,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
第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吃苦精神。针对职校生怕吃苦的现象,我们认为,应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学校和家庭应联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工作的辛苦,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父母应有计划地给学生生活费用,必要时可以与学生签订协约。另外,学校举行成人礼仪式,对学生进行成人教育、独立自强教育、家庭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举行一些劳动技能竞赛、远足活动等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四,做好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自私、孤僻、不合群、强烈的逆反心理等是青春期学生的普遍心理现象。针对这些状况可以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如交流合作教育,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让学生了解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必要性,形成较强的交流合作意识;进行意志坚强的教育,让学生了解意志在成才中的作用;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评价自我,提高学生的心理自我调控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的教育,使学生有较强的适应力,能较快适应不同的环境,尤其是培养学生敢于直面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总之,职校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已向我们发出了警告,全社会尤其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认识自我,有意识地关注他们的心灵,努力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用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肖薇〕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