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课堂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有效性

更新时间:2023-12-31 点赞:18829 浏览:836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世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关系,老师是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探讨,这样才会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彻底解放。因为多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所以他们的许多想法和做法是不合常理的。教师要打破常规,千万不能怕课堂纪律“乱”而过多地限制他们,要让学生放开胆子活起来,课堂上允许学生提出质疑,还可以随时发表个人的见解。在这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当然会感到新鲜、很刺激。才能以良好的心态去主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有了,学习的自觉性就会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真理的能量就会被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充分观察思考

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认知活动。它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大量的感性认识都是通过观察获得的。因此,在自然教学中,教师不应把科学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观察思考的机会。鼓励、引导他们以研究者的身份主动参与到知识形式的过程中去,使他们不仅仅看到了结论本身,重要的是看到了结论形成的来龙去脉。如教《国旗怎样升上去》一课时,当指导学生关注滑轮及其作用,可先让学生进行猜测讨论各种猜测是否合理然后再让学生观察旗杆顶部以诱发学生研究兴趣并突出滑轮的实用价值南极,就会感到非常惊奇,产生疑问,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研究出结论。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

三、让学生勤动手,发挥主体作用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做什么都想亲自试试的特点,教师要因势利导,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达到手脑并用的效果。
首先自然课中一些实验和观察材料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准备。如三年级科学神奇的水这节课、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等让学生亲自动手认识。四年级讲《我们来养蚕》一课时提前7天让学生自己养蚕,观察蚕宝宝的变化。并让它们处在不同的环境中(四次眼后脱皮的过程)。要求学生亲自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学生在做这些准备工作的过程中会亲启面对许多课本知识以外的意想不到的问题,从而学到很多新知识,既长了见识,又锻炼了手、脑,提高了能力其次要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和实验。
单纯教师一个人边讲边做地忙活,学生只是干巴巴地听着、看着的教学模式,学生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高,印象不深,效果不是很好,如果教师只是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只告诉学生去干什么,而不告诉学生怎么干,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发现,同时教师也不失时机地给予点拔、引导和鼓励,就会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诱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求异。让他们自由地、充分地发挥其聪明才智。
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各有不同,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在自己的环境中受到的熏陶不同。因此每个人都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包括感知、思维、想象、情感、气质等方面独特品质和风格,形成自己的特长。老师就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爱好特长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某一方面的创新才能。
兴趣是鼓舞人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力量,是启发学生认知积极性的一种积极心理,是发挥学生创新潜能、激发创新的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使讲授的教学内容不断地更新;采用的教学形式的不断地变化,对教材的处理更要表现出灵活性、艺术性、创新性。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思维不断求异、创新。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其次是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作为对课堂教学最直接的规划,我在考虑好教学目标确立、教学情境创设的同时,更要考虑的是:在有限的40分钟内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把计划付诸实施,从而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有的教师对一堂课的时间缺乏精打细算,使课堂教学效率下降。因此在时间管理上,我坚持时间效益观,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的损耗;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保持适度信息,提高知识的有效性,并提高学生的专注率。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求教师重视发挥成功的激励作用,造就学生的进取心、成就感、荣誉感和快乐感。因此教师要特别地重视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哪怕是很小的成功和进步。让学生从中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进取心,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如何通过有效的教与学的手段促进学生科学探究力发展的措施尤为重要:一是依据探究程序,明确课堂探究的重点。探究教学的一般过程是“形成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作出结论——交流评价。此同时,教师应合理分配时间,规划好小组学习、个别学习和师生互动学习的时间之比,策划好每一单位时间学生做什么、学生有什么问题、教师从哪里入手予以帮助和支持。把握好探究的开放度,实现由扶到放。实际上,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能独立从事探究学习,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学生的探究与教师的大量指导是分不开的,它的开展需要一个由扶到源于:www.618jyw.com
放的过程。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