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论述课教学点滴

更新时间:2024-03-05 点赞:6973 浏览:2306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对于枯燥乏味的信息技术理论课,学生往往望而却步。如何让学生喜欢理论课,激发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是要探讨的问题。通过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生动的比喻,幽默的语言;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多媒体形式展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理论课;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最先接触到的是理论课的学习,怎样上好理论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对于理论课的学习,学生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比较枯燥抽象,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得少。第二,老师上理论课时,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理论课给学生的反馈较少,无法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就以上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探讨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理论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让学生对一节课感兴趣,如何导入新课是关键。创设情境,源于:论文摘要范文www.618jyw.com
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热点新闻等,激发起学生的求知。
如“信息的甄别和引用”这一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今天我收到一条短信,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你们能告诉老师该怎么办吗?短信的内容是:“我明天就要走了,本来不想再打扰你的,但有些话不说实在难受,又不想给你打电话,害怕听到你的声音。你发短信到923881看我的留言就会明白的!王。”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原本枯燥的理论课顿时活跃起来,从而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甄别,提高学生对信息真伪的辨别能力,做到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只有学生切身投入到学习中,教师才能教得轻松,学生才能听得愉快。

二、生动的比喻,幽默的语言

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有很多学生对电脑接触得很少,即使接触,也是玩游戏居多,对电脑及相关知识一无所知。对于基本概念和纯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感觉枯燥无味。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讲授时,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将抽象化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使学生乐意学。
如在讲“计算机系统组成”这节内容时,我的做法如下:
师:其实计算机和人类本身极其相似。我们也可以把计算机拟人化,看看各个器件分别代表了人类的哪些器官。

三、自主探究,动手实践

对于理论性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探索,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广泛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既包括相关的书籍、课件、网络资源、实物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老师自己的实践心得等无形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时要注意,不要把各种学习资源堆砌在学生面前,要将资源进行合理分类。
比如,在“计算机病毒”的学习中,把课前准备好的计算机病毒的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分组活动,阅读计算机病毒资料及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联系实际生活中生物病毒的特征,总结、归纳出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在系统优化这节课中,以上节课安装的“奇虎360安全卫士”软件和“Flash8”软件,让学生思考如何卸载应用软件,以释放占用的磁盘空间。要求学生依据教材上的两种方法,分别删除以上两个软件,并进行分组比赛。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成就感要更强,从学习中能获得更多的愉悦感。

四、多媒体形式展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理论知识比较枯燥,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在实际教学中,适当引入Flash动画、小游戏、热点新闻等来激发学生热情,让原本枯燥的课堂顿时活起来。
在“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节,帮助学生理解信息的含义是重点,也是难点,书上给的概念比较抽象,于是我根据学生的特点,搜集了玉树地震的相关视频给学生看,玉树的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全国用“下半旗”方式表示哀悼。同时播放了一段灾后全国人民通过不同的方式援助灾民,使灾民重建家园的视频。当看到这里时,不确定性消除。用通俗的语言指出:信息是经过获取的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在讲解信息的基本特征时,以讲故事的形式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空城计”“减灶退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来帮助学生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并通过抢答的方式做练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能更形象地揭示授课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对于理论课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激起他们学习理论课的兴趣,让学生在享受上机课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理论课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张海英.初中理论课教学策略简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5).
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黄金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2(5).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桃林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