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北部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生

更新时间:2024-02-03 点赞:6903 浏览:1843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的需求状况,阐述国内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研究的基本现状。提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 人才培养
0450-9889(2013)03C-0101-02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带动了外贸、物流高速发展。据海关统计,2011年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屡创新高,全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233.3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31.5%。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77.1亿美元,年增长24.3%,进出口总值列全国第十八位。2010年广西各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到6237万吨,2011年上半年广西口岸进出口货运量为3713万吨,同比增长23.7%,全年突破2010年的货运总量。报关与国际货运是货物进出口的必经环节,是国家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和国际商品供应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和港口运输的快速发展,报关与国际货运业蓬勃发展,报关员和国际货代从业人员的需求旺盛。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预测,至2015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全社会人才总量将达到168万人。其中,物流产业2015年需求量达95800人,根据调研结果,报关和货代操作员占人才需求量的43%、货代业务员占34%、单证员占11%、报检员占9%、其他人员占3%。可见。随着广西经济的蓬勃发展,钦州、防城港、北海等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快速增加,国际货运业务将急速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急需大量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

二、国内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研究的基本现状

(一)国内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研究现状。我国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自2004年开设以来,各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研究。钮立新提出了设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讨论,他认为外向型经济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的培养,并对高职教育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刘晓斌分析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提出按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岗位特殊能力来分别设置课程;将“素养、能力、考证”融入到理论教学课程体系;根据工作岗位技能需要,构建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宋学敏、昝金淼等就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推进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进行探索,认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本专业能把课堂的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国内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研究的不足。经过几年的探索和研究,我国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在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师资培养机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不足。
1 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不健全。由于我国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开设时间较迟,在人才培养特别是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方面还不够健全。在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始终要主动与外贸、物流企业建立密切联系,以校企合作为主线,遵循利益共享原则,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建立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和途径。
2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师资培养机制不完善。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本科及以上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体系,直接的后果是导致本专业高职师资严重匮乏。因此,在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师资队伍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目前我国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师资培养机制还不够完善。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师在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以及提升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机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3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还有待加强。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的培养必须根据专业工作岗位群设置来开展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并归纳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活动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还有待加强。
4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研究有待完善。实习实训是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普遍存在校内实训特色不够鲜明、技术含量偏低、产教结合不够紧密、校内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不够深入等问题。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研究滞后。近几年,广西各高职院校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开设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展开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的培养。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有9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但在专业人才培养上还严重滞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在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校内外实(习)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思路

(一)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与钦州、防城港、北海等沿海城市外贸、物流企业密切联系,建立新型校企合作关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在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提高学生全面职业化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推行“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前两年按“平台+模块”的方式进行培养,结合校内外资源,构建专业技能平台,并根据具体目标工作岗位对技能的需要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开展模块教学实训,第三年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定岗实践机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提高业务技能能力,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讨“双向培养”的师资培养机制。为了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型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构建一支精通业务、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指导能力。由于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设置时间有限,此外本专业没有设置硕士、本科等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专业教优秀论文查重www.618jyw.com
师师资匮乏、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的问题。因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探讨“双向培养”师资机制,以项目双向参与为切入点,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的业务项目,企业骨干参与专业的教学项目,形成高职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和企业骨干到高职院校参与实践教学的制度。
(三)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要根据其职业生涯成长阶段。参照外贸、物流行业职业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活动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由基本职业素质模块、岗位基本素质领域模块、岗位核心素质领域模块和岗位拓展提升领域模块等4个模块构成。按照外贸、物流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重新制定课程标准,把知识、能力、素质结合起来,并以实际项目或仿真项目为载体设置相应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做到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提升潜力相融合;校内仿真实训、校外顶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相融合;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相融合。
(四)加强与企业合作,创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专业学生岗位操作能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与区内外贸、物流企业合作,创建校内外实训基地,设计仿真的专业综合训练内容和训练项目,提高专业学生业务技能。在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建立报关报检实训室、国际物流与货运实训室等,设计本专业核心岗位综合训练,如报关、报检、货代、船代和单证等内容,增强学生迅速融入职业氛围和角色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掌握报关与国际货运理论与实践技能。在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途径,让学生在职业训练中学习,在学习中进行职业训练,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能力,提升职业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的策略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教育部门、高职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等部门共同参与。宏观层面,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给予政策的扶持;微观层面,需要企业、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到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的培养中去。
(一)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等政策扶持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育发展。首先,广西的政府部门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需要大量高技能高素质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在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方面应具有前瞻性。其次,自治区及各地市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应从经费、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创建一流的校内实训基地,为专业招生和就业提供优质的指导和服务。
(二)增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扶持。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师资的培养,除需要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外,教育主管部门应为高职师资队伍的培养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从政策、法律、进修与培训等方面提供保障性服务。德国、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高职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广西的教育主管部门可以举办师资培训班或组团参观学习等形式,让更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师学习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此外,广西人事、教育主管部门应在高职院校引进具有丰富的生产、管理和服务经验的企业实践专家,以及教师的职称评审、进修和培训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三)加强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共享先进实训基地。一方面,鼓励高职院校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外贸、物流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通过“订单班”等形式联合办学,培育适合企业需求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示范或骨干建设院校要真正起到模范作用,开放先进的实训基地。让其他的高职院校能共享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实训环境。
(四)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学质量。开设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高职院校需要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和专业发展的高度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起点,聘请外贸、物流企业专家、广西报关协会、广西国际货运协会等行业组织与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实施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教学改革,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专业课程体系,制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核心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以教材创新促进课程改革,以教学方法改革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扎扎实实提高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学质量。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