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笺注王夫之《姜斋诗话笺注》编排理由和一些深思技巧

更新时间:2024-03-19 点赞:20728 浏览:867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晚居湘西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王氏于明亡后遁迹深山,始终未剃发,表现了其坚卓的民族气节。其学术思想又发展了我国传统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理论,固论诗也以意为主,重在兴、观、群、怨,反对雕琢拟古。《姜斋诗话》在理论批评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著作对于诗的情与景互生互藏的辩证关系,对于诗的特点等都有精湛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本文主要是简要概述王夫之《姜斋诗话笺注》的编排问题和关于几点问题的思考,对于后面的读者了解这部著作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王夫之 编排 现状
我国明清之际,论诗之风极盛,一时论诗专著繁多,王夫之的《姜斋诗话》就是其中之一。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又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后半生隐居湘西石船山,潜心翰墨达四十年,著述颇丰。他是明清间著名的文学家和文艺批评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合称为“清初三大儒”。
诗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的论诗文体。狭义的诗话是指诗歌的话本,即关于诗歌的故事。广义的诗话是指诗歌的评论样式,崛起于北宋,是中国古代诗歌体制特别是唐代律诗高度发展的产物,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原有的格局,是中国古论诗歌、诗人、诗派,记录诗人议论、事迹的著作。写作诗话之风,始于宋代,明、清两代作者也很多。如《历代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等,辑集了历代重要诗话著作。清代诗话在理论批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王夫之论诗的著作,有《绎诗》一卷,《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一卷,及《南窗漫录》一卷。近人丁福保汇辑《清诗话》,仅撮其前两书的部分材料,编成《姜斋诗话》,收入《清诗话》中,且为这一佳作之压卷篇。在阅读了《清诗话》和《姜斋诗话笺注》中关于版本的简介后,笔者发现两个本子上的说法有些不同。《清诗话》中记载《船山遗书》中无《姜斋诗话》的题目。王夫之论诗的著作,有《诗译》一卷、《夕堂永日绪论》内篇一卷及《南窗漫录》一卷。《夕堂永日绪论》分内外二篇,内篇论诗,外篇论时文,所以后来只选入了内篇。王启原辑《谈艺珠业》就只有《诗译》一卷、《夕堂永日绪论》内篇一卷。今天的《姜斋诗话》在此基础上从《船山遗书》中补辑《南窗琐记》一卷,合成三卷。故《清诗话》为二卷,现在的本子是三卷。但是,无论如何编排,编者都是主要考虑《姜斋诗话》是论诗之作这一前提。《清诗话》中认为王氏《古诗评选》、《唐诗评选》及《明诗评选》这些书中也有论诗之语,如果一并辑入,那就更完备了,笔者个人也比较赞同。

一、关于书中对作者的评价

《清诗话》和《姜斋诗话笺注》对于作者的评价十分地中肯,观点比较统一。其中都提到王夫之是一位有着“坚卓的民族气节”的文学家和文艺批评家。在明亡后他不忘故国,留发隐居深山,潜心翰墨达四十年,著述甚丰。他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爱国”一词的内涵,让人十分敬佩。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笔者没有找到《姜斋诗话》的提要,笔者猜想这可能是他的行为不被当时的清政府认同的体现。他的作品是在他死后才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但笔者相信,只有当一位作家或学者有了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后,他才能真正创作出好的作品,才能感染人、影响人。
王夫之学术成就精深博大,他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并阐发其精华,不仅在自然观、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论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在心理学思想方面也是“推故而别致其新”,达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阶段。王夫之著述有100多种,400余卷。其中论及心理学思想较多的,有《张子正蒙注》、《读四书大全说》、《尚书引义》、《四书训义》等。论诗的创作有《姜斋诗集》传世,而在诗的选本方面,著有《古诗评选》、《唐诗评选》和《明诗评选》等书。至於诗话,后人则将《师译》、《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合编而成《姜斋诗话》。《姜斋诗话》是王夫之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有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与理论价值。他强调身之所历,目之所见;诗歌必须重情重意,情景交融。同时他还提出了“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的理论和“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等思想。这些观点对明代前、后七子和竟陵派的批评尤其激烈,对于清代文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现阶段《姜斋诗话》学术研究中的状况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为王夫之诗学理论研究的第一个阶段。现存最早的一篇文章是悟愚的《再论船山诗学》,发表于1928年6月3日《天津益世报》。较早的专论文章还有中谦《谈王船山之诗话》(发表于1938年7月9日《庸报》)、陈钟凡先生《中国文学批评史》(1927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年版)、方孝岳先生《中国文学批评》(1934年版)、朱东润先生《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1946年版)以及郭绍虞先生《中国文学批评史》(1947年版),这些书中都有专节介绍王夫之诗学的理论。这些前辈学者在本学科奠基性的构架中,从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纵向发展的角度,对王夫之的诗学理论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六十年代,陈友琴《关于王夫之的诗论》(《人民日报》,1962)、羊春秋《〈姜斋诗话〉中论自然景物的描写》(《文艺报》1963年4期)等影响较大。
八十年始至今,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王夫之诗学理论的研究进入了发展成熟期。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首先体现在几部重要的批评史著作中。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和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有关王夫之诗论的专节在很多方面比三、四十年代的几部同类著作有所突破。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戴宏森《姜斋诗话笺注》,这标志着对王夫之诗论著作的整理校注也有了新的进展。在论文方面,从各个方面对王夫之诗论进行了专题探讨,成就突出。学术界目前对王夫之的学术著作比较关注,研究成果较多。在做这个题目时,笔者阅读了与之相关的一些论文:源于:大学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