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浅谈小学数学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01 点赞:31844 浏览:14589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它能有效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对知识就会有更深的理解,各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协调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培养 学生操作能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动手操作活动正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1.动手可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数学体验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是一种由多个感官参与的以感知形式为主的认识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爱好,激发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的东面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因此在学规的教学法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兴趣。例如:在教学中认识图形用拿火柴或其它模具让学生模仿老师来拼图,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摘自:毕业论文标准格式www.618jyw.com
还可以加深对图形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课学堂积极性也得到提高。可见,动手操作,实践探索,亲自参与是何等的重要。

2.课堂上动手操作有利于引发学生思考

数学知识一经被阐明和证实,尤其是作为教学内容写在教科书上,它就以定型化、规范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就不易改变。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而动手操作也能很好地引发学生思考。

3.提供给学生自己操作机会

小学生好奇、好动,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手脑并 用,化抽象为具体,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喜欢动手、喜欢探索是儿童的天性,老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人人都积极参与,个个都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已动手操作。
在教图形时,如四方形,我们要先让学生先考虑一下,生活中有什么是正方形?然后教师再进行总结,有粉笔盒、小药盒、茶桌、书本、豆腐等等。努力给学生一种感觉,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4.教给操作方法

学生有了动手操作,老师也应当提供操作的机会,还需要老师教给一些动手操作的方法,否则学生的动手操作是盲目的。老师在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作用,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老师适时引导、点拔,能给学生深刻领会操作要领、操作目的,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1 在操作中观察

操作学具,满足了儿童好动的天性。许多学生摆弄学具时常被学具的形状、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不能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定向的注意,抓住重点做深入的观察。不像教师演示时的观察那样,受到教师语言的引导功不自主地被教师有意识地突破演示的重点所吸引。尤其是当观察的重点为操作的过程而非操作的结果时,常常并没有对稍纵即逝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注意,还有的同学根本不会观察。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结束后,教师都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给学生观察的重点,主要观察的内容、观察的方法等。如长方形的周长的求法,两个长加两两个宽之和。

4.2 在操作中发现结论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发现规律、发现结论。用实践来验证知识,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是知识应用的过程,也就是形成技能的过程。如果说教学生怎样想是明于心,那么教给学生怎样做就是动手。而技能又是练出来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更要培养多动脑、多动手的习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平面图形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遇到问题互相讨论,使课堂变得轻松活泼、丰富多样。只有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生的心智才能得到开发。只有让学生有时间,有条什去接触,参加实践,才能锻炼他们发现间题、提出间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发现规律,总结经验。

4.3 在操作中创新

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真正的放手让学生去操作。操作到位,不流于形式,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不生的操作,你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创造者。
例如"圆的认识"教师直接让学生在画好的图中量一量半径、直径的长度,然后告诉学生"在同圆(或等圆"里直径是半径的两倍"这个结论,这样的操作就是走形式,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没有达到操作的目的。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充分地让学生动手操作,甚至延伸到学生的课外生活中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体会到数学生活无处不在。同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田淑华. 数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 林区教学 , 2005,(02) :60
马自芳. 智慧的花朵开在动手实践上[J]. 宁夏教育 , 2006,(02) :52-53
[3] 蔡萍. 在数学课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J]. 教育科研论坛 , 2005,(Z1) :45-46
[4] 张桂芝.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 宁夏教育 , 2006,(Z1) :77-7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