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更新时间:2024-01-27 点赞:21813 浏览:964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益关键在于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这也是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必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教学中应力求注意学习规律的渗透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努力改进历史课教法,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逐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的方法和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创设;史料搜集;教材挖掘
面向21世纪的历史学科,为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探究,全面发展”的主旨,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改进和优化,努力构建体现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确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就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谈谈自己的实践心得和教学上的体会。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本质上是说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将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内驱力,促使他们在历史学习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在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章节和教学内容来创设具体的、适宜的问题情境,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例如,笔者在教学《为民族独立而战》一课过程中,作了如下的问题设计:《独立宣言》是谁起草的?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的发表标志着什么?为什么马克思把它称作是“第一个人权宣言”?通过这些问题的层层设计,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吸引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增强主体意识,渲染历史教学情境。教学过程中,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笔者曾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采用竞赛的方法鼓励学生提问题,给教学带来源于: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初中的学生表现很强,这样既锻炼了能力又能做到集思广益。虽然有的同学提的问题略显稚嫩,但这也不失为引导其进行探究的一个好方法。让学生在自读、自问、自悟中初步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成功喜悦,从而唤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探知。

二、关注学科教学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和方案

由于历史学科在整个初中教学科目中的考核性质,决定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只能在课堂45分钟内进行。因此,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如何就成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关键在于备好教材、备好学情。

1.深入钻研教材,制订科学教学计划

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蓝本和载体,对教材的研究程度如何,是否吃透教材的精髓也就决定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吃透教材就是要求教师深入地去研究教材,不但要掌握教材的基本要求,还要明确教材编写者所要表达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如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学情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灵活的处理,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活动安排。

2.明确教学目标,关注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中,教学目标可以说是教学内容的核心模块,只有明确这些教学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克服和避免教学的盲目行和随意性。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教学效果是否明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设置的是否科学、明确、具体、全面、符合实际。因此,准确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一节课是否有效的首要标准。教学目标的完成度如何,也是课堂是否高效、是否具有实效性的主要标志。因此,在课堂开始,必须给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是什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告之学生的方式,可以黑板展示,也可以通过提前发下的学案说明。同时,教师要对本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设计切实可行的探索途径,要让学生沿着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情境,逐步深入探索知识的生成过程,达到师生互动的最佳状态,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笔者在教学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如下几个思考问题,进行导学。(1)为什么帝国主义要干涉中国的革命?(2)既然国共合作了,为什么还要发动反革命政变呢?(3)什么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陈独秀为什么会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课堂教学开始,先由班级中的六个小组分别派出组代表进行发言,然后组间进行讨论,进而得出结论,教师再最后引导,由学生总结出来正确的结论,从而深化对课程的理解。如果有时间,还可以继续进行材料的深入思考:(1)在近代,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2)既然要叛变革命,为什么还要进行北伐?(3)从革命的失败中,应该汲取哪些经验教训呢?(4)在大革命的统一战线中,谁是领导阶级呢?通过组内、组间的讨论、争论,激发了思维,活跃了课堂,提升了探究的能力。
通过以上的层层设计和展示,使学生明确了本节课应该重点学习的知识和达到的目标要求,从而使学习变成一种有的放矢的行为,在学习上找到了奋斗的目标。

三、优化教学措施,实现绿色课堂,提高师生的有效合作

课堂教学是一种具有一定目的、讲究效率的教育教学行为。其基本的过程就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并学会运用相应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努力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因此,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益如何,就决定了学生领悟知识的多少。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所讲授课程的章节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例如,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观摩教具模型、自制教具等,让学生通过听、说、看、做,亲自体验历史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进入主体的角色,主动地去发现知识,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例如,在教学“秦始皇陵兵马俑”时,教师可以展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秦朝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认识到其无愧于“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称号,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要使用激励性的语句,要对学生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埋下希望的种子。
历史教学中经常会涉及一些抽象的历史专有名词,理解起来比较生涩。如果教师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学生将难以接受和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从而导致知识理解上的偏差,给后续学习带来一定的隐患。而如果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加以设计课堂教学,则学生的理解和应用会显得比较有效。比如,在讲到古代的“分封制”时,笔者就打了一个比方:假设西周的全国土地为一块大蛋糕,周天子给自己留下一块最大的,剩下的就根据大臣们的战功大小或亲疏关系分给功臣或贵族。通过这么一个比喻,学生对“分封制”的概念就了然于胸了。形象恰当地比喻是联系历史与现实的最好桥梁,促使教学活动高效地完成。
总之,在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科学的教学手段必不可少。我们要在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的过程中,不断研究教材,强化自身的素质,提升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实效性,使大幅度提高历史教学成绩不再是浮云。
参考文献:
李玉清.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J].吉林教育,2011(32).
孙朋针.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1(22).
(作者单位 广东东莞长安实验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