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浅谈教师课堂语言艺术

更新时间:2024-04-08 点赞:5680 浏览:209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我认为,课堂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良好的课堂语言艺术是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语言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而作为课堂教学的语言更具有其特殊功能。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为凭借。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应该运用富有艺术情趣和魅力的教学语言,通过情趣盎然的描述、精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语言的艺术。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的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内容、对象、方式及场合气氛,在合乎规范性、科学性的前提下,尽量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化。

一、教学方法,讲究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的艺术,在于唤起学生的反应。学生只有积极、主动、愉快、活泼地投入到学习中才能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
1.巧设导语,以奇引趣。生动有趣的导语,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此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好开讲方法。可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通过讲故事导入新课;或用歌谣、谚语、猜迷或具体的直观演示等,使开讲导语别开生面,新奇有趣。
教学《白鹅》一课时,首先,我出示谜面: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其次,在念谜语的同时,边在黑板上画简笔画。然后,导读古诗:以前我们学过一首关于鹅的古诗,鹅鹅鹅——最后,导入课文:这首《咏鹅》是骆宾王7岁时的作品。在一个7岁孩子眼中,鹅是如此的优美,在作家丰子恺的笔下,鹅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板书课题)谜语、绘画、诵诗三管齐下,创设意境,使学生兴趣盎然。可见,有趣的导语对打破课堂沉闷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缩短师生情感距离、调节学生学习情绪、开启学生智力、增加教学的主动性和亲切性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创设情境,以情引趣。情感是发挥动力的功能。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能激发生学生情感的情境,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为此,要围绕教材,紧扣教学目的,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形象的表演、生动的描述、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等形式,使学生置于情景之中,充满兴趣和想象。讲《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为帮助学生理解“摇”“甩”“摆”这些描写小鱼、黄牛、燕子尾巴动作的词,教师让学生用手势表演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是怎样动的。进而懂得了它们的尾巴动作不同,作用也不同。教学中可借助图画、音乐,渗透情感、美育等多种因素,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体验。使摘自:毕业论文题目www.618jyw.com
学生置身于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之中,从而动情、入情、悟神。

二、情感熏陶,讲究以情感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教师的语言艺术,在谈到教师的教育素养时,他突出地提到了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经验证明,教师一句精辟的话,常使学生萦绕于脑际而终生不忘;一个生动的比喻,常使学生抓住了知识的关键而茅塞顿开;一句幽默的批评语,常使学生既卸下了包袱又渐愧不已;教师那规范而又优美的语言,还会使学生偷偷模仿,无形中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习惯,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一种美好的享受,甚至还会激起他们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除了语言标准、用词恰当、句法规范、表达连贯等一般要求外,还应努力做到准确简练、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直观形象。时而铿锵有力,摧人猛省;时而如霏霏春雨,润人心肺。同时还要借助恰当的表情和必要的手势,来增进教学效果,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例如《凡卡》一文中省略号的作用,要求学生想象其省略了什么,接着教师语言叙述,以渲染气氛:“此时此刻,我们仿佛看到可怜的小凡卡还跪在地上,张开双臂,面向乡下的方向面向他那唯一的亲人——爷爷,发出求救的样子,此时此刻那省略号已成了凡卡串串的泪珠,浸湿了桌台上那揉皱的白纸。”这段语言倾注了教师感情,进而感化学生,师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流下同情泪水。

三、课堂提问,讲究思维启迪

“学贵有疑”,提问能揭示矛盾,辨别正误,唤起联想,引起思索,利于反馈,调节教学。课堂提问要求语言简洁,问点准确;目的明确,层次清楚;紧扣重点,有的放矢;难易适度,面向全体;引起兴趣,启迪思维。要求显现亮度,注意广度,挖掘深度,调整角度,设置坡度,进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譬如《月光曲》中穷兄妹俩的一段对话,突出了穷兄妹俩和贝多芬三个人的内心世界。教师可采用展示矛盾,引起冲突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究矛盾中加深理解。问题设计如下:(1)刚才盲姑娘的话是随便说的吗?(2)盲姑娘的话是发自内心的,她为什么说“随便说说”呢?(3)从中可以看出盲姑娘是怎样一个人?(4)听了兄妹俩的话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学生在教师富有艺术性的提问下,探求知识,训练思维,学生学得活,练得实。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循循缘情,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勤谈善思,准确掌握学习目标。

四、课堂结尾,讲究思想升华

如果说,一堂语文课的开讲艺术在于“课伊始趣亦生”的话,那么结尾的艺术则在于“课虽尽而意无穷”。语文课的结尾,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必然归宿,是教学设计一连串巧妙地导向结局的匠心组合,是教学艺术的完善体现。语文课结尾的方式有很多,有画龙点睛,卒意显态概括性的结尾;有瞻前顾后,融为一体串联性的结尾;有立疑激趣悬念性的结尾;有循循善诱思考性的结尾;有语重心长激励性的结尾,不一而足。比如教学《白杨》一课,结尾可采取体会式终结课文,让学生围绕下面问题展开讨论:爸爸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怎样的人?这仅仅是对自己孩子的希望吗?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你认为自己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呢?
总之,教师的每一堂课,都应当是教学方法、语言艺术的创造与提高。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要重视锻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讲究课堂语言艺术,使课堂教学富有艺术魅力,具有磁力作用。这样就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