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因材施教联系生活,因材施教资料网

更新时间:2024-03-27 点赞:11764 浏览:4748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学是聋校的一门工具学科,它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只有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聋哑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并且引导聋生通过自主探索,学习交流,才能真正促进聋生主动学习,并获得发展。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联系生活学数学

根据数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要让聋生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学习数学,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让他们自己逐步构建数学结论。比如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就有很丰富的数学资源,可以对学生如话家常般地提问交流,像:“你家有几口人?”“你在第几个教室上课?”“小朋友,你掉了几颗牙?”“小朋友,你妈妈的电话是多少?”“小朋友,你今年几岁了?”等等,让学生在轻松的问答中,获得数的概念。
对于高年级的数学教学,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更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比如,百分数的应用——利息一节课的教学,可以先用银行的图片引出问题,像“你去过银行吗?”“银行是干什么用的?”“你知道怎样存钱吗?”“存的钱到时间取出来后会比原来多点是怎么回事?”进而揭示课题:百分数的应用——利息。学生们的兴致自然就会一下子高涨起来。然后,老师可以结合实际,创设情境,让有条件的学生去银行取来“存款凭条”,再告诉他们定期、活期等储蓄方式以及填写方法,继而给学生讲解:准备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银行多给的那部分钱就叫利息,利息和存的本金、存款方式、存款时间以及利率都有关系。为了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银行抄写利率,自己去银行存一次款,再根据不同的利率换算表计算出到期可得的利息。在学生充分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可以将知识拓展开去,比如让学生讨论讨论怎样保管自己的压岁钱,怎样帮爸爸妈妈理财等。因为这些都是学生切身体验的东西,他们肯定会非常感兴趣,而这个创设情境——实践体验——拓展结合的学习过程,因为与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所以不仅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源于:免费论文查重www.618jyw.com
力和思考能力,而且也会不同程度地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和语言能力。

二、因材施教,聋生的数学课堂要注重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一一对应。

因为语言是解决课堂质量的重要条件之

一、而聋生的语言

没有语音、没有语序,语句不完整甚至说颠倒话比如把“雨伞”说成“伞雨”“吃饭”说成“饭吃”自然就在所难免,这也就大大影响了孩子们的数学学习中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所以在聋生的数学课堂上,既要补偿孩子们的缺陷,更要发展他们的能力,即应该让聋生在发展中得到补偿,在补偿中得到发展。所以,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一一对应地教学数学应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比如“单项式”一节课的教学,应根据单项式的定义,让学生多说多练,让他们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例如,单项式-45 a2bc3,要让学生说出:因为这个单项式中的数字是-45 ,所以系数是-45 ;因为字母a的指数是2,字母b的指数是1,字母c的指数是3,所以这个单项式的次数是2+1+3=6次,所以这个单项式是6次单项式。对照应义,边说根据边答题,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一一对应,表面上看似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教是为了不教,学生把知识点消化了,巩固了,自然也就又掌握了一种能力。

三、应对所有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施行分层教学。

因为聋生的个体差异,先天性耳聋的可能智力不错,后天药物引起的可能诱发智障,有的聋生甚至同时伴有肢体残疾等,教师应面对所有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尊重个体差异,面向有差异的全体学生,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施行分层教学。比如,在每节课的教学中,要设计出不同层次要求的问题以提问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解决;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布置成必做题和选做题供学生选择;在习题课或复习课中,可以把题目根据难易程度分成组布置给每位同学,让学困生、学有余力的学生都有解决问题的机会,都有创造展示的机会。
总之,聋校数学教学既是一门教育学科,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在实施新的课程改革中,必须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来指导我们的数学教学,采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开展合作性教学活动,提高聋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运用数学的实践能力和数学素养,促进聋生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