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培养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化站

更新时间:2024-01-25 点赞:19772 浏览:8454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平时语文教学实践中,重视语文作品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及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

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个性化;协作;培养;学习方式
1002-7661(2013)08-064-01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协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建立一个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在平时语文教学实践中,重视语文作品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及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课堂中,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对语文材料的个人反应,使学生的个性飞扬。

一、应给予学生个性化合作交流的机会

学生有各自的交往群体,有自己的合作伙伴和学习上的榜样,他愿意与其交流,汲取知识的营养,除此还能锻炼他们的交际能力,所以应给予学生合作的机会,鼓励他们与同伴交流。例如:教学查慎行的古诗《舟夜书所见》时,复习相关故知后,我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读读诗句,观察插图,联系注释和故知想想诗意。
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按伙伴学习法进行学习,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小画家、翻译家、朗诵家、书法家中的一个角色,分别以特有的形式表达对诗的感悟;然后再由各小组推荐汇报学习结果,班上其他同学当小评委,与汇报的同学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只需在关键处进行点拨、调控。这样,学生不仅各取所需、各展所长,在充分、轻松愉悦、乐于探究的氛围中学习古诗、感悟古诗,而且在课堂中构建了“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交互式立体型交流网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和体现,课堂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多元化感悟。

二、应该鼓励学生产生个性化疑团

鼓励学生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进而宏观地把握整篇课文,提出切中要害的问题。俗话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众所周知:提问、质疑、解惑需要借助语言方能“公布于众”,思维与语言的最佳整合不仅使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更能使学生得到感性思考与理性探索的智慧体验,语言展示与情感交融的成功体验,最终问出个性,答出思维碰撞的火花,表现智慧和情感经历。
例如: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读题后可引导学生质疑。可问:“读了课题后,有你感到纳闷的地方吗?”或“读了课题后,谁有话要说?”等等,学生肯定能找到学习的矛盾之处,于是他才会主动地去展示交流和认知。如:“狼是怎样摇尾巴的?”“狼会像狗一样摇尾巴吗?”“狼为什么要摇尾巴?”等,教师只须顺势点拨,引导学生质疑、释疑。这样让学生有话要说才达到了质疑的真正目的。

三、指导个性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确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有个性、有喜好、有悲伤、有寂寞。每篇课文在不同的读者眼里有不同的独特感悟,根据各自的生活体验也有不同的读法,可能出现多种感悟。
例如:教学《精彩的马戏》这篇课文时,我先由各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马戏节目进行自主学习,讲源于:论文结论www.618jyw.com
到黑熊踩木球的紧张气氛时,有的同学亲眼见过这种马戏节目,也有的同学见过不同的黑熊踩木球,在不同的场地,马戏的精彩程度及观众的不同感受,每个学生个体都会有自己的个人体验,读这段话时也会尽情地表现个性、展示个性。当然,教学中应及时、适时地给予学生肯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树立自信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四、教学中要善于运用个性化的激励机制

一要用好眼神,首先要和学生建立视线的接触,目光和眼光应该具有亲和力,亲切自然,饱含着对学生的信任和期待;二要用好脸部表情,严肃中不失温柔,多对学生微笑,给他勇气,使其建立自信,肯定地点点头,让他信心十足;三要用好手势、走势和站势,手势舒展自如,注意摆动的程度;四要运用生动的口头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情感。例如,与学生交流时可以问问:
“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你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
“你觉得还可以怎么读,试试看行吗?”
“你真的很棒,看样子我要拜你为师了。”等等。
也可以运用一些鼓励性语言,鼓励当时发挥不好的、紧张的,或一部分后进生。运用关怀式语言,既亲切又能为他们这部分学生建立自信,从而改变自己,走向成功。例如:
“你不要紧张,再来一次好吗?”
“不错,不错,希望你下次再接再厉!”
“你不要紧张,老师能和你一起读吗?”
“太棒了,相信以后你一定能超越老师。”等等。当然,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合理运用,必须经过精心设计、合理安排、适时适度,并要持之以恒,方能出效。
总之,以上说的这些都还需要教师真正的角色转变,不要单把学生看成是一群无知的孩子,要知道他们的内心和情感世界都是非常丰富的,就看我们怎么挖掘、探索。扣开他们的心扉,打开他们的话闸,发展他们的个性,得出独特的感悟和新异的结论。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