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浅谈初中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培养流程

更新时间:2024-03-07 点赞:31603 浏览:14453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农村初中学生由于所处环境困素影响,大多阅读量较小,缺乏阅读的兴趣。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际研究生论文www.618jyw.com
情况,从课堂教学出发,加以增设阅读课、读书汇报课等形式来有目的性地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同时还以读书笔记简约化的方法来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
关键词 课堂教学;阅读课;读书汇报课;读书笔记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提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界。”新课标告诉我们阅读能力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培养的重要能力之

一、也是中学语文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然而,实际情况是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普遍偏低,阅读面和阅读积累几乎为零,这就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学在很多时候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也难以引起学生共鸣,以致教师唱独角戏的时候偏多。根据这种情况,我认为只有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才能从根本解决语文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课堂教学是阅读兴趣培养的核心

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兴趣的核心。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正因为学生们需要这个“例子”来产生出阅读的,所以说课本上的文章篇篇是精华,作为老师也正要把握住这一起点,与此同时做好延伸。其次还要善于在语文课上充分使用现代媒体,也能培养和拓展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现在学生就学年龄普遍偏小,对感觉器官的依赖大于意识的,也就是感性高于理性,于是媒体的使用,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一般我在教授散文和诗词的时候会放一点背景音乐,制造一点柔美的气氛,调动学习的兴趣;在学一些知识性强的课文的时候,我会要求学生查资料或者利用网络了解与之有关的知识、传说、神话、故事等等,或者让学生自制简单课件给同学们看。

二、阅读课是阅读兴趣培养的摇篮

有人曾经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众所周知,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还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利于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
为了使学生的阅读有一个独立空间,我采取了开设阅读课的做法。具体做法每周设二节阅读课,为学生建立一个阅读的平台。在阅读课上,我为学生设了明确的阅读目标、阅读指导、阅读作业,从而保证学生们逐渐学会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三、读书汇报课是阅读兴趣培养的舞台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生们阅读了还在让他们不断地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才会让学生们快乐。在每一个新学期的开学,我都会拿出几节语文课,作为学生的假期读书汇报课。在这个舞台上,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这也成了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空间。
教会学生阅读并不难。对学生来说,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或语文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往往非常想了解或倾听他们的班主任或语文教师的学习经历,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则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语文的阅读兴趣的培养方面,
有人说,阅读应该是心的感悟,当心和心相遇的时候,语文就会引领我们找到精神归路。语文教师应该是指导和培养学生阅读及阅读兴趣的精神领袖!

四、读书笔记是巩固兴趣培养的保证

利用做读书笔记,强迫学生做深入的阅读,既有理性的思考,也有理性的回归,在更高程度上回应和强化了阅读能力的培养。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而教师在要求学生记笔记时,大可不必统一形式,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来记笔记。读书也是一种创作,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我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是让他们将自己读到到的时文美文收集起来,粘贴在读书笔记本上,让后做旁批,旁批内容形式不拘:要么是几句话的内容概括,要么是重点字词句的圈点勾画或者是理解,要么是对阅读对象的质疑,要么是感悟、思考、心得……无论写什么,都必须是自己的思考所得,必须解决一两个方面的问题,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这样才会有所收获。暑假阅读要求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并完成800-1000字的读书心得。
我们常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应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样,阅读也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从中感悟作者的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只有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践、思考,才能真正地获得能力,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