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对策

更新时间:2024-04-04 点赞:33940 浏览:15738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文章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一、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首先,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制定恰当的教学方案,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有所得,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和荣誉感,活跃思维,为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从教学内容上入手,创新教学方法。课程教材的编排顺序为教师指明了教学方向,同时也揭示了学生的阶段性的发展需求和身心发展规律,例如,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不侧重于计算和解答,而是将教学方向放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上面,这是一个奠基的过程。再比如二年级学生开始接触简单的加减法,范围是从0到20,虽然简单,但却是循序渐进,符合科学发展规律,三年级开始加深难度,深化理解能力,让学生开始接触单位、图形及简单的数学应用,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玄妙和魅力,四年级则开始乘除法和运算定律的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建立在前三年一定的数学基础之上的。四年级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过渡期,从小数点位置移动—到十进制数计数法再到角的分类最后到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层层递进,逐步深入,不但符合数学教学规律也遵循了学生思维发展规律。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教师应注意以下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是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关;二是是否能够成为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载体。在课堂初始阶段,教师可以提出一个与学生之前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加以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已知彩笔和铅笔的单价,那么三只彩笔和四只铅笔一共需要花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www.618jyw.com
费多少钱?”大部分学生都可以通过分步列式的方式进行计算,但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混合运算,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谁能利用混合运算来解决这一问题呢?”让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再分组讨论,最终得出相应的算式方法。利用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根据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生物理论指出:人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即容易对信息量较大的,以及与自身认知产生冲突的问题产生兴趣。因此,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教学《能被三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节时,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然后提出问题:“是不是只要个位数能被3整除的数都能被3整除呢?”这一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产生思维冲突,并促使他们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思考问题,对比结论,最终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此外,问题情境并不一定是生活实际场景,有时也可以是抽象性的,例如,加法运算就可以成为乘法运算的情境;减法运算则可以作为除法运算的情境。

三、采用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享受快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创造者,尤其在少年、儿童当中,这种需求更为强烈。”而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他们自主投身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全身心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一般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尊重、互助、友爱、竞争的良好氛围中发挥自身的优势特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例如,在教学“分数对比”时,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个问题:“一班共有42位学生,其中男生有24人;二班也有42位学生,其中男生为23人,那么这两个班级中哪个班的男生比例大?”有的学生认为是一班,但是却无法说出其中的原因,此时教师应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的答案,而教师自己则应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探究问题本质。当学生彻底弄清楚这一问题后,教师再对问题进行深层次挖掘:“对于分母不同的分数能否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如果不能,应怎样比较?”从而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为数学教师应不断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探究新的教学策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小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最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邰霞.努力把握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山西教育,2004,(10).
[3]孔企平.“有效教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上海教学科研,2007,(02).
[4]易良斌.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教育科学研究,2002,(04).
[5]邱学华.我国小学数学60年的变迁——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争论[J].小学教学(数学版),2009,(0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