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教学法以能力培养看主题教学法在服装设计教学中适应性

更新时间:2024-02-23 点赞:6330 浏览:1543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主题教学法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有比较突出的优势,通常由一个比较宽泛的主题作为切入点,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自主地完成从灵感材料、意境图、面料小样、造型表达、流行趋势分析、款式图、首饰配件到展示整个设计过程。本文从服装设计师所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出发,分析了主题教学法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适应性。
关键词:主题教学法;服装设计;教学设计
一、引言
在我国大多数的服装院校,学习服装设计的过程是:先学习素描、色彩、三大构成、效果图技法、图案设计、服饰设计、服装材料、服装制图、服装工艺等课程,然后进入“项目设计、制作教学”,让学生复习、运用前面所学到的课程知识。“项目设计、制作教学”,有些学校统称为“毕业设计”,基本步骤是教师先给出一个题目,例如“春季女装”“婚纱设计”“职业女装”等等;接着学生上网、翻杂志,组合着去设计出一系列衣服;然后再找面料制作成成品。这种学习过程的弊病在于:由于教师给定的题目是具体的、有特定人群指向的,所以学生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惯性思维,很难摆脱他人构思的影响,比较难获得创新和超越,作品容易沦为各种部件堆砌在一起的“大杂烩”,而缺乏某种风格或者说内在的文化。
作为教师,我们一直想办法引导学生冲破意识形态的禁锢,希望能将其想象力以千姿百态的形式释放出来,使他们的作品不只是一个空架子,而是能经得起推敲的,富有内涵的,从资料收集、意境图、面料小样、造型表达、流行趋势分析、款式图、成品制作、首饰配件到展示,整个构思都是完整的、原创的,从而使消费者能够领略并感受到其服装本身的语言。
笔者在苏州工艺美院的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一种名为“主题教学”的教育方法,它是苏州工艺美院借鉴法国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经验,结合我国传统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在经过大量深入细致的比较研究和实践验证后逐步完善建立的一种新型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法对开拓学生创作思路、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尝试从服装设计师的能力结构去分析主题教学法为什么适用于服装设计课程。

二、服装设计师的能力结构

服装设计师的能力应该是宽广的,但其核心的能力结构不外乎观察能力、艺术感知能力和时尚敏感度、借鉴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观察能力。

会观察,是获取灵感的重要途径,是服装设计师的首要能力。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观察细节,抓住特征,能从最平凡的事物中发掘出不平凡的美,不断发现、不断寻求,设计思维才能如同高山清泉一般永不枯竭。

(二)艺术感知能力和时尚敏感度。

服装设计和其他艺术一样,以追求美为目标。在艺术、美术等各个领域里博闻强见,形成综合性的专业素源于:论文怎么写www.618jyw.com
养,艺术感知力才能提高。关注流行,具备审美能力,有较好的时尚敏感度是设计师的必备能力。

(三)借鉴能力。

服装设计是一种创造,但不是发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设计是不存在的。因此,设计就必须要借鉴前人,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单纯地借鉴服装,设计思路就容易越来越窄。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服装设计师,要广泛地借鉴不同专业的知识。

(四)想象能力。

想象思维是形象思维的具体化,是人脑借助表象进行加工操作的最主要形式,是人类进行创新及其活动的重要的思维形式。展开想象的翅膀,一切都可以成为设计灵感的来源。

(五)动手能力

如果手头上拿到的就是这样一块面料,怎样将这块面料改造得更符合设计意念?这块面料要怎样的工艺手段才能处理得更好?衣服设计好后怎样陈列才能烘托出它的意境?如此种种,都要求设计师具备较高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还包括手绘能力、电脑绘图能力、面料选择鉴别能力等,能完成服装设计、制作、展示的能力。

(六)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的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 服装设计师要会表述自己的设计意图,才能打动消费者,在创作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要寻求帮助,这些都需要表达能力。

三、主题教学法对设计师能力的培养

很多学生在做完毕业设计后,都觉得有相当的收获,因为它是对学生此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归纳和提升,比如,以某种类型的服装作为毕业设计的学生一般会对这种类型服装的面料、款式、文化有相对系统的了解。主题教学法和毕业设计不同之处在于,它一开始不以服装设计作为切入,它是以教师给出的一个词汇作为切入点,比如“网”“开合”“几何”“穿越”等等,学生一开始想到的并不是服装,更加不是具体的款式,而是身边的或具象或抽象的一些东西,所以他们不会直接找现成的款式去抄袭、模仿或借鉴,而是先抄袭、模仿或借鉴别的东西,最后再将这些东西揉入服装里面,形成了他们所独有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不断强调的“原创”。主题教学法也不像传统的服装毕业设计那样只要求学生呈现最后的成品结果,它要求学生展示的是整个思考过程,它的重点是学生循着教师给出的条件和预期目标,在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寻求“表达”与“实现”的方法。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面对的主题需要更多的专业技能才能处理好,而那些促成他们成为设计师的能力也得到更多的提升。

(一)主题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教师提出主题——学生自主探究(构想、设计、制作)——交流展示。

1. 提出主题。

根据学习进程中要解决的问题,由教师确立一个主题,教师要能预期到学生完成这个主题后能形成怎样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图1中,我们看到所谓的主题,就是一条主线,从设计到工艺都是围绕着这条主线进行的,而设计中的信息处理、形态研究、流行趋势、款式研究、手册设计与制作,工艺中的缝制实验、样衣制作、成衣制作、展示与交流等的目标都是为了体现这个主题。

2. 自主探究。

(1)构想研究阶段。针对主题特点,让学生以一种探索的态度,去尝试各种不同的创造方式。这对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至关重要,学生从思想文化、生活环境等诸方面不加限制地进行可行性和可能性的探索、实验研究,在不知不觉中开阔眼界,提升艺术感知能力。(2)创意设计阶段。在前阶段对主题研究的基础上,将获得的丰富资料和设计元素从意境图、面料小样、造型表达、流行趋势分析到款式图等进行设计研究。最终形成能够体现主题思想的、原创的、可行的设计方案。
(3)工艺制作阶段。根据设计方案,对面料进行改造,或者使作品呈现出某种肌理效果并且使整件作品成衣化。在面料印染、立体裁剪、平面制图、缝制中,提升动手能力。

3. 交流展示。

把主题研究与创作的整个过程和最终结果以实物和画册的形式展示出来,并有一定的文字说明。表达能力、排版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摄影水平等都得到提高。

(二)主题教学法对设计师能力培养的举例。

设计主题:网。

1. 引导学生如何组织资料,获取灵感。

首先,让学生对“网”这个主题形成自己的主观感受,并加以提炼,形成关键词,如:量、密度、交织、包围、束缚、排列、层叠、镂空、复杂、生命、循环、传媒、组织、渐变、规则、凹凸有致、重复、无序、互通、下水道、商业化、方与圆、单纯、承载、思绪、交流……
接着,学生根据自己所选择的关键词,尝试以不同的形式去表现或收集资料:方案1:摄影,通过拍摄照片形成参考资料。方案2:网络搜寻,选择一些符合主题的视觉作品和图像。方案3:三维研究,选择一些特定的材料表现主题,8×8厘米的小模型,之后拍照留存。方案4:剪纸研究,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收集资料。方案5:平面研究,通过一系列造型研究,草图,形成资料,使用各种工具。方案6:研究团队组织,通过团队的动态结构构建资料。方案7:图像研究,收集关于主题的图片资料,打印材料(说明资料来源)。
从各方案可以看出:同一主题下,资料的载体或表现形式是很不一样的,就是说要求学生可以掌握不同的载体、资源和方式。当我们面对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的时候,他们的特长也是不一样的,可能有些学生他的绘画基础比较好,在造型表达方面有很强的能力,有些学生虽然没有很强的造型表达能力,但是他有独特的思维、思考能力。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在面对一个主题的时候,可以以各种方式把它表现出来,这是主题教学法的特点之

一、也是培养设计师的方法之一。

2. 如何将别人的资料转化为自己的设计素材。

能从搜集的资料中获取灵感,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是很重要的过程,也是作品体现原创的重要步骤。
图2中,学生以数十种造型去表达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在这里,他们暂时抛开了服装设计这一概念,不去考虑在服装上的应用问题,由于没有束缚,所以天马行空,铁丝、花瓣、发泡纸、树枝都成为创作材料,这里涉及到材料印染、缝制工艺、面料造型、图案设计、三大构成等等内容,在主题教学中,教师没有独立地讲授这些课程,但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确实是在实践着这些教学内容。
在图中,我们看到天马行空般的造型表达是很重要的,在教师提出的这个没有现成答案和固定解答方式的主题中,它体现了学生能不能充分地理解教师给出的主题精神,体现了学生能不能根据主题呈现出多种的可能性,而在后面的这个逐步成型、设计的过程中,这个造型的表达在服装上的运用是需要适情变通、逐步完善的。

3. 如何让学生的作品具有风格。

在着手设计前,教师让学生自己寻觅一张意境图,相当于这个作品的一个广告,它是服装作品的风格定位,或者清纯、或者卖萌、或者金属感很强等等,有了这种意境,学生就要在设计作品中通过色彩、图案、肌理、服饰表现出来,随着服装设计的渐渐引入,学生可能需要借鉴别人的款式,但这种借鉴是有选择的,它不同于一开始时东找一个袖子,西找一个领子的借鉴,因为要切合主题,所以必然要筛选、批判、再造地借鉴,它揉入了面料改造,揉入了色彩,也揉入了作品的魂,而不在于某个袖子、某个领子的借鉴。

四、主题教学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适应性

我国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从三个维度进行了划分,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在主题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是先行的,因为情感态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学习价值观、态度、兴趣,以及对自我的认识等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认知的发展。主题教学中,教师通过一个宽泛的主题作为切入点,它一开始并不与服装相关联,所以学生对这个抽象的词汇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会使用不同的形式去描绘、表现这个“词”,会无意识或有意识地寻求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兴趣所在,他们会认为接下来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是为自己而做的,而不是单纯地完成教师给予的任务,从摘自:学生论文www.618jyw.com
而形成珍贵的各自不同的一手材料。
“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如果细看主题教学法下的学生作品,我们会发现他们的作品最少溶入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面料印染、面料造型、图案设计、效果图、款式图、服装制图、服装工艺、服饰配件设计、摄影、PhotoShop、CorelDRAW、版面设计、服装展示等内容。在服装设计一年级的学习中,在没有前置课程的前提下,学生为了完成某一主题的学习,他们会面对很多问题,如在色彩搭配上,如果没遇到对的颜色,他们就需要去染色,怎样染色呢?去问老师,或者上网查资料,或者去找高年级的同学帮忙……不知不觉他们就拥有了设计师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掌握了服装设计者所要掌握的知识。
“知识与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经历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构建。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没有孤立地去“传递”这些知识和技能给学生,所以学生也没有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和技能,他们是在积极地完成教学任务中主动“获得”了知识和技能。
(作者单位: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徐逸. 观念、方法与创新——服装设计主题教学法考察体会[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2006,(11).
张荔.综合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6).
[3]朱雯雯. 浅谈服装设计人才应有的基本能力[J].科技致富向导,2011,(9).
[4] 吕学海. 服装教育与产业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由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教学模式引发的思考 [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5,(1).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