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探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好奇心探讨站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32181 浏览:14627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试从通过实验教学的研究,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萌动、爆发、成长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去观察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强调通过观察、实验、课题研究等活动理解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法则,从而培养科学的思考力、判断力和表现力。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主动学习的过程得到发展。
关键词:实验教学 好奇心 理解 思维能力
美国学者杜威认为:“除了探索研究,知识没有别的意义。”只有不断地探究,科学才能不断地发展。杜威的这种教育思想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说:“信息不等于理解,拥有信息不代表你理解该信息。”科学学习不是记忆而是让好奇心“动”起来,不断地对探索的问题进行思考与理解。好奇心是人们对自己不了解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的心理,好奇是学生求知的内驱力。《科学课程标准》也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规范者,学生的科学素养要在主动学习的过程得到发展”。这要求我们在实验教学时改变师教生学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交往互动乐于自主探究的实验学习。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不使实验成为“验证知识”的“演习”过程,而制约师生的活动,变成机械的操作过程,缺乏生机和乐趣,缺乏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成为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科学实验教学收效甚微。
如何真正提高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呢?初中科学新课程中各类实验共有253个,其中演示实验161个,观察实验35个,学生实验34个,探究实验23个,实验总量多、难度比自然科学有增加,同时实验的设计又有新的思想和方法。笔者认为关键是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在实验中让学生的好奇心“动”起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实验教学:

一、教师多设计课堂实验,让好奇心萌动

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挂着这么一条标语:“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皮亚杰曾经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在科学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非常重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既可以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激发好奇心,发展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又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设计可以培养思维的发散意识,学生不仅学到了科学的方法,而且对思维的发散有了深刻的体验,这种体验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摸索,从而获得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课堂实验多样、形式也多样,但学生习惯于老师指导下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是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在学习初期就要逐渐慢慢地培养。在上七年级新生的第一堂科学课时,我就用实验引起学生的观察与思考。我把一块生石灰放在大烧杯里,不断在上面滴入水,模拟火山爆发的小实验,然后取其中一些粉末放入另一杯水中,取出其澄清溶液,分别倒入几支试管,有的让学生用吸管往里吹气,有的滴入无色酚酞、有的滴入紫色石蕊,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感到大为惊讶,借此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的观察,观察和实验是我们学习科学基本方法,也是我们亲近自然引发兴趣的开始。使学生明确课堂是科学研究的火种,要星火燎原就要扎根于自然。
把课堂实验设计成一个专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专注于某一问题。让他们有兴趣进行科学实验的探究,以“生物体的基本结构”为例。从细胞开始,学习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人口腔上皮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结构→讨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组成、从外形到结构的区别→绘图→总结细胞的概念。接下来探讨细胞的数目是怎样增加?细胞的体积是怎样变大?引导到对组织、对器官到系统的探究。这样的专题探究贯穿于教材的始终,每个小专题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逐个递进探究,使科学学习的过程成为运用实验围绕思维方法的训练、学习技能发展的探索过程 。

二、学生多动手实验,让好奇心成长

“玩是孩子的天性”,遵循孩子的天性是最科学的教育形式,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学会做小孩,才配做小孩的老师。”我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验中不断欣赏“神奇”,洋溢着发现“神奇”的喜悦。使学生能主动而愉快地学,教师轻松地教,并收到好的效果。

1.学生实验多动手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经说过:“每个人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着好奇和敬畏。”利用实验能刺激好奇心。

2.演示实验多动手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探究实验,在实验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遗憾,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课外实验多动手

课外实验,在以往的教学中都认为可做可不做的。笔者提倡学生完成,并呼吁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一个个小实验,有时向学生提供特殊的药品,关注学生小实验的成功与失败。锻炼了这些同学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学生多分析实验,让好奇心爆发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德.波诺博士认为“聪明才智体现在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上,而在这方面,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做得更好些”。对问题的分析,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虑,但若只是问题的分析,并不代表可以一定将问题顺利解决。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实验课的关键,学生通过观察获得了感性认识,进而根据观察的现象进行思维,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等方式,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对事物得出正确、科学的判断和结论。心理学研究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当源于:免费论文查重www.618jyw.com
个体感到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时,思维才算真正的发动。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好奇、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奇心理,采用各种方法多做实验,不仅让好奇心不断爆发,而且促进对实验的理解和思考,使思维方法得到训练,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依靠对照、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应用来锻炼复杂的思维技能等等。他们有了好奇心,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奥妙,就能更好地发挥潜能。对实验教学的不断改进,取得效果是明显的。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一些实际问题,花时多、场地多变、器材自备也有困难,教师要在实验教学的设计、培养学生小能手等方面多化功夫,给教师工作压力更大。美国的艾伦·柯林斯说得好:“这是一种费时的教学,但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发现理论,那么这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方法”。民族的振兴、科技的创新其落脚点是教育的创新。为了学生能够成才,让我们奉献自己的一切吧!
参考文献: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究室编写《科学实验活动册》(7~9年级) 浙江教育出版社
《科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3]《美国国家科学课程水平考试指南》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年4月第1版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