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教学改革高职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革新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4-01-07 点赞:24974 浏览:10933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网www.618jyw.com
【摘 要】通过以项目导向、任务为驱动、校企合作、课程置换等方式对高职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进行全方位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 教学改革 实践
0450-9889(2013)01C-0083-02
经过多年对高职通信人才需求的跟踪调研,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逐步探索出适合地方通信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现代通信网络的技术链(如图1所示),科学地构建高职通信技术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显示高职通信岗位职场进升途径(如图3所示)。由此确定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是从事通信行业工作最重要的专业实用技术课程,直接面向多个初次就业的岗位。为此,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选择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作为教学改革重点。本文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定位

据易观国际统计,截至2012年2月,三家电信运营商的移动用户为8.42亿用户,其中,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超过6.61亿户,TD用户总数达到5658.8万户。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2.88亿人,环比2009年增速达40.5%。预测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超过互联网用户数量,移动通信系统将成为信息传输的主要支撑技术。
图1所示通信系统技术链,完成信息交互通信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用户终端设备,主要功能为收发信息处理(主体设备为手机终端和个人计算机);另一部分为运营商提供的传输交换信息的网络,由核心网(CN)与无线接入网组成,无线接入网(RAN)由用户端与运营商的无线空中接口BTS(NodeB)基站及基站控制器BSC(RNC)组成,无线接入网分布工程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工作,就是高职通信技术专业毕业生工作最大的岗位群,而承担这些工作必须掌握移动通信技术。
图2所示树形通信专业课程体系,根据通信系统技术链每个子系统进行解构后,确定所需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树根为通识课程;树主干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树的副主干为支持硬件和软件技术的专业理论课程;树枝为专业基础技术课程;树叶为专业实用技术课程。由根到叶的知识结构稳定,衔接紧凑,前后知识连贯,逻辑关系一体化。通识课程作为专业理论和技术课程的工具;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支持和引导专业基础技术课程的技术实现的理论;而专业基础技术课程是技术对理论的实现方式;多种专业基础技术组合是对专业实用技术课程的系统支撑。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是专业实用技术课程,它基于高频电子、C语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接入网络技术、通信原理、天线技术等通信理论支持和基础技术实现,构建起来的重要的通信系统技术,是当今最有效的信息传输方式之一,学习掌握好移动通信技术知识和技能,将单元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技术应用高效融合,对专业和职业关键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资源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是一门实用专业技术,综合性和实战性很强。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建设课程资源库。硬件资源方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从2006年开始与中兴通讯学院合作,获得企业支持,建立中兴通讯NC实战型的硬件实训平台,包括程控交换机和G基站子系统,引进中兴通讯学院的教学法,以模块化的内容构架,分层—交织的内容组织形式为基础,以任务为驱动力,围绕实战型训练的核心,辅以自我评价的助推力,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实训能力的目的。软件资源方面:建立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校外教师资源库,聘请包括运营商(移动广西分公司、联通广西分公司等),代维商(广东超讯、广东怡创),建设商(广西润建、海南创讯),督理商(广州汇源)在内的资深无线工程师以及往届优秀毕业生为课程教师;教材选取企业实战型培训资料,收集运营商的设备供应商华为、中兴及爱立信等公司马的员工培训课件(PPT及视频),以及毕业生以实际工作案例撰写的优秀毕业论文及毕业设计。

三、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

高职学生思想活跃、形象思维能力强、活泼好动,但系统整体思维较差、较缺少坚持、坚守、坚韧、专业、专心、专注的职业态度的锻炼,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和创新精神较缺乏,这给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学生基础较差,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前修课程理论和学习已感到困难,而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又是融合多门课程的理论和技术,教学难度大。对此,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一个具有相似工作情境中兴G基站子系统实训平台,通过以实际工作任务驱动,以项目化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化解难题。
教学改革的方式是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将课堂搬到实训室;开放实训室让学生通过自学与随时将授课内容与实际设备对应认识;采用校企合作(以华为、中兴、爱立信企业岗前培训课程进行置换)设备供应商的技能培训方式,易学、务实、高效、实战,图文和视频并茂;外聘行业资深工程师授课,举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移动通信技术的讲座,案例多样,经验丰富;结合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实训等多种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教学改革的过程,以典型中兴G基站子系统实训平台和微波双向传输系统为项目载体,将华为公司、中兴通讯公司及爱立信公司的技能培训模式及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按项目化教学的要求进行重新构建,突出能力培养目标,使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掌握本课程所融合的理论知识,培养G的BSS系统的实操技能。
图4为项目化教学实施流程。教师将华为、中兴、爱立信公司的G培训课程上传到班级Q群共享,将学生四人分为一组,易于实训时相互配合,进行理论学习讨论,培养团队精神;通过中兴提供的培训课件,结合实际设备,对应课件逐一认识G基站系统组成。各子系统标准化、规范化、模块化,以及智能化运行显示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示范中兴通讯G的BSS系统的启动和关闭,并逐一讲解各子系统的工作原理、需要的相关理论课程支持,系统功能实现所融入的各种技术,完成通过OMC后台,对BSC及BTS进行远程数据加载修改的操作过程;各组学生分组确定实训方案并独自实操;通过为小区信道参数进行虚拟配置进行考核;以小组为考核单位撰写实训报告,由组长作总结汇报;教师根据实操和书面报告对各小组实训情况进行点评;理论知识扩展讲授。因为一个项目能融入的本课程知识比较单薄,所以在完成一个典型项目任务,学生已经建立了关于中兴G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认识上,再对相关的通信理论知识和技能(如BSC需求)进行扩展讲授,学生就容易理解,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以使学生对这一领域的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二加一”顶岗前,重点介绍科技论文撰写的方法,实习时学生要收集自己的工作案例,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或设计必须以自己的案例为论据,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毕业论文内容作为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最后评分依据。

四、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经过几年对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与十多个通信运营代维商、建设商的校企合作的“二加一”顶岗实习计划,成效初见,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07级、2008级、2009级通信技术专业的就业率达到100%(其中2007级就业率来自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约有60%的毕业生从事与移动通信技术相关的工作如基站维护员、BSC监控、网络优化路测员、华为设备安装督导、移动基站建设施工员和监理员等。
近三年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参与广西移动公司的重要工程的建设,钦北防三市中国移动TD-SCDMA,第三期分布式基站工程的安装与调试;广西移动河池地区五个县G华为替换爱立信13个BTS共76载频的网络规划与安装;梧州中国联通WCDMA室分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桂林11个县中国移动TD-SCDMA,第四期分布式基站工程的安装与调试;中国联通WCDMA南宁电科广场WLAN覆盖工程设计;中国移动TD-SCDMA广西体育场WLAN覆盖工程设计,海南海口和三亚中国移动TD-SCDMA的WLAN覆盖工程设计和中国联通WCDMA室分系统设计,毕业生分布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广西分公司11个市的BSC监控、基站维护和传输监控岗位工作。
【参考文献】
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将超互联网[EB源于:大专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OL]. http://.cn/internet/2011-01-13/740589.shtml
中移动:2012年2月中移动用户数净增596万 总数超6.61亿[EB/OL].http://data.eguan.cn/qitadisanfangyanjiu_127239.html
[3]伍学珍.高职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09(12C)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伍学珍,黄跃华,邓海鹰.高职通信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实践[J].广西教育,2011(12C)
【作者简介】伍学珍(1964- ),女,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通信技术;陈光会(1967- ),男,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责编 苏 洋)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