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效“数形结合”创高效生

更新时间:2024-02-18 点赞:26128 浏览:11986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数形结合思想是指将数(量)与(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策略。数与形本是相依相伴,怎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这充分说明了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研究和数学应用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数形结合 高效 数学

一、利用数形结合形成概念

数学概念具有高度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往往无法把握概念的本质。利用数形结合能使比较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清晰、具体的事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如∶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时,可引导学生在没有给出零刻度的温度计模型上标出-6℃和+6℃的位置;在学生介绍山的海拔高度时,可要求学生画图表示海平面上和海平面下。这样或借助模型或借助图示、配合手势,数形结合让学生初步感受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零是正、负数的分界点。把这些正、负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起来,有了“数轴”这形的依托,学生对“负数都比零小,而正数都比零大,负数都比正数小”这些知识点更理解。

二、利用数形结合理解算理

在小学教学中,一些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条件比较隐蔽,直接从题目入手往往无法顺利解决。如果能通过画线段或示意图进行分析、推理,就能较快地理解复杂的数量关系和算理。
人教版六上《鸡兔同笼》一课,教材介绍了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其中假设法的解题思路是先假设一种结果,从中发现假设与实际情况的差别,并分析造成差别的原因,从而修正假设,得到正确的结果。这种解题方法思维跨度大、难度高,学生难理解。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画图帮助理解算理:①画8个圆圈代表8头。②假设都是鸡,就在每个圆圈下添2只脚。③发现剩下10只脚,生指出剩下的脚都是兔子的,因为这8只中有些兔子被我们当成鸡。我假装糊涂就把10只脚都安在第一只上,学生大叫:老师错了,不能把10只脚都安在一个上面,这样就不是兔子,成怪物了。④我追问:那剩下的这10只脚应怎么安?生:给每只鸡安上2只脚变成兔子。我按照学生的指示把剩下的10只脚每2只2只地安了上去,发现一共有5只兔子……老师的“糊涂”使学生们兴趣盎然。意犹未尽时,我引导:“孩子们,你能把刚才画图的过程用数学算式来表示吗?”
算式:8×2=16(只) 26-16=10(只) 10 ÷(4-2)=5(只) 8-5=3(只)。学生在汇报算法时,就很轻松地说出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思。特别是求出来的5只为什么表示兔子的只数这个算理。学生理解较为透彻。课后,我让学生反思这节课的学习,他们表示:画图帮了大忙,感谢数形结合。

三、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

空间和图形是数学解决问题中相对比较抽象的问题,对于那些抽象能力较差的学生,由于他们缺少必要的空间想象能力,不能把问题当中的文字叙述转变成头脑中的表象,常常无从下手,不能正确地解决此类问题。
如∶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中,常常遇到这样的习题:用3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明明只告诉我们正方体的棱长,怎么求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我引导学生作图如下:
经过对比,3个小正方体拼在一起,长方体的表面积比3个小正方体的总表面积相比减少了4个小正方形的面积,长方体的体积就是3个小正方体的体积之和。故可用:1×1×(18-4)=14(平方分米),1×1×1×3=3(立方分米)。我适时追问:1×1表示什么?18-4又表示什么?让学生明白拼成的长方体里只包含14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所以用一个面的面积乘14求出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1×1×1表示什么?为什么要乘3?学生明白可先求出一个小正方体的体积,再求出3个小正方体的体积,也就是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

四、利用数形结合探索规律

教学中学生往往会遇到许多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画图,充分利用“形”丰富学生的表象,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抓住问题的本质,引导学生探索规律,进而得出结论。
人教版《圆的面积》单元中,教材P72设计了这样的一题:在边长分别是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请学生分别算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并算出正方形和这个最大的圆的面积之比。(小精灵问:你发现了什么?任意选一个正方形,在其中画一个最大的圆,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吗?)题目出示后,各小组任选一题尝试解决。很快,各小组就有了答案。组1:正方形的面积是:1×1=1(平方厘米);圆的半径是1÷2=0.5(厘米),圆的面积是:3.14×0.5×0.5=0.785(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正方形的摘自:毕业论文提纲格式www.618jyw.com
面积=0.785∶1=157∶200;组2……通过计算交流,孩子们很快发现在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正方形和这个最大的圆的面积之比是固定不变的,都是157∶200。我追问:同学们,你们发现的这个数学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你们准备怎么验证它?(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的借助计算器、有的画图又计算了起来。)生1:我们可以假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0米,通过计算,发现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3.14×10×10)︰(20×20)=3.14︰4=157︰200,通过举例证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生2:我们可以假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那么正方形的面积是a2,圆的半径是■,圆的面积是π×■×■=■πa2 。所以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πa2︰a2 =π︰4。说明我们发现的规律是正确的。生3:我们画了这样的图(见图3),从图上很明显可以看出圆的半径为r,圆的面积是πr2 ,正方形的面积是4个r2 ,即4r2 ,所以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πr2︰4r2 =π︰4,由此可见,在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正方形和这个最大的圆的面积之比是固定不变的,都是π︰4。多精彩的发言,这个学生完全是利用画图发现问题的本质,进而探索出规律。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数形结合是化抽象为直观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从学生数数到高年级的分数问题都能体现得到。图形是帮助孩子思考理解问题的,要注意简洁明了,准确清晰,标注分明,同时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注意数形结合的合理性,能充分展示问题的各个层面。数形结合存在很多的优势,但也有不足之处,并不是每个问题都能数形结合解决,因此要结合实际的题目。
参考文献:
袁桂珍.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及其运用.广西教育,2010(15)
张亮.数形结合法的几个应用.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05)
[3]莫红梅.谈数形结合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