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重要量题目

更新时间:2024-01-08 点赞:6870 浏览:2287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重要的意义。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思维和记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习惯和作风。但在中学物理教师中存在“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观点。希望这篇文章能引起广大中学物理教师的关注,改变他们的看法。
【关键词】实验思想和方法中学物理试验的重要性物理实验
90年代初实行了教师定量工作制,在物理教师工作的定量中未考虑实验这项繁琐复杂的工作任务。削弱了实验这一环节,现在加之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进入课堂,使得部分教师过分追求,迷恋多媒体的模拟实验。让学生看看了事,不重视让学生看实物,实际操作。总而言之,目前相当数量的教师不做实验,放弃了运用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这一现象严重阻碍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目标的实现。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了解物理现象、获取有关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中国免费论文网www.618jyw.com
源泉。物理实验是中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与效率,培养学生科学方法与能力等方面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因此,中学物理教学中通过物理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培养实验技能和素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习惯和作风,从而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再持那种“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观点。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下述诸方向的重要意义。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物理实验。

(一)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是以他们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的,当学生对某种学科知识发生兴趣时,他就会长时间地、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对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学生对自然现象都有直觉兴趣和操作兴趣,对物理课来说,实验是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利用中学生存在的好奇心理,通过观察鲜明生动的物理现象,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从心理学知道,中学生抽象思维经常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与抽象概念有关的正确的直观形象作为支柱,就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例如“大气压”就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新课引入先演示针筒下吊板凳的实验,这奇迹般的现象一下就吸引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学生就会思考:倒立的针筒,不用拉,中间的活塞部分就会滑下来,而那么重的凳子就挂在活塞上而现在却滑不下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教师先把答案告诉学生:这就是大气压作用的现象。那么什么是大气压呢?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的情况下,转入新课教学,在讲完大气压概念后,为了加深印象,教师再做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过来的实验,不但纸片掉不下来,连一滴水也不会流出来,学生惊奇极了,纷纷议论:那么多水为什么不会流出来?大气压到底有多大?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把抽去空气后的马德堡半球,叫学生推举出的两个力气最大的学来拉,两个学使出浑身解数,结果还是拉不开,再换两个不服气的同学,当然也是拉不开;当老师把进气阀门打开后,一个人就很轻松地把两半球拉开了,学生既惊奇又信服,对“大气压不但确实存在而且是很大的”结论深信无疑了。
像这样通过演示,提出问题,由学生思考进行讨论,再用实验作定性验证的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新课的引入方面,有独特的效果。

我们在新课的引入方面有许多种做法,如:“温故求新法”、“史料运用法”、“悬念设疑法”、“逆向思维法”等。这些方法都很好,但在某些章节如果我们运用“演示实验法”即用演示实验导入新课,它不但加强直观教学,而且可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感到惊奇,有急于探求奥秘的和动机。例如“让两个学生用很大的力拉一条中间挂有一块砖的绳子”,怎么也拉不直。这是怎么回事呢?从而引入“力的合成”的课题。这样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三)物理实验能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经常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他们非常需要自己动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来掌握物理的抽象概念和定律。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就是比较抽象的定律,如果机械地搬照课本上课,教师讲结论,学生记结论,教师不易讲清,学生也难于理解、接受。新课开始,教师边演示边提出两个观点,桌子不拖不走,课本不推不动;然后提出“力是产生物体运动的原因”;拉动的桌子和课本放手就停,再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接着提问学生:是赞成还是反对这两个观点。学生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摆事实讲道理,互不相让,然后教师演示一个实验,让学生看到从斜面上滑下的小车能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很长一段路程,也让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把铁球从斜面上滚下在桌面上也会运动一段很长的路程,教师接着分析:当小车和铁球在桌面上滚动的过程中,并没有沿运动方向的力的作用,说明“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也不需要力来维持”,从而推翻前两个观点。最后教师再做小车在三个不同表面上运动的演示实验,分析小车从同一高度滚下,在毛巾表面受很大摩擦阻力,使小车很快停下;而在光滑玻璃表面因摩擦阻力很小,小车可以运动很长的时间而不停下,进一步推理,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小车将永远沿直线匀速运动下去,从而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对这一定律的理解也就不攻自破,在理解和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就容易把这一知识记住、记牢而不易忘记。

(四)物理演示实验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思维是学习的核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物理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和亲自动手实验,教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且这些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演示实验的教学目的不仅是给学生以鲜明、生动的实验表象,更要抓住学生出现兴奋时机、愤悱状态,启发诱导学生思考、分析、推理、判断、概括,把感性认识上升为概念和理论,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创设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地思维,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最佳结合,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例如,在引入《力的分解》一课的演示实验中,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用细线系住一重锤,留出两个线端,老师问:“用一根线提与两根线提相比,哪一种情况线更容易断?”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用一根线提!”老师颤颤巍巍地提起了重物,学生的心跟着悬了起来,而接下来用两根稳稳地提起重物的时候,学生的心放了下来,脸上露出轻松的表情,以至于老师不断增大两根线之间的夹角这样一个细节动作,学生毫无防备,突然间线断了!学生惊讶了,思维自疑问和惊讶开始,这时可不失时机地提出如下问题:“怎么两根线提反而断了呢?一开始就断?为什么会断?”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思维冲突,进入了愤悱状态,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蓄足了气势。像这样,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以实验现象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五)物理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习惯。

科学实验本身要求实验者具有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百折不挠、勇于发现、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和意志,而实验教学更是培养与同伴团结协作、爱护器材、节约水、电、煤气等原材料,随时保持实验室桌面、仪器清洁整齐等科学作风和习惯,这些科学精神、态度、行为习惯不仅对保证设备的完好,延长使用期,提高实验的工作效率等有很大影响,也是提高民族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必须的品德修养。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随着实验教学的不断普及,物理实验的广泛利用,以及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物理实验在教学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重视物理实验,充分发挥它的功能,有着重大意义。我们广大物理教师应高度重视它,它是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好物理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阮家光.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J].物理教学,1994(1),P11须雪中.课堂演示实验要注意“十性”[J].现代物理知识,2004(6)
[3]孟昭辉.中学物理教育与实际研究[M].北京高度教育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7月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
[5]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
[6]李红.浅谈物理实验的重要性[I/oL].南丰一中.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