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半功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数学教学事半功倍学术

更新时间:2024-04-03 点赞:23202 浏览:9955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当前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把学生看成知识容器。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是具有很高的自学能力的人,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
【关键词】自学;合作;探索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能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对教学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自学能力也可以说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数学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现 “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错误做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辅导性,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际生活中获得数学理论的实际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联系实际生产生活的能力,进一步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不仅我国教育引起注意,在世界中许多国家也很重视,已成为带有方向性的问题。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是具有很高的自学能力的人。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时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我国,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正在对情境教学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教学,并取得了效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自1978年开始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创立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和“情境课程”,构建了情境教育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模式,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当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改革实践。
所以说,课堂教学的学习内容、应该接近学生的年龄特性,并创设情境,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心理氛摘自:学生论文www.618jyw.com
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二、提高兴趣,培养自己决绝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师要适应学生求知的要求,培养他们的思考力,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兴致勃勃地去探索自然的奥秘。”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果我们仍然一味的把追求考试分数作为教育的全部,那样学生是毫无自主学习空间的,他们感觉不到数学与他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感觉不到学数学除了会考试拿高分之外在社会生活中还有别的什么用途。那么我们就要把数学同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生活中挖掘出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呈现数学的底蕴和魅力,引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与同学合作学习,自学探究

在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学习内容是要通过相互合作才能更好完成的,每当此时大部分学生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需要别人帮助的强烈愿望,通过其他同学的帮助来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如我在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在学生自编口诀后,为了能更快的记熟它,就引导每个小组成员寻找这些数字的特点及规律。把你的发现说给组员听,这时学生在组内纷纷发言:每个积的十位与个位数字之和都是9;92与99,93与98,94与97,95与96的积的个位与十位数字互相交换了位置;9乘以几的积正好比几十少几等,这样学生借助数字的特点及规律很快地记熟了口诀。学生不仅找到了好的方法而且培养了观察思维的能力。在组内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主动地认识、学习,和学习伙伴互相合作,互相交流共同商讨,探究知识。从而达到了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从小学会与人交往的技能,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在这短短的教学时间中,既解决了问题,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思想。真正做到了教学结合了社会生活,教学气氛相当活跃,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被激发,被碰撞,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注意数学“生活化”

培养学生观察理解的能力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理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探索求证的能力。如前面所说的自行车轮胎的周长和路长的教学问题,一楼上三楼,上六楼问题,还有教学统计问题不仅注意创设情境,营造自学探究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思想。对于学生的这些问题,我适时引导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仔细观察,然后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己找到符合生活实际的理解方式。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好习惯,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把数学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大面积提高体素质,从而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的同时能更好地联系生活实际,更多地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法,掌握科学探索的过程,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地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理论去认识、发现、改变和创造世界,真正促使学生素质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陈志萍.季正蓓.情景创设.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任丛均.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