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构建构建动态生成课堂,展现语文魅力

更新时间:2024-03-21 点赞:31767 浏览:1449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已成为教师的共识。叶澜教授在她的“新基础教育”中指出:“教师要在思想上真正顾及学生多方面的成长,顾及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可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动态生成性的特征。”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资源,寻求应对策略,努力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潜能,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情境,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

一、开放教学过程,促使课堂的动态生成

布鲁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及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因为课堂教学不只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还是师生教学生涯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如在执教《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一文时,我根据学生反馈,发现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是很困难,上课时,我及时作出调整,把“字词教学”板块挪后,把“读通课文,理清脉络”板块舍去,抓住重点词“敲”,直奔重点板块,进行品读赏读的学习。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欣赏课文,品味课文,体会容国团夺冠的不容易,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

二、抓“意外”,促进教学生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时常会提出一些出乎意外的问题。教师若装聋作哑,则将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严词斥责,将泯灭学生智慧的火花;若敷衍搪塞,将使学生疑窦倍增,如坠云雾。最有效的办法是先了解“意外”背后的真相,而后因势利导,巧引妙导,把学生“脱轨”的思维引导到有价值的发现上来。在教学《猫》时,一位教师拿出小猫脚印,有位学生突然叫起来:“哇,这么难看,还像梅花?”这一超越预设与教学冲突的质疑引起了许多学生的议论,也让教师措手不及──原本教师是想借图来感受猫的可爱。于是教师稳了稳心神,反问学生:“你们觉得白纸上的脚印像梅花吗?”学生都说没梅花好看。此时教师抓住契机借势引导:“既然猫脚印不好看,有时还让人感到脏,为什么老舍爷爷说它像几朵小梅花?”就这样将一个与文本冲突的问题,缩小成为一个与文本密切关联的生成点,引导学生从文中去寻找答案。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镇定自若,遵循导引的规律,将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巧妙地融入教学过程,把这些稍纵即逝的“意外”转化成新的教学资源,这样既可以回避“啊,这么难看,还像梅花?”这个已经引起学生关注的问题,又让学生对猫的可爱有了充分感受,由衷地喜爱它,并感受到作者对猫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这是一种平衡后的突破,更是一种突破后的生成。

三、捕捉生动细节,促进课堂生成

布鲁姆说的“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就说明了课堂生成具有不可预测性。虽然课前我们可以对学情、学法作充分预测,但也无法穷尽课堂万千的变化。如教学《鸟的天堂》,课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在上课时,我发现学生把“不可计数”的“数”读成了第四声。仔细想来,学生的这种误读是有原因的。在《火烧赤壁》一文中,学生曾学到“不计其数”一词,那里的“数”读第四声,它的意思“数目”,整个词语的意思是“不能计算它的数目”。因此学生受定势的影响把“不可计数”的“数”也读成了第四声。可是“计数”的“数”第三声,意思是“计算”,而不是“数目”的意思。如果把文中的句子“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换个说法,应该是“枝干不计其数”,而不是“枝干的数目不计其数”。在教学中,我把学生的误读当作一种资源,注意引导学生区别“不可计数”和“不计其数”这两个词语,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还让学生试着将这句话中的“不可计数”替换成“不计其数”,让学生静心想一想要做怎样的改变,理解体会运用上的差别。在这里我抓住学生的误读,将字词的教学渗透在教学环节之中,与理解榕树的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榕树的特点和巴金运用语言的精到有了更深的体会。

四、发挥想象,拓展动态生成

语文课堂教学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不应当拘泥于预设的教学规程,可将教学流程在生成中即时“变奏”,研究的主题在生成中适度“更换”,预设的目标在生成中合理“升降”,环节的推进在生成中适时“增删”,从而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动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如:教学《草船借箭》时,学生提出:“草船借箭”的“借”字用得不恰当,“借”是经别人同意暂时使用的东西,用过以后要归还的,而诸葛亮是用计骗取了曹操的箭,更没有归还的意思,因此不能用“借”,用“骗”字更恰当。于是,教师抓住这“生成”的亮点,把预设的教案暂时搁起,组织学生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到底是用“借”好还是用“骗”好?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来辩论,最后达成共识:用“借”字是最好的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设置www.618jyw.com
。“借”更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曹操好像是自觉自愿把箭交给诸葛亮的,以后交战时东吴还要把箭还给曹军;用“借”字很风趣、幽默,讽刺了曹操的自以为是,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总之,新课程呼唤动态生成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细心呵护学生,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积极把握课堂智慧的闪光点、生长点和切入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与教师备课的预设性的关系,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语文课堂教学才可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县桃城中心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