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适航航空器适航技术全日制培养方式

更新时间:2024-02-11 点赞:4849 浏览:1323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针对新设立的航空器适航技术专业方向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经验和培养模式方面的不足,探索具有适航特色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机制。首先介绍了航空器适航技术专业方向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的、重要意义;接着对其特点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该方向培养体系构建和运行的初步探索经验,总结了可能适合于航空器适航技术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希望通过实践能为国内航空器适航技术领域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航空器适航技术;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1674-9324(2013)05-0186-04 一、引言
适航技术是保证民用航空器飞行安全和公共安全的技术手段。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民用航空器研制和使用活动的日趋活跃,大型飞机重大专项的启动以及人们对低空空域开放和通用航空器关注热度的迅速提升,国摘自:毕业论文评语www.618jyw.com
内对航空器适航相关技术的研究需求和人才需求日趋强烈。适航技术与管理在美国已有60多年历史,在我国却刚刚起步,科研水平和人才储备与需求不相适应。以美国为例,其从事适航审定的专业人员就有8000名多,而在我国不足200人,人才缺口相当大。鉴于对适航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近年来国内高校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设立了航空器适航技术专业/方向,探索该领域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从事航空器适航技术与管理相关的人才是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而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定位非常符合该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思路。因此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为代表的国内航空类高等院校开始尝试设置该领域本科生专业,储备相关人才,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则开始探索该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我们的目标就是从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理念和模式入手,对培养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和研讨,不断改进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完善培养体系,最终培养出符合国内行业需求的硕士研究生,使其成为航空器适航技术领域的领导和领军人才,为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大型飞机的研制、审定和运营输送人才。本文将就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机制方面的研究、探索经验进行总结。

二、意义与现状

纵观欧美发达国家在航空器适航技术领域的发展,我们看到,美国航空器适航技术与管理教育已有70多年历史,其他西欧不少国家在适航教育上也都有数十年发展。欧美人才培养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健全的培养体系和丰富的培养资源,人才培养多层次、多模式,而且重视航空器安全运用与航空科学/技术的交叉。以美国Embry Riddle Aeronautical University(ERAU)、Wichita State University(WSU)等大学为例,一般以航空安全、航空工程、航空科学等课程为基础,开设适航系列相关专业课程,如飞行安全、航空法规、试飞技术、载荷分析、复合材料结构等,重点突出航空安全理论和航空技术基础;在欧洲,以法国GEA、英国Cranfield University等为代表,它们的培养模式是以分模块课程培训为主,多侧重于短期培训,这对于适航领域人才储备雄厚的发达国家是非常适合的。我国适航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起步较晚,目前专业人才匮乏,短期培训难以解决技术薄弱、人才不足的难题,因此可摸索通过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来逐步解决上述难题,其培养模式必须符合中国国情,才能满足航空器适航领域对人才的需求。
开展航空器适航技术领域研究生教育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我校在航空器适航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和教育方面走在了前面,率先从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构建等方面进行探索,其他院目前也已开始起步。总的来看,必须更加深入研究和探索适合行业需求和国情的航空器适航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建立更加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培养体系,才能为业界输送更多的领军和领导人才。专业学位是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攻读两类。专业学位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我国从1996年开始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而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则是从2009年开始的,可以说相关的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实践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虽然《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中说明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作为两种不同的学位类型,只有培养规格的侧重而无层次的高低,其主要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各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鉴于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生源主要是来自于应届本科毕业生,与之前在职或半脱产的专业硕士拥有工作经验的情况有所不同。因此,在培养模式上应与以往的专业硕士区别对待。相比其他传统专业还可以借鉴同专业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经验,尚处探索阶段的航空器适航技术专业在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方面还有诸多迷茫之处。

三、培养特点

1.生源变化。与以往专业硕士相比,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生源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随之发生改变的将是培养模式。以往招收的专业硕士研究生都有一定工作经验,而全日制专业研究生主要是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往的专业硕士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和发展,对学习的评价着眼于专业学位学习是否促进了他们的工作;而以应届本科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毕业后还要去找工作,因此对他们而言更在意所学能否给他们的择业带来更多便利。并且他们不明确今后工作岗位的知识需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以往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不完全适用于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
2.培养目标有差异。由于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择业范畴有所不同,所以这两类研究生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①学术水平方面的要求不同。虽然对两者在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方面要求同等的学术水平,但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从强调知识探究和创新的角度出发,研究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创造学术价值并奠定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基础;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更强调学术价值转变为生产价值和社会价值,注重培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②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不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强调培养研究型科研后备人才,主要从事理论研究,成果侧重体现学术价值,强调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基础研究和知识创新的能力;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主要培养社会特定职业的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强调运用所学知识和所备技能,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开发的能力。③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不同。学术型研究生要培养科学研究的专业精神,养成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严谨缜密的科学家精神;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需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通过深入学习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培养实干家所具有的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要求在今后的岗位上能发挥先进、专业的职业精神,发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源于:大学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