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教学改革对机电一体化教学革新深思一般

更新时间:2024-04-06 点赞:29670 浏览:13416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这一现状,提出了以实践为导向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阐述了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思路和方法,对课程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体现了机电教学的特色。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教学改革 专业特色
中职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那么,中职院校要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就应当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根据企业岗位任职需求,深化教学改革。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要以转变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主题,把机电一体化专业办成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中职示范专业。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知识综合化、一体化显著加强,使得社会职业呈现综合化发展趋势,一些传统、单一的专业逐渐萎缩甚至消失。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冲破职业教育传统观念的束缚,采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宣传、沟通、交流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可操作性,转变决策层、管理层及执行层对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认识,建立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的教学改革新理念。

一、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为基础

中职院校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为基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突破应试教育情况下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逐步适应职业学校的学习和教学。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集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学科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机电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我们必须对现行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以满足制造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学改革,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优化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为重点,加强专业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职办学模式。

二、以掌握岗位工作中相应知识的应用方法、形式和条件为教学目标

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目标仅限于本课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而不是以岗位工作中相应知识的应用方法、形式和条件等为教学目标,这就造成各专业基础课之间以及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相互脱节,无法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无法形成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必须改革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形成新世纪所需要的、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的指导思想。

三、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应与企业要求一致

职业学校是为企业相应的工作岗位培养人才的,因此,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理应与企业要求一致,坚持以企业的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中心,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以校企双方交流融合、资源共享为前提,从教学策划、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评价到教学改革等方方面面都坚持使源于:毕业www.618jyw.com
教学内容符合职业能力需求,创建一套能够保证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职业技能形成的一体化教学新标准,使学生在校期间逐步具备企业员工所应具备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实操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场所是十分重要的,决定了教学的效果,所以要加强一体化教学设施的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融教室、实训、考核于一体,使专业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考核强化训练和考核评定等多种功能,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教师在专业教室上课可以边讲边练,使学生在模拟工厂的环境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对照实物学习构造原理,又可以进行实际动手训练。教学方法直观、灵活,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潜能,从而培养大量综合型人才,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果。
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实际情况是千变万化的,他们必须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和灵活应用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工作。因此,职业学校必须以企业要求为方向,把包括基础课在内的理论课和实践课整合为一个有机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整体,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理论对实践的作用,引导他们进行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方法的探索和总结,进行实践上升为理论的训练,从而提高在扎实理论基础上的灵活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张超,刘爱云,等.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改革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7(22).
李巧萍.生本教育理念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J].现代教育论丛,2002(5).
(作者单位:邢台技师学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