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品德品德教育滋润童年,优良品德伴随一生

更新时间:2024-02-19 点赞:6390 浏览:189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品德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塑造儿童心灵的活动。幼儿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基础阶段,适时适度的品德教育将为形成、发展、巩固幼儿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可塑性大,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摘自:毕业论文目录www.618jyw.com
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这—时期是激发幼儿积极的心理状态及幼儿形成正确思想情感和良好品德修养的关键。”
陶行知先生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儿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这说明德育教育在幼儿阶段极其重要。孔子曰:“少成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将终身受益。幼儿园一日生活及各个环节都蕴涵着德育因素,“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切实有效的品德教育呢?我主要通过以下五个途径来实施。

一、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打好基础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而“渗透”是实施幼儿园品德教育的主要特点。即品德教育是可以渗透在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渗透在幼儿与同伴及与成年人的各种交往关系之中。可以始终把品德教育贯彻在幼儿日常生活中,从而达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与个性、提升幼儿品格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结合各个生活环节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教育。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品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物,随时随地地进行引导,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产生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当有的孩子帮助别人穿衣服、系扣子,游戏时玩具或头饰主动让给别人,孩子偶尔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教师都应及时表扬鼓励,树立好的典型。对于那些抢别人东西、打架、骂人的孩子要引导、安抚,使其明白并积极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并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于潜移默化中净化孩子的心灵。这些典型的日常小事,是孩子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它的重要性和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

二、创设良好环境,渲染品德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正是在某种环境的变化中,潜移默化地铸造着自己的个性心理和品格,发展着社会性情感。我们应当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从创设良好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环境入手,达到全面提高幼儿的身心素质的目标。
教育环境中渗透品德教育内容,往往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而它对幼儿的作用及影响是巨大的。教师和儿童群体是学校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是学校教育环境的核心,教师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穿着打扮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儿童。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谈话、交往,被教师所影响,并模仿教师的做法,学习限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教师只有具有良好的素质,健康的情操和真、善、美的行为习惯,才能激发儿童良好的道德情感。同时,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儿童进行正面教育。在我园举办的“东方雄鸡图”——中国地图及“可爱的家乡、可爱的祖国”等展览活动中,幼儿共同收集、布置展览,并在老师真实的、健康的情绪的感染下,熟悉了可爱的家乡,熟悉了伟大的祖国,从而自然地激发起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真情实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建设家乡、振兴祖国的种子,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

三、在主题活动中深化品德教育,对幼儿的心灵产生影响

3—6岁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宠爱,从而养成很多不良习惯。教师应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使幼儿获得好的发展。我们设计、组织的活动,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从而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乐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必须从知识、智能及品德三方面去考虑。抓住各科特点,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有机渗透。2012年“三八”妇女节之际,我园组织了“我帮妈妈做点事”、“我爱妈妈画展”等一系列活动。幼儿通过说和做,亲身体验妈妈的辛苦与对自己的爱。这种爱的体验会对幼儿产生影响,从而引导他们去爱身边所有的人。2011年“十一”国庆节,我们结合亲子活动,设计了“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活动。通过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幼儿产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我园还坚持每周一升旗制度,着重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在游戏活动中巩固,逐步养成优良品德

游戏活动是幼儿最为喜爱的一种形式,也是培养孩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形式。许多游戏活动都是模拟社会环境、社会角色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懂得了真、善、美,也在解决问题或纠纷的过程中,揭示了正确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提高了道德认知水平。
例如幼儿玩桌面游戏时,容易因争抢玩具而产生纠纷。这时,教师要教育幼儿团结友爱,知道玩具是大家的,小朋友要在一起友好地玩,不独自占有。需要别人的玩具时,要征得他人的同意后才能拿,培养幼儿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让幼儿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幼儿学会观察、体验、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利用“移情”来引导幼儿,使其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力,有助于其人格的完善、良好行为品格的形成。在建构游戏时,幼儿之间需要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从而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事情完成,增进友谊。这对巩固、强化合作精神,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体育活动不仅使幼儿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培养他们机智勇敢、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不仅是顺利进行游戏、提高质量的保证,而且是在游戏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比如,在各类竞赛性体育游戏中,教育幼儿团结一致,激发上进心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品德;在以高跷、抛双球、跳绳、玩皮球等为主的小型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谅互让,不争抢活动器具,合作游戏;在“给解放军叔叔送水”的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遵守纪律,不怕苦不怕累、中国论文中心www.618jyw.com
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在游戏中幼儿不慎突然摔倒时;当活动场地受到干扰时;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时;当幼儿要钻过障碍物,走过独木桥,个别幼儿产生畏惧情绪时,老师都要及时而恰如其分地进行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活动中。教师要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到游戏教学中进行,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五、家园互动中发展,提高幼儿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家园互动,家园共育,才能使孩子健康地发展。在幼儿园,如我们班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活动,请家长走进课堂,与孩子共同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环保服装,组织“幼儿时装秀”表演;利用重阳节开展亲子活动,请孩子的爷爷奶奶来园参加亲子游戏。这种家长与幼儿的互动,使家园教育取得一致,提高了幼儿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我们还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家园联系册等,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德育教育要全面,品德教育也应渗透于幼儿家庭教育中,家庭对幼儿品德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家长如何在生活中贯彻德育原则,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呢?我们是这样要求的:首先,家长应为幼儿树立品德的榜样。当以身作则,在与孩子相处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用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修养去感染影响孩子。其次,激发幼儿爱的情感。家长要教育幼儿学会关心长辈,为他们分担忧愁,学会分享,为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后,培养幼儿勤劳,俭朴的品质。家长应鼓励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培养勤劳、俭朴的品质,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断提高幼儿生活的条理性、独立生活的能力。
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反复性的工作。它不仅有助于推动幼儿社会化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乃至终身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幼儿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世纪人才,才能使孩子在未来社会的竞争中更加自信从容。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