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价值取向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目前状况与构建

更新时间:2024-02-19 点赞:7946 浏览:2436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通过对首届全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说课比赛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认为高职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存在两极倾向,反映了当前高职院校课程价值取向的现状。正确认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属性与功能以及学生主体需要实现的现实可能性,对构建以社会服务价值取向为前提、体育技能学习与文化素养发展为条件、学生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为目的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职业实用性课程模式;学生主体需求
1004-4590(2012)06-0118-03
1前言
2011年7月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全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说课比赛(决赛),参赛的106名选手均是经过各地区选拔推荐,经过预赛产生的,他们来自于全国3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说课作为教学设计表达的一种方式,集中展现了说课者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选择和设计思路,而任何课程方案、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活动都反映了课程实施者所秉持的价值取向,因此本次说课比赛也能够全面解读出参源于:论文例文www.618jyw.com
赛选手对高职体育课程特定价值取向的认同,反映出各地主流的高职体育课程价值取向。通过对各参赛选手的说课文本和内容进行分析和阐释,正确认识现行高职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在对体育课程功能建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根据高职学生发展的需要和体育价值实现的现实可能,建构有利于高职体育课程健康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这对于正处于高速发展中的高职体育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职体育课程的实然状态:价值取向的两极倾向

2.1高职公共体育的竞技性和生物性价值取向

根据所有说课选手的说课讲稿,对其教学内容进行了分类统计,并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计等进行了分析。其中有42.5%的选手选择了竞技类的教学内容,并且这些选手的教学过程设计也都是围绕这些项目的技能学习展开教学的,对内容的选择也没有特别的专业或职业指向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高职公共体育课程在教学内容体系上的竞技化倾向。为了实现“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目标,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以竞技项目为主要内容的选项课和选修课。
注:竞技类包括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游泳、乓乓球、羽毛球、网球等现代竞技项目;休闲类包括轮滑、体育舞蹈、跆拳道、民间体育等休闲项目;健身类包括健美操、瑜伽与形体、太极拳、拓展运动、定向运动、身体训练等身体锻炼项目;职业使用类包括各种职业实用性和职业专门性体育课程内容。
说课选手中有31.1%的选手选择了健身类的内容,这也反映出当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对学生身体锻炼的重视。无可否认,随着“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实施,各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利用体育课程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这也使体育课程的生物性价值取向得到进一步彰显。
大多数说课选手的说课内容和教学设计表明,当前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在高职性方面并没有为所有教师所关注,他们或者学科本位,过分强调运动技能的学习和体育知识与技能结构的完善,或者过分凸显学生个体的身心素质发展,并没有因为自身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课程体系的一个部分而形成特有的体育课程目标和价值定位。

2.2高职公共体育的工具性和功利性价值取向

本次说课比赛有20.7%的选手突破了传统的以具体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设计课堂教学的模式,他们奉行工具主义的思维,突出体育课程在专门性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价值。其中不乏一些有代表性的以专业就业为导向的设计案例,一些选手根据所从教的专业就业岗位从职关键体能素质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或者把学生根据专业特点进行分类,按照职业实用体育模块设计体育课程,更有选手直接按照职业技能发展的需要选择课程内容和设计教学,从专业需要设计体育课程目标,使体育课程成为专业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本次比赛中尽管只有22名选手按照职业实用性课程模式和内容结构设计的课堂教学,但也是本次说课比赛在体育课程设计上的一个重要亮点,阐释出高职公共体育工具性和功利性价值取向。
3高职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建构:高职体育课程的功能、学生的需要与现实的可能
高职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建构必须准确把握三个基本问题,即高职体育课程应该具有什么价值、高职体育课程应该代表谁的价值和高职体育课程的价值能否实现。

3.1高职体育课程的属性与功能是建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客观前提

高职体育课程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这些教育功能是由高职体育自身的性质和属性决定的,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公共性,这也是高职体育课程的本质定位,反映了高职体育所有专业学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因为公共性而具有了价值的普适性,也是因为价值的普适性而确立为公共性,具有“超专业”的功能,具有在全面育人和育全面人中的特有价值。反观当前高职体育课程研究与实践中所出现的“高职体育为专业教学服务”[1]等观念,实则是对高职体育课程功能的弱化,进而使体育课程成为其它专业课程的附庸,围着其它课程转,以至最终失去自我,失去自身应有的定位。第二是健身性,这既是体育本质功能的反映,也使高职体育课程在对学生的发展促进价值中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体育的技能学习、体育情感的培养,都是出于体育健身功能长远意义的追求。第三是文化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了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确立了体育课程的课程本性,必须关注课程本身的文化意义,凸显出其文化内涵与文化魅力,同时,必须把运动文化的传承作为自身的应尽之责,并进一步发掘体育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教育价值。第四是高职体育课程的职业适应性。任何学校的课程设置,都是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因此所有课程也必然具有符合特殊人才发展需要的功能特性。高职体育的职业适应性作为高职体育定位特殊性的体现,必然具有为未来职业人对体育文化素养、体育身心素质以及体育情感态度发展和提高的专门性功能。高职体育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是技能迁移关系,丰富的体育技能储备,对于提高职业人的专业技术学习能力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二是身心补偿关系,通过体育活动,使身体活动的不足得到补偿,沉重的心理负担得到消解;三是职业康复关系,也就是通过体育预防职业性疾患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而这些也是体育课程价值普适性的体现,因此在认识高职体育课程的职业适应性特点时,不能脱离体育课程公共性的基本定位。

3.2对高职学生需要的深入解读是建构高职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主体因素

体育课程的价值首先反映的是体育课程与学生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具有一定功能和属性的体育课程这一价值客体是否能够满足作为价值主体的学生的需要。因此,建构高职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就不能不分析作为高职体育教育主体的学生的需要。
高职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健全的身心素质、全面的人文素养(包括体育文化素养)和全面的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对包括体育课程在内的高职教育课程的内在需要。
健康是人的第一需要,按照现代三维健康观,健康不仅包括身体的健全与完善,还包括健全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高职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身心健康,不仅对于在校期间以充沛的精力、积极向上的态度完成高职教育课程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走向社会后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学生的健康关怀是确定高职体育课程目标的当然选择,但当健康的课程价值被无限放大或其概念被片面理解时,也就难免与学生的需要产生偏离。近年来,无论是阳光体育运动,还是“学生健康体质测试”,都在严格的制度约束下左右着各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虽然外在地影响了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但其导向作用也同时使课程实施者含混了体育课程的性质,体育课变成了身体锻炼课,运动素质锻炼等同了健康教育,身体能力成为考量学生体育学业成就的唯一标准,高职体育课程失去了实际的课程意义。
掌握作为一个未来的生产者或社会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是课程起始的初衷。高职体育课程作为高职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形成全面的体育文化素养,无论从学生在校期间的科学锻炼,还是在终身体育理念下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对于高职学生都是基本的发展需要,因此也应该是高职体育课程当然的价值追求,也只有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借助体育课程内容这个载体,才能够创生出更全面的体育课程教育价值。当然,在突出体育课程技能教学意义的同时,又必须明确作为课程的身体活动技能和作为训练的竞技运动技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学生对于体育技能的学习,既是目的,又是促进自身发展的手段,只有当目的与手段二者取得统一的状态下,体育技能的学习功能才能够成为高职体育课程价值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前,“以就业为导向、按岗位设专项、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设计体育课程”[2]成为高职体育理论研究的热门,也以一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实践加以推广。通过体育课程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综合素养,符合学生的社会发展需要。但一旦把专业技能或者特殊职业的身体要求作为体育课程的基本价值追求,体育课程的公共性性质就被完全颠覆了。这样的思路过于强调体育课程的社会服务功能,把学生作为工具来训练,实质是背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试图一厢情愿地从就业生存的视角设计体育课程,实际是压缩了学生的社会适应空间,制约了当今社会人才流动频繁的背景下学生通识性发展需要。鉴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使学生掌握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上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这不应该是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全部,促进人之和谐发展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也是高职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当然选择。高职体育课程不应成为训练适应社会的工具的课程,应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致力于通过体育课程完善学生的身心素质,使学生拥有健康而幸福的生活,并通过持续不断的体育生活,更广泛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
3.3高职体育课程的功能转化为学生需要的现实可能性是建构高职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重要条件要素
高职体育课程的教育功能,要真正成为学生现在和未来可实现的教育价值,还需要依赖于体育课程实践,取决于高职体育课程实施过程的现实可能性。无可否认,当前高职体育改革中所提出的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突出高职特点的 “应在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时,针对学生专业特点,有效培养学生顺利从业所需的职业体能,将高职体育教育与学生专业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改革体育教学体系,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服务”[3]等价值取向都是从高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具有其理论合理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则是国家对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中健身价值的强调,这些价值取向都从不同的侧面影响和规范着学校的体育课程实施的各个方面。但从价值实现的角度来看,高职体育课程规定的108个学时熟练掌握两项运动技能谈何容易;而按专业设置体育课程,实现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服务的价值,实在是体育课程不可承受之重。
4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应然走向:寻求体育课程多样价值的现实融合
高职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作为课程的灵魂或核心,对高职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起着引领作用,因此,高职体育的改革,首先需要对现有的课程价值取向本身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同时需要对现有的课程价值取向的优点与长处也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以保证所建构的新的体育价值价值取向为课程实施者所理解和接受,具有实践可操作性。
现行高职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中的两极倾向,是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中对高职体育“高职性”的论争中形成的,在一定意义上也代表了在高职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步伐上的分化。竞技性和生物性价值取向的持有者都坚守着体育课程原始的教育理念,反映了他们对体育课程传统价值取向的认同,缺乏改变现状的动力;抑或他们虽然认识到体育课程的实施已经跟不上高职教育发展的步伐,但又找不到发展的出路。工具性和功利性价值取向的持有者对高职体育课程的特殊性有深刻的认识,试图直接从职业需求出发改变高职体育课程“高职性”彰显不足的现状,并从社会本位课程价值取向中找到他们的理论依据。作为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先行者,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在高职体育领域起到了良好的榜样和示范作用,他们对高职体育社会服务价值取向的推崇以及在课程实施中这种取向引领下的实践探索,都为我们对高职体育课程新的价值取向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由于对高职体育课程属性的不同认识、体育课程主体对自身需要的不同理解以及现实条件的不同所造成的体育课程价值冲突,既要在认识上看到高职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之间存在的互补性,也要在实践中做到多种体育课程价值的最佳结合,即用整合的方法解决体育课程价值冲突。高职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每一种价值取向都有其理论的合理性和具体的实践意义,也都在发展过程中显现出其各自的缺陷和不足。高职体育在改革和发展中就不能非此即彼地选择某一种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而应该在反思自身不足的基础上,吸收不同课程理念的优点和长处,以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对体育课程的要求。高职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过程,必然是一个多方价值取向不断满足的过程,同时也是在平衡不同价值取向中,从冲突走向融合的应然过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高职性”是体育课程实施中必须依据的价值特性,新构建的高职体育价值取向就必须在满足社会服务价值为主导的前提下,追求各方面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从各种价值取向的冲突到融合,形成新的平衡发展价值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目的性的,社会服务的价值取向是前提性的,体育技能的学习、体育文化素养的发展则是条件性的,三者之间构成一个合理的、整体的、以目的性价值取向为中心的高职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结构。
高职体育课程这种应然的价值取向,既体现了高职体育的特点和功能,也符合高职学生未来生存、生活和发展在体育知识技能、身心健康、体育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素质需求。同时,作为快速成长中的高职体育,通过对原来各自所持有的课程价值的扬弃和发展而建构起的新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更具有实践的引导价值,从而使高职体育课程的功能转化为学生需要更具有现实可能性,引领年轻的高职体育课程走上规范化和健康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张相林.试析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实用性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6(3).
[2]蒋歌声,翁惠根.“课(校)内外一体化”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源于: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设[J].浙江体育科学,2006(10).
[3]胡振浩.高职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