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同伴《聋校低年级学生同伴交往影响因素调查及改善对策》情报综述大专

更新时间:2024-01-22 点赞:7248 浏览:16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主要研究内容

1.了解不同语言教学环境下,聋生的同伴交往状况;

2.了解聋生同伴交往过程中,相貌、智力水平、学业成绩、语言发展、个性等因素对其交往的影响,从而归纳总结出影响低年级听障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3.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听障儿童同伴交往的特点、规律及其与健听儿童的差距;

4.为当前聋校德育教育中人际交往教育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建议;

5.寻找低年级聋生的同伴交往行为的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利用多种资源促进低年级聋生的同伴交往能力,以期让低年级聋生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善于与人相处,乐于帮助别人,乐于与同龄人分享自己的喜好,形成他们初步的是非、美丑、善恶等观念,从而进一步帮助聋生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

二、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同伴交往

同伴交往指相同年龄或相似年龄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儿童之间的互动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儿童与同伴之间形成同伴关系。

2.同伴关系

研究者们大多将同伴关系分为友谊和同伴群体(团体)关系。其中友谊主要指儿源于:论文 范文www.618jyw.com
童间一对一的关系,而同伴群体(团体)指一些在年龄、身体、社会地位等方面极为接近的儿童所组成的群体。同伴之间的友谊关系和群体(团体)也是本项目对聋生同伴交往研究中主要关注的两种关系。

3.本研究所指的同伴交往

本研究所指的同伴交往,首先从交往主体来看,主要是指就读于聋校的低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在6~12岁之间;其次从交往范围来看,主要是在学校情境中的同年龄段同伴之间、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交往内容。
由于聋生自身的生理特点,他们的交往模式与一般孩子有很大的不同,但他们在与同伴交往方面到底具有哪些特点,并存在着哪些困惑,却常常被教师或家长忽视。因此,本课题正是基于了解并帮助聋生在同伴交往方面解决问题的出发点,试图通过科学的分析手段,深入详细地了解低年级聋生同伴交往的方式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影响聋生正常交往的优劣因素,为下一步的干预举措做好准备。

三、情报综述

同伴关系在儿童的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国外从20世纪30~40年始开展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对同伴关系系统深入地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国外关于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

关于儿童同伴关系的早期研究与人们的儿童观紧密相连。在欧洲中世纪时期,人们没有意识到儿童与成人有不同的思想过程,儿童实际上被看作小大人。因此,人们并没有对儿童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积极的研究。直到19世纪对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的研究才引起人们的兴趣。人们认识到,儿童在社会和遗传上的大部分缺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救治。其中一个典型的实例是对一个名叫艾沃瑞的野孩儿进行的教育。20世纪30~40年代,有关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在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成果上都有较大进步。研究者考察了婴儿间的互动、社会参与、群体动力等;皮亚杰(Piaget.1932)在他的早期著述中论述了同伴关系在社会能力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正是产生于同伴关系中的合作与感情共鸣使儿童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他指出,非常年幼的儿童是自我中心的,既不愿也不能意识到同伴的观点、意图、感情。然而随着游戏的开始,在平等互惠同伴关系建立的同时,体验冲突、谈判或协商的机会亦随之出现。这种冲突和协商不论是指向物体还是不同的社会观点,在引发折衷主义和平等互惠的观念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和同伴的交往使儿童认识到积极的、富有成效的社会交往是通过与同伴的合作而获得的。皮亚杰特别强调了同伴间的讨论和争论是道德判断能力发展所必需的。帕登(M. B. Parten,1932)从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交往角度把儿童的游戏分为5种:游戏的旁观者、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这5种游戏随儿童年龄的增长按顺序发展。关于同伴关系的社会支持功能,沙利文(Sullivan,1953)提出友谊的功能是互相证实或互享兴趣、希冀和分担恐惧,肯定自我价值,提供爱和亲密袒露的机会。
二战爆发后,研究者基本上停止了对儿童同伴关系和同伴交往研究,基本致力于与战争有关的工作。二战后的冷战时期,研究者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儿童的学业和智力方面,对儿童的同伴关系的关注较少。对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从停滞到迅猛发展的转折点是1970年《卡氏儿童心理学手册》的出版。在《卡氏儿童心理学手册》的第二卷,哈吐普(Hartup)提醒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儿童的同伴关系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但有关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资料极为缺乏。他还强烈呼吁,研究者要进一步探讨同伴群体影响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途径。20世纪70年代以后,儿童同伴关系及社会性发展研究迅猛崛起并蓬勃发展起来。
1.关于同伴交往意义的研究。同伴关系不良不仅会影响儿童当时的发展,还会影响儿童后期的社会适应(Parker,1987;Shaffer,1994;Coie,1990;Hartup,1992);该方面的研究发现,儿童早期的同伴关系与其后来对学校的适应相联系,如儿童的同伴关系不良与辍学、较差的学习成绩等相联系。还有研究发现,儿童早期的同伴关系与以后的心理健康问题相联系,如童年期的心理健康异常、成年后的心理障碍、、酗酒、犯罪等等(ladd & asher,1985)。Zick Rub in、Beatrice Whiting和利西娜等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同伴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指出儿童同伴交往与父母、同胞交往不可替代,与相同、不同发展水平同伴的交往对儿童的发展各有利弊二者兼备则最为理想。研究(Zick Rubin)发现有些儿童的同伴交往活动对其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如对同伴过分依赖,有限的同伴交往会限制儿童的活动范围,亲密的友谊关系也能造成不安全感、怨恨和嫉妒,同伴关系的变化有时会产生失望和痛苦(苗雪红,2002)。2.关于同伴交往特点的研究。分别从交往的年龄特点(利西娜)、性别特点(T.A.列宾娜)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学前期是同伴关系扩张的时期,特别是学前儿童教育机构中同伴关系成为继家庭之后的第二大社会系统。关于性别特点的研究表明①通过与朋友的互动作用不断延伸和扩大着友谊网,从而形成男孩的友谊广泛。而女孩友谊网的作用相对较弱,女孩的友谊较为集中,常常以二元的形态出现。她们更愿意与最好的朋友在一起,不大愿意处在三者或三者以上的团体中。而正是由于女孩友谊的二元化使她们注重保持关系,与朋友冲突时,更可能从关系角度去判断不良行为更可能采取理性的行为,而男孩则相反。列宾娜指出儿童交往中的性别分离模式源于人类性别文化在个体早期就产生着很大的影响,要消除这一模式需要儿童园、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
3.关于同伴交往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发现,儿童的行为特点(Lee,1973;Schaffer,1977)、认知能力(Rubin & Maioni,1975)、教师对儿童的态度(Miller & Gentry,1980)、家庭(Parke & Ladd,1992;Rubin,1994)、情景因素等都会影响儿童的同伴交往。尽管情景因素最不稳定且较为复杂,但相关研究也反映了一些特点②儿童在拥挤的空间内更多地表现攻击及竞争行为(Aiello,Nicosia & Thomp2son,1979);适量的玩具会导致儿童与同伴游戏的增加(Vandell,Willson & Buchanan,1980);玩具的性质及其它环境条件也影响儿童的交往,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多见于绘画、图书角及其他较为安静的环境中。布娃娃区则多为角色游戏和合作游戏(Rubin,1977),户外活动中则多为消耗大量体能的大肌肉活动且有较多的合作游戏(Hartu,1983)。
4.关于儿童同伴交往中攻击行为(或侵犯)的研究。由于攻击行为是儿童同伴交往中较为常见的行为,因此关于攻击行为的研究也较多。劳伦茨提出有情感性攻击与工具性攻击之分;哈特普(hart2up)提出有敌意性攻击与攻击性攻击之分。道奇(dodge)等人提出反应性攻击与主动性攻击。研究者从各种纬度来对攻击进行了分类和解释。劳伦茨从习性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攻击是人类和动物的一种本能,人和动物攻击的趋力来自内部,和外界刺激无关。随着个体攻击的能量的不断积累,必须借助于攻击行为或暴力活动才得以周期性地释放;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攻击是一种习得的社会行为;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强调社会认知在攻击行为中的作用。攻击行为的缘起、形式和发生频率随儿童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儿童从学前期到青少年期,攻击性是相对稳定的。但攻击行为有性别差异:男性普遍比女性更具有攻击性(Cummings,Iannotti,&Zahn2Waxler,1989;Hyde,1986);男孩多为身体攻击,女孩多为言语攻击;小学高年级以后,男孩的攻击行为多指向同性,身体攻击的意图更加明显;女孩的攻击行为多为言语攻击,基本上都是指向其他女孩;男孩之间的攻击行为要比女孩之间或异性之间的攻击行为多得多摘自:毕业论文标准格式www.618jyw.com
。影响儿童攻击行为发展的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文化、家庭、媒体)等等。总之,儿童的攻击行为并非由单一因素构成,而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
5.关于同伴交往困难及交往过程中问题行为的矫治。心理学家主要从认知角度(解决人际问题的认知技能训练)、行为角度(榜样策略、行为塑造)、情感角度(移情训练)进行训练及教育干预③。研究表明,最好的治疗同伴关系困难的方法是将这些方法结合起来。从总体来看,国外研究主要从两个维度来进行:一是动态维度,主要考察儿童的行为互动,如同伴间的攻击、利他行为,另一是静态维度,着重关注友伴间的关系状态,如同伴接纳、友谊和孤独等,目前研究的新视角主要从性别差异、情感、发展性和跨文化等角度入手。

(二)我国关于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

国内关于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的兴起一方面受国外相关研究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自20世纪70年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独生子女群体的出现,使得对同伴关系的研究成为众多学科研究的热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研究人员首先对国外有关儿童交往研究的介绍,然后在了解和借鉴国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儿童的同伴交往进行本土研究。这一时期,儿童同伴关系和同伴交往的相关研究既大量散见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当中,也有对儿童的交往及能力进行教育干预的研究。例如,叶玉华(1986)介绍了国外关于国外儿童交往积极性的一些实证研究,章炎(1989)介绍了儿童交往技能和行为方式思维培养,潘杰(1989)介绍了儿童男女交往的特点,郑建成(1990)考察了儿童园大班儿童的社会交往,庞丽娟(1991)对被拒绝和被忽视儿童的社会交往进行干预研究,王国祺(1988)探讨了儿童侵犯行为的矫正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徐晓华(1989)探讨了儿童退缩行为的矫正。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主要侧重于对儿童同伴交往问题的探讨及交往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近几年来④,有关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探讨同伴交往的互动关系,其研究趋向于探讨社会系统的文化和区域价值观为背景的、学校或课堂中的角色与个体特性的交互作用。
1.关于同伴交往的意义:研究表明,同伴交往可以促进儿童认知水平的提高(符明弘等1992),有助于儿童社会化(朱玉红1996),有助于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培养(张文新1999),同伴交往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同伴关系良好则亲社会行为较多(李丹2000)。
2.关于同伴交往特点:年龄方面,儿童交往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由不稳定逐渐趋向稳定,大班儿童交往有了一定的稳定性(王小英,1994;杨丽珠,1994)。在儿童交往能力发展过程中,小班到中班时期出现了一个加速期,中班与大班儿童交往水平相差无几(王小英,1994;王馥诤,1988)。采用自然观察法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中发现:在全部攻击性事件中工具性攻击比例略高于敌意性攻击,小班儿童的工具性攻击极显著地高于敌意性攻击,中班儿童的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行为次数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大班儿童的敌意性攻击次数极显著地高于工具性攻击次数。性别方面,王小英(1994)研究发现:3~6岁儿童同往多于异往,在3~4岁组二者差异很小,在4~5岁组男孩与同往几乎是与异往的两倍,而女孩则无此明显的差异,男孩交往对象极广,5~6岁组儿童与前两组相比发生了逆转现象,女孩与同往的次数几乎是与异往次数的两倍。而男孩则无此明显差异,女孩交往水平高于男孩,女孩的合作游戏明显多于男孩,男孩对同伴做出的消极反应明显多于女孩,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受到拒绝(颜希毅,2000)。3.关于交往方式:王小英(1994)研究发现:3~6岁儿童总体上以言语交往为主,3~4岁儿童言语交往占58%,身体接触占20%,4~5岁儿童言语交往占72%,5~6岁儿童言语交往有所下降。
4.关于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儿童的基本行为特征、儿童的性格、体形、情绪情感特征、交往的积极主动性、社交技能与策略、空间距离(如家庭住址的接近、班级座位的接近)(庞丽娟,1991;王振宇等,1992;束从敏,1997;李德显,2001)、教师因素(束从敏,1997)、家庭因素(父母受教育程度、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心理气氛、父母交往方式等)、情景因素(朱家雄1996)等都对儿童的同伴交往产生影响。曹安(2000)研究发现:由父母独自抚养儿童的三口之家的居住环境最有利于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由老人或其他人抚养的儿童社交水平较低,父母有无工作对儿童社交水平无显著影响,影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交往的质而非交往的量。朱家雄(1996)对不同社会密度的活动室中儿童行为的对比研究表明,在社会密度高的活动室内,儿童干扰同伴活动的行为较多,较少出现合作行为,儿童与同伴身体接触较多。
从目前我国关于儿童同伴交往的研究状况来看,主要侧重于对儿童现实交往问题的探讨,教育对策的思考及交往技能和良好交往行为的培养。

(三)国内外有关聋生同伴关系的研究

国外关于聋生的同伴交往研究大多是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之下进行的。其中多数研究都探讨了聋生在融合环境中同伴交往所受到的限制。比如,有研究发现,在融合学校中,正常学生往往都会处于亲社会的目的而和聋生成为朋友,聋生也往往会感觉自己被忽视了(Nunes等,2001)。也有研究发现聋生由于无法和听力正常的同伴进行足够的交往,因而他们更愿意回到特殊学校去(Musselman,1996)。此外,不少研究都发现,在融合环境中,虽然聋生有着和听力正常儿童交往的机会,他们还是更愿意选择存在听力障碍的学生进行交往(比如Lederberg等,1986;Rodriguez 等,1996)。
国内针对聋生的同伴交往研究不多。对幼儿(王永华,1998)和大学生(李强,2004)的研究都发现聋人的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都存在一定的障碍。此外,马珍珍(2006,2008)针对聋校初中生的同伴交往进行了研究,发现了聋校初中生表现出对听障人群体、对家庭和学校的较大依赖性,稚嫩的交友观念和浅层次交往行为之间形成互动。此外,他们的友谊质量和主观交往感受都比正常人群要差。马珍珍(2006)还对影响聋生同伴交往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成绩、外貌、性格、归因风格等因素都对聋生的同伴交往有影响。
总之,国内外的研究大多发现,由于存在语言的障碍,不论是在特殊学校还是融合学校中,聋生的同伴交往水平相比健全人而言都有着一定的差异。

(四)关于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的方法

在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中,有学者(Pepler等,1998)总结出了四类方法,分别是儿童自我报告法,同伴互评法,成人报告法和观察法。其中,同伴互评法较为常用,而同伴提名法就是同伴互评法的一种,其基本实施方法是,让被试根据某种心理品质或行为特征的描述,从同伴团体中找出最符合这些描述特征的人来。比如以“喜欢”和“不喜欢”作为标准,让儿童说出班上他/她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三个同学,然后对结果进行处理并做出解释。这种方法起先运用于针对青少年的研究,后来经过一定的改进以后也被运用到了幼儿的同伴交往研究。同伴提名法主要可以达到以下研究目的(庞丽娟,1994):其一,了解儿童同伴群体的整体人际交往状况和结构;其二,了解儿童同伴群体中每一个个体的人际关系状况及其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其

三、根据提名结果将儿童划分为不同的社交类型。

但是,由于同伴交往的复杂多变性,同伴提名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有学者(Hanish等,2007)认为同伴提名法在研究个体的社会关系地位或者成对关系(dyad)时比较理想,然而,一旦从上升到诸如三阶(triad)、四阶(tetrads)、小团体(clique)等更高阶的关系网络时,同伴提名法则不是十分适合。此时,使用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的方法则可以对这些更高阶的同伴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并可以进一步分辨出在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以及处于边缘地位的儿童。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于以群体为单位的分析更为适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针对复杂网络进行快速的计算和分析成为了可能,社会网络分析法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使用来研究同伴交往(比如Harnish等,2007,2008;Espelage等,2007;Rodkin等,2007,等等)。
纵观国内外文献,似乎没有专门涉足于聋校学生在手语和口语的不同教学环境下的同伴交往的研究。此外,社会网络关系的研究方法虽然在正常儿童的同伴交往中已经有一定的应用,但是还没有利用这种方法对聋生的同伴交往进行的研究。
【注释】
①赵海钧、冯维. 西方儿童童伴研究的新视角[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5):4-7.
②VastaR、HaithMM、Miller SA. Child Psychology:The Modern Science [M]. New York:Jhon Wiley &Sons,Inc,199

5. 612.

③王争艳. 促进被拒绝和被忽视儿童摘自:硕士论文答辩技巧www.618jyw.com
的同伴交往的三种训练法[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6-11.
④王朝霞. 关于儿童、青少年同伴关系研究的进展[J].阴山学刊,2002,(3):82.
【参考文献】
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申继亮 等.《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浙江教育出版社.[3]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万晶晶、周宗奎. 国外儿童同伴关系研究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
[5] 石伟、张进辅. 国外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对行为倾向影响的研究,《心理学动态》,1999,1.
[6] 赵海钧、冯维、赵丹霞. 西方儿童同伴研究的新视角,《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5.
[7] 邹泓. 社会技能训练与儿童同伴关系,《心理学》,1996,2.
[8] 邹泓、林崇德. 青少年交往目标与同伴关系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2.
[9] 叶子、庞丽娟. 论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相互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4.
[10] 王争艳、王晶生、陈会昌. 促进被拒绝和被忽视幼儿的同伴交往的三种训练法,《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
[11] 王美芳、陈会昌,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排斥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3.
[12] 青少年同伴关系网络结构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2.
[13] 郑宇、方晓义. 青少年吸烟行为中同伴团体界定方法的发展,《心理学动态》,2000,1.
[14] 刘志军. 中学生道德判断推理水平、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心理学》,2001,11.
[15] 陈会昌 等. 青少年对家庭影响和同伴群体影响的接受性,《心理学》,1998,8.
[16] 吴放、邹泓. 幼儿与成人依恋关系的特质和同伴交往能力的联系,《心理学》,1996,1.
[17] 方晓义. 青少年最亲密同性友伴的相似性,《心理学报》,1997,3.
[18] 陈建文、黄希庭. 友谊关系与人格适应,《心理学动态》,2000,3.
[19] 李淑湘、陈会昌 等. 6~15岁儿童对友谊特性的认知发展,《心理学报》,1997,1.
[20] 邹泓. 同伴接纳、友谊与学校适应的研究,1997,3.
[21] 高琨、邹泓. 处境不利儿童的友谊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3.
[22] 俞国良 等. 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心理学报》,2000,1.
[23] 容卉. 影响聋童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的因素,《心理学动态》,1996,3.
[24] 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社交和认知类型发展的研究——中美跨文化比较,《心理学》,1995,5.
[25] . 榜样影响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心理学》,1995,5.
[26] 杨渝川、郑淑杰、郑日昌 等. 儿童对所属同伴团体的选择和适应,2002,2.
[27] 朱冽烈. 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行为及同伴关系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1999,3.
[28] 邹泓. 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同伴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1.
[29] 王朝霞. 关于儿童、青少年同伴关系研究的进展,《阴山学刊》,2002,3.
[30] 候爱民. 国内儿摘自:硕士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童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滨州师专学报》,2002,3.
[31] 陈欣银、李伯黎. 中国儿童的亲子关系、社会行为及同伴接受性的研究,《心理学报》,1995,8.
[32] 廖红、张素艳. 儿童友谊质量研究,《心理学》,2002,8.
[33] 程利国、高翔. 影响小学生同伴接纳因素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2.
[34] 辛自强、孙汉银. 青少年社会行为对同伴关系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4.
[35] 杨渝川、郑淑杰. 同伴团体对儿童青少年学业成就和社会功能关系的影响,《心理学探新》,2003,2.
[36] 于海琴、周宗奎. 儿童的两种亲密关系:亲子依恋与友谊,《心理科学》,2004,1.
[37] 李燕燕、徐轶丽. 同伴指导研究综述,《社会心理科学》,2003,1.
[38] 杨霞. 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综述,《中北大学学报》,2005,5.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一聋哑学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