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放飞打开想象翅膀,放飞思维空间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21252 浏览:9458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种种途径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融汇起来,从而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充分利用文本,模仿想象

文本是学生学习的典范。低年级课文词句优美,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如“裹着外衣”的春笋,“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的梅花……作者赋予自然界以万物人的灵性,无不闪亮鲜活,富有生命力,而且童趣盎然。《雨点》一文,语言生动,句式整齐,因地点的不同,雨点的形态也各不相同。当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之后,启发学生:“雨点还会落在哪里?会在那里干什么?”因有文本的带动,学生泉思涌流,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表达十分精彩:“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荷叶上打滚。”“雨点落在树叶上,在树叶上歌唱。”……从而将课堂教学推向,也使课堂充满新鲜而浓厚的情趣。模仿想象是创新的起点。这不,一个个小艺术家脱颖而出。

二、联系生活经验,迁移想象

文本来源于生活,提取于生活,是生活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将文本中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沟通起来,通过想象,打开学生的生活仓库,与生活经验、生活感受相联系,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的感受将变得更加亲切自然、触手可摸。
如教学《陈毅探母》一文,“一进家门,陈毅就……细心地询问病情。”关于母亲生病的情况,陈毅会问哪些问题呢?学生有些漠然。教师趁机启发引导:“你生病了,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由己及彼,大胆想象,积极发言:“哪儿不舒服?”“是不是累着了?”“吃药了吗?”“吃过哪些药了?”……学生不由得感叹:陈毅真细心呀!陈毅真爱他的母亲呀!学生对陈毅这一人物形象有了具体而又深刻的印象。这不正是文本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吗?

三、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想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能形成立体教学氛围,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获取情感体验。因此,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创设学习情境的最优途径。
在教学《放小鸟》一文时,我播放了小鸟与鸟妈妈相见时动人的一幕:简洁的画面,鲜艳的色彩,鸟妈妈不停地扇动着翅膀,小鸟与鸟妈妈焦急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一切都引起了学生无尽的遐想。
这时,我稍加提醒:“小鸟会说些什么呢?鸟妈妈又会说些什么呢?”
“妈妈,快带我回家吧。”
“孩子,妈妈不会离开你的,妈妈一定想办法把你救出来。”
多么真挚的话语!学生的想象力一旦展开,就会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形成关心生命及向往美好的心境,这就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

四、打破原有状态,补白想象

在《这儿真好》一文中,小熊辛苦种树,“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漫山遍野绿叶成阴”,是理解题眼的一把金钥匙,也是课文的难点之所在。虽然只有八个字,但是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潜台词,隐藏着更深广的内容。在出示一大片树林之后,我这样引导学生:“让我们一起走进绿岛,漫步在绿荫丛中,闭上小眼睛,你会发现什么?”
“我发现了一片绿草地,上面开满了鲜花。”
“我发现了几棵果树,上面结了许多红果子。”
“我发现了一条清澈的小河。”
……
拨开轻纱似的绿荫,露出了绿岛的真面目。真是山清水秀,一片锦绣。不由得叫人拍案叫绝,感叹这儿真好!不但轻轻松松解决了课文的难题,而且形成了无穷的意味、幽远的意境。

五、拓展课堂内外,延伸想象

课堂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实在太小了。陶行知先生要学校的围墙与社会的隔阂。我们也要打破语文课堂教学的局限,将学生由课堂引向课外。
在《放小鸟》一文中,小鸟“拍拍翅膀”“然后就跟着妈妈飞走了”。回到大自然中,小鸟会干些什么呢?通过延伸想象,学生觉得小鸟会做有益于人类的好事,从中知道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由此可见,文本的拓展延伸想象,不仅能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学生非认知能力(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为儿童提供了无数开展想象的语言情境,存在着众多的机会可以进行想象力的训练。实践证明:合理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不但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眼界,而且会让思维具有明显的开放性。
创新的种子,往往孕育在一个人的孩提时代。让我们激发和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在孩子们的心田里播撒创新的种子源于:科技论文www.618jyw.com
,落实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推进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