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工作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中团体社会工作运用学术

更新时间:2024-03-27 点赞:8004 浏览:2455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大学新生在心理、学习、生活与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诸多适应障碍,因此,针对入学适应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点。本文基于团体社会工作的视角对大学新生的适应教育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创新观点。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教育;团体社会工作
1674-9324(2012)12-0012-02
大学新生处于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阶段,心理、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诸多不适,应将团体社会工作方式引入大学新生适应教育,以促进大学新生全面发展。

一、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的必要性及入学适应不良的主要表现

适应不良严重影响大学新生的学习和生活,入学适应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入学适应教育也应该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力的措施,以期实现与环境的良好匹配,就笔者的经验而言,主要有几个方面需要加以注意:
1.心理上不适应。由于缺乏与社会的接触,新生对大学生活还需要重新适应,因而其心理较为敏感和脆弱,而这样的情况,更容易在人才集中、竞争激烈大学校园出现,而导致一些心理性问题的存在。他们从小在父母和家人的关爱中长大,对家长有很强的的依赖性,自身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生想象中的大学生活总是会和现实产生巨大反差,而导致失落感的产生。同时,这种失落感或者说是缺失感,会让他们缺乏应对挑战的心理和能力,致使心理上压力过大而产生不平衡。新生往往不能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整,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心理上的不适应和障碍。
2.学习上的不适应。与高中相比,大学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区别很大。首先,大学教育倡导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和学习为基本特点,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其次,大学新生由高中进入大学学习和生活,本身也存在角色和思维方式的转变问题。在高中阶段,其生活和学习有家长与老师的指导和管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维没有得到开发而显得薄弱。而进入大学后,他们会感觉进入到一种学习的真空状态,没人去安排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一切都是那么的迷茫无措,不知从何下手。再次,缺乏目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足,也是大学新生容易产生不适应问题。
3.生活上的不适应。大学生与中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尽相同,对新的生活环境适应不良现象在大学新生中可谓相当普遍。高中生的生活琐事大都由父母安排料理,而步入大学后,凡事都要自己操心,特别是一些很少做家务、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新生往往因此感到手忙脚乱。很多新生甚至是第一次体验集体生活,无法按照自己的生活规律作息,通常宿舍矛盾就是由这些生活上的小事所引发,宿舍矛盾往往影响大学新生的心情,致其不能静心学习。不少新生是没有正确的理财观念,缺乏对理性消费的认识。
4.人际关系上的不适应。与高中时期相比,大学新生与老师的交流由于环境的开放变得相对比较少,而与同学间的相处无论在机会还是在频率上都会增加。这使大学新生必须要面对老师和同学关系的双重转变,要提高自己的人际交际能力,以期望与新同学建立良好关系。同时,大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彼此在生活习惯、性格、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地区性差异十分明显,这给他们的交流带来多样化的同时,也客观上需要他们具备更好的沟通技巧。但是对于新生来说,同时缺乏人际交往的成熟经验,会给他们造成严重的心理困扰。

二、在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中引入团体社会工作的理论依据

崔克尔认为:“团体社会工作是通过个人在各种社区机构的团体中,借着团体工作者的协助,引导成员在团体活动中互动,促使成员彼此建立关系,并以个人能力与需求为基础来获得成长经验,旨在达成个人、团体、社区发展的目标。”对大学新生进行入学适应教育中引入团体社会工作的方法,不仅可以引导大学生新生在团体活动中形成良好互动,并借助这样的团体活动来结交新的同学,寻找共同点,并建立跟自身特质相同的群体。大学新生获得成长经验、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和自我的健全等方面有着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性。
1.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和评价其他人行为过程中获取的。例如,在一个群体中,当其他个体的行为受正向激励时,群体另外的成员也会有得到同样激励的期望。而一旦群体中一些成员的行为受到了批评,群体其他成员也会为了避免出现不好的结果而采取规避同样的行为。因此,通过团体活动中,可以帮助新生们增加相互学习人生经验的机会和动力,从而提高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2.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主体就会出现认知失调。对于大学新生而言,由于高中时期生活的影响,很多新生还有很浓厚的中学阶段学习思维,这种思维惯性的存在,会影响到学生对于大学生活的认知。我们在对大学新生的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很多新生还延续着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者与大学的学习要求是不相互符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让新生们组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共同分享大学生活经验,以此来形成他们对大学新的认识和对大学生活新的看法。
3.“镜中我”理论。库利认为,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应和评价,从而建立起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团源于:本科www.618jyw.com
体是一个小社会,团体成员通过互动和经验的分享,可以最直观的感知到团体中其他成员对自己的反映和评价,从而建立起对自己比较正确和客观的评价。
4.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社会支持网络会影响个体应对压力环境的行为选择。面对同样的压力,当个体有较多的社会支持时,感受到的压力较少;个体有较少的社会支持时,感受到的压力较大,容易出现逃避困难等现象。因此在大学新生入校后面临适应困难时,应当积极地帮助其寻找和拓展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倡导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困难。

三、团体社会工作在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在我国内地,团体工作的方法在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中的运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笔者曾担任过大学新生辅导员,对于团体社会工作在入学适应教育过程中的运用,有一些自己的探索和体会,在此作简要的介绍,以此进一步说明该工作方法在教育中的优势。笔者在工作过程中曾有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第一,新生朋辈成长团体。朋辈成长团体根据团体的具体情况和出现的主要问题,在一定的阶段内通过一系列的团体活动,团员一起探索所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分享经验,利用共同的团体力量去帮助和启发团体成员,帮助其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团体成员的能力,使团体成员获得成长。一般活动的开展是由专业人员带领的,关注的问题多是比较常见的敏感问题,例如在新生朋辈成长团体中,常常会出现入学后的心理、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适应的问题,可以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笔者在担任新生辅导员时发现所带的大一新生中人际交往不适应问题比较严重,在开学后第二周就建立了人际交往成长团体,包括五次会面,第一次通过“找朋友”、“棒打薄情人”、共同制定契约等方式开展活动,旨在形成团体,澄清目的,相互认识,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第二次活动通过“单向沟通绘图与双向沟通绘图”,“角色扮演”等方式展开,旨在让成员学习人际沟通技巧、训练表达能力;第三次通过“阳光使者”、“针线情”等活动,达到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尊重与配合的目的;第四次通过“取绰号”、“发布命令者最大”等游戏达到自我重塑的目标;第五次通过“真情告白”、共唱《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活动结束团体活动。
第二,新生工作坊。成立专门的工作坊有针对性地处理大一新生问题,是将团体工作运用到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的一个有力的尝试。笔者带领所在学院大学三年级的8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同学,分为4组开展活动,这些活动旨在帮助大一新生较快的适应大学这个新的环境,提高新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的合作精神。活动结束后,大家给与了活动高度的评价,大一新生在参加活动的时候有了思考和反省,他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很生活中会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问题。这些活动的有效开展说明了团体工作的魅力,并且进一步说明了团体社会工作在大学新生适应教育中的优势,但是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还是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团体活动的督导的专业性方面,活动开展的理论支撑方面都有值得改进的地方。笔者希望通过新生工作坊的尝试,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思考和创新。
第三,新生团体心理训练。在新生团体心理训练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有效的活动开展形式,也是大学新生们喜欢的形式之一。团体心理训练的主题有很多,常见的有人际交往、增强自信、团队精神、生涯规划等等,专题的团体心理训练,团体活动能让新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与改善与他人的关系。笔者作为新生辅导员参加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对大一新生中的心理气象员的团体心理训练活动,活动共开展了五次,新生心理气象员们将自己在团体中的感悟带到每个班集体,在班级也开展了类似的训练,对于全校新生的适应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团体工作的方法可以让大学辅导员更快的掌握新生的动态,更有效的开展教育工作,但是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局限性,需要我们发挥团体社会工作的优势,同时,避免团体社会工作的不足,提高实效性。源于:初中英语论文www.618jyw.com
参考文献:
张萌.“80后”大学新生成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5):144-145.
陶倩,肖炳南.社会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8).
[3]黄川栗.解决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的小组工作方法探讨[J].社会工作,2008,(4).
[4]林万亿.团体工作[M].台湾三民书局,1995:7.
[5]刘梦.小组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李海燕(1984-),女,江苏省阜宁县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