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创新能力培养革新能力,激发课堂活力设计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17349 浏览:7274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开展创新教学,让学生学会创新,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教师只有重视学生探索精神、发散思维的培养,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的环境,语文课堂才能激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创新能力课堂活力
“为创造力而教,为创造力而学”已受到有识之士的赞同,这也是现代与未来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美国学者卡尔·罗杰斯在《走向创造力的理论》一文中指出:我们的世界像万花筒似的在变化,我觉得唯有创造性的适应力才能使人在这一变化水平上维持自己。反之,一个在整体上是被动而墨守成规的民族,是不会有能力面对愈来愈大量出现的问题的。国家重要领导人也多次疾呼:要迎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可见,开展创新教学,让学生学会创新,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一、重视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探索思维的兴趣。

要创新、要前进,就要学会独立思考,善于探索。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是十分宝贵的,我们要正确引导源于:论文例文www.618jyw.com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钻研,探索知识的奥秘。如教学《军神》这篇课文时我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讨论:为什么一开始沃克医生对刘伯承态度非常冷淡?后来,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呢?学生一时不能回答,我也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学生很快明白,纷纷举手回答:沃克医生被刘伯承坚毅顽强的意志所佩服,因此,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全文就为了表现这个主题而展开叙述的。此时,学生思维活跃,讨论达到。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发探索思维的火花。

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于无疑处见疑,进而大胆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学生发现问题而质疑,是对学习活动更深入、更广泛的参与。学会质疑是探索的开端,是启智的关键。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引发学生探索思维。如在教学古诗《赠汪伦》时,我在学生初步自读诗句后问学生:“这首诗你们有不理解的地方吗?”学生一一说出自己的不解:“踏歌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呢?李白和汪伦的感情为什么会如此这么深厚呢?几个问题之后没有人举手了,我看没有问出有深度的问题,就鼓励道:“同学们真聪明,提出了一些好问题。但我相信你们再读读诗,再思考思考、讨论讨论,可以提出更有水平的问题。”学生纷纷皱眉思考,一位男生举手说:“老师,为什么汪伦早不送,晚不送,偏偏等李白上船要走的时候才来送呢?”一位胖胖的女生疑惑地问:“老师,一般人离别时都很伤感,为什么汪伦送李白时高高兴兴地踏歌相送呢?好像与众不同。”这是两个多么有价值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才算真正读懂了这首千古送别名诗。

二、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亦可称触角思维,也就是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进行联想,获得各种各样的结果,答案可以有个体差异,各不相同。

1.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迈进创新思维的境界。

要鼓励学生放开思考,扩散思维,寻求多方面解决问题的方法,打破课堂中只有一个声音、一个答案的局面。如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文时,我布置了这样的小练笔:展开合理想象,小稻秧在生长过程中还会遇到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大部分同学写了自然灾害引起小稻秧遇险,也有同学写人为因素引起小稻秧遇险,如在稻田里造房、铺路。这样的见解,就颇有创新意识。对于这些标新立异的学生,我都给予热情鼓励,使他们迈进创新思维的境地。

2.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点燃创新思维的火种。

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勇于开拓创新。如在《闹花灯》的教学中,课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兔子灯地上跑,鸽子灯天上飞,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句式“什么灯怎么样”进行口头说话,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莲花灯水中漂,大象灯地上走。”另有学生说:“公鸡灯喔喔叫。”他的回答新颖,别具一格,这就是一个创新性思维的“火种”,既未脱离句式,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思维火种被点燃,各种妙句涌现出来。

三、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1.提供动手演示的机会,提高创新技巧。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总是与创新活动相联系,因而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是极为重要的。从课堂来说,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动手演示的机会。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时,讲读完第2自然段后,请学生用笔画出云雾位置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姿态,有的学生说:“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给山峰撑了一把雨伞,又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草帽。”有的学生说:“那些缠绕在半山的,像是青山穿上了迷你裙,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此时,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2.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走上创新之路。

要创新必须实践动手,实践是创新的一个重要形式,一个重要载体。前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他认为,心灵与手巧是相互促进的,心灵容易手巧,手巧可以促使心灵。因此,要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的环境,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字形”线路,先请学生细读课文,然后让学生根据文字描述画出草图,以此,学生对詹天佑的“人字形”线路设计心悦诚服,不住地称赞“詹天佑的确是个杰出的工程师”。学生通过读书、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有了较深感悟,从而体会到在生活中、学习中处处都需要创新精神,使学生得到启发。
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