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理念贯彻语文课标新理念落实阅读教学新举措要求

更新时间:2024-03-04 点赞:30878 浏览:13704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能够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认识世界,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务必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突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把握课程目标要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开展有效读书活动、指导掌握阅读方法等举措来阐释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 阅读教学 途径 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并强调:“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搞好阅读教学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多的精神食粮,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那么,如何贯彻新课程标准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浅谈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1.寓教于“的”,把握课程目标要求,使教学目标明确

源于:大学生论文网www.618jyw.com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体目标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教育中逐步形成独立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不只表现在对语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上,更重要的是能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能够阅读并理解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丰富其精神世界。
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呢?一是要传授语文知识。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要向学生随文传授有关字、词、句、段、篇(章)的基础知识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语法修辞与综合性学习的语文知识。二是要增强阅读技能。通过阅读教学教给学生理解字词句的方法;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并有所感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三是要培养阅读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励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边动手的习惯,在读书时会进行圈、点、勾、画,能运用工具书解决读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四是要开发智力因素。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感情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记忆能力;同时,能在读书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五是要渗透思想教育。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文质兼美的文章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寓教于“趣”,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热爱读书

语文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产生极大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会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兴趣培养起来了不仅当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殿堂。
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热爱读书呢?一是要以情感人,引起共鸣。小学生情感发展容易受到老师语言、神态的感染,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语言神态等感召效应,引起学生的情感转移,最终能达到共鸣的学习效果。二是要设置悬念,引发思考。如教学《蓝色的树叶》时,树叶不是绿色的吗?为什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学生兴趣极浓,积极思考,产生强烈的探究欲。三是要借助情景,导情入文。即借助一种情景的创设,来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如教学《操场上》一文时,让学生回忆平时我们小朋友会在操场上做些什么,借此情景,导入《操场上》一文的学习,重温在操场玩耍时的畅快。四是要游戏介入,自己体悟。即适当地介入游戏,使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助于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如教学《寓言两则》时,让学生参与游戏、演小品,使学生在游戏中自己体悟课文,达到了自主学习的效果。五是树立榜样,激发兴趣。榜样的作用很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经常性地讲一些名人名家热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中汲取知识营养,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不可低估。六是随机指导,树立典范。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范,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激励表扬,这样便会在学生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3.寓教于“乐”,开展有效读书活动,使学生喜欢读书

小学生对语文阅读是一件苦闷的事情。如果我们能使阅读变“苦”为“乐”,就会“读”得轻松愉快,“读”得扎实牢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但是,仅仅一遍一遍的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致昏昏欲睡。应该寓阅读教学于有趣的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喜欢读书。
如何开展健康有益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喜欢读书呢?一是要训练学生“讲”。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朝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二是要组织学生“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新农村建设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家乡新貌”这一内容,学生就出了《新学校、新希望》、《火车从我家门过》、《热闹的集镇》、《农贸市场新变化》、《文明新村》等手抄小报。三是要指导学生“赛”。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要指导学生利用各节假日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故事会、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四是鼓励学生“提”。常言道:“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教师要让学生自学、讨论、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质疑、交流、提问,引导学生引用、搜集、探索、批评、质疑……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创见。摘自:毕业论文范文格式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