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基于特校教师化进展校本培训对策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29173 浏览:13266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问题剖析找原因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殊教育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向教育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一支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从目前新课改的过程来看,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特校”)教师在其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专业化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如何快速有效地加快教师的成长,校本培训就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有效的办法。那么特校的校本培训状况又是如何呢?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特校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

1.学习意识淡薄,缺乏培训的动力

个体因素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教师对于职业价值的认识,将直接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由于特校的独立性、特殊性,使得教育信息相对于普通学校要闭塞得多,教育观念也相对滞后,加上特校教师基本处于不流动的状态,升学压力不明显,导致他们对于自身专业成长缺乏必要的追求,按部就班、因循守旧成为一些教师的惯性。诚然,如果单纯把教科书上的知识复制到学生身上。这样说或许是没错,但问题是教育的本义不是简单复制。教育是一种主体性的、主动性的活动,离开教师自觉、自愿的参与就会发生异化。同样,教师的校本培训需要发自内心的原动力,没有学习内在的动力,哪来学习的?

2.管理机制滞后,缺乏制度的保障

近年来,特校的校本培训虽然已得到了学校的重视,但由于缺乏科学、可操作性强的校本培训管理配套制度和激励机制,导致了教师缺乏工作活力和热情。部分学校虽也制定了一些制度,但往往过于机械,流于形式;一些学校在改善教师专业学习方面作了些探索,但过多停留在思路的层面上,执行起来问题很多。如:缺乏培训整体规划,对校本培训指导过少,督导、检查流于形式;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岗位培训、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很多学校都向35周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倾斜,而中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等,都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
3.培训形式单

一、内容缺乏针对性

当前特殊教育学校经常采用的培训形式不外乎以下两种,一种是理论培训,一种是听课评课。为了提高校本培训的层次和知名度,很多特校往往会聘请一些普校的名师或特教学院的专家来教授,这些专家的教授水平确实很高,理论性非常强,但是他们的理论很难涉及一线的教学实际工作,参培者无法把实际内容和实际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培训效果相对较差。对于听课评课,在特校我们也发现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教师听课积极性很高,而课后大家坐在一起评课基本上就流于形式。这种形式主要表现在:评课气氛沉闷,教师发言的主动性不高;即使点到名的教师发言也是蜻蜓点水式地说上几句表扬的话或轻描淡写地谈谈自己的看法,评课内容不明确、不全面、不具体、抓不住要害。这样的教学教研活动既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也不能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的。

二、多样对策重实效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对症下药,使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校本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平台。

1.健全制度,确保校本培训的长效性

(1)建立领导小组。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组建了由学校领导班子组成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其中学校校长室、工会主要负责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训;教务处负责校本培训中的随堂课、公开课的听课、说课、评课等常规教学的教研、考核及教师教育教学的技能训练;教科室负责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的研究培训。这样层级管理、层层落实、全员参与的管理和活动机制,确保校本培训落到实处,使校本培训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2)强中国免费论文网www.618jyw.com
化培训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系统、完整的教师培训和评价机制,才能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内化为教师个人的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科研学习氛围。为此我校根据教育教学的现实要求和发展趋势,从办学特色、发展方向出发先后制定了《温州特校校本教研制度》《温州特校青年教师三年成长方案》《温州特校教师基本功考核办法》等。在教师的基本功考核中。我校特别注重“三笔一话、手语”的考核和培训。如:每周要求教师写一张钢笔字或毛笔字,期中举行“三笔字”现场比赛,期末对全体教师进行手语等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之中。对于成绩突出,业绩卓著的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在同等条件下,对业务能力高、专业性强的教师在晋级、评优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实行 “一票否决制”,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2.搭建平台,强化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1)合作交流,吸精固本。教师要想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除了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外,还要不断地去实践、探讨,不断地与人合作交流。为此,我校十分注重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其一是校内教师间的同伴交流。除了教务处、教科室组织的业务培训外,各教研组坚持每周开展一次组内校本教研活动,通过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探讨教法学法等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其二是普特融合交流。特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以普校教师为借鉴和导向,我校多次组织教师到普校听课学习,结合特教实情,运用变通或迁移的方法,尽可能地了解普校教育的前沿理论和先进教学方法,研习普校中的优秀案例,以此来改进拓宽特教相对狭隘的教研视角,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意识,跟上新时代的教育步伐。
(2)技能培训,实践提升。所谓教师专业技能就是教师从事教学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它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前提和基本要求,在聋校三笔、手语、上课、说课、评课等都是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为此我校结合教师培训实施方案,给老师们提供了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实践和培训的平台。如我校针对老中青教师群体的特点,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中年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评优课等;又如我校利用每天的晨会时间,安排值日老师用手语向全体教师和学生进行不少于5分钟的讲话;要求老师平时自觉加强手语练习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分块手语培训,这样通过教师自我训练和学校训练相结合,到一定时间通过评比和竞赛来认定是否达标,使各教师的手语趋于合理、统一。

3.聚焦课堂,注重校本培训的实效性

(1)教学研讨,突出主题。教学研讨固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往往牵涉的东西太多,思考的角度太广。为了让教师在研讨中有更深入的思考,每学期我们每个教研组都会根据教师的教学实际,把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罗列出来,引导老师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并探索,再由一位教师执教并开展主题研讨,最后在交流碰撞中疑难问题得到了解决,教师的教学效益也在研究中得到了提高,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在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磨课过程,不仅使老师在科研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而且对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2)外聘专家,根植课堂。作为教师,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的过程,就如同攀登一座风光秀美的山峰,满目尽有旖旎的风光,却更会有险峭的陡峰、曲折的弯道,这时专家学者的及时指点与引领,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视野得到拓展,教学理念得到提升,辨清前进的方向。学校合并两年来,先后聘请了全国特殊教育专家季佩玉、顾爱玉,香港英华渔人协会副主席鲍瑞美等十多人来校进入教学第一线倾听教师心声、帮助教师解惑。老师通过专家们面对面的引领,促进了自身教学理念的提升与教学行为的转变,进而坚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两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在校本培训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与协作能力。但校本培训是一项长效的工程,我们将以此为载体不断深化、不断改进,进而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