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竞技体操竞技体操运动员赛前心理影响因素及制约

更新时间:2024-01-04 点赞:5611 浏览:1373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现代竞技体操的发展,其难度越来越大,除了在比赛中要完成一些高难度的动作,运动员还必须克服许多新的障碍。同时,由于竞技体操项目的特点,对人的心理品质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本文仅就体操运动员竞技赛前最需要的心理因素控制作一介绍。
关键词:竞技体操;运动员;赛前心理;影响因素
1671-0568(2012)35-0182-03
体操项目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是促进人体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体操动作有易又有难。无论是简单动作还是复杂动作,都可以在开始姿势、动作方向、幅度、速度以及动作强度和持续时间上加以变化。动作多样性的特点不仅决定了体操在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中的重要作用,更重要地是在完成各种各样的动作中用以促进体操运动员的肌肉运动感觉的高度发展,掌握一定数量的动作概念。而掌握丰富的动作概念和发展肌肉运动的感觉能力,又是提高体操运动成绩的重要心理因素。体操项目要求动作准确、协调、优美,而且一套技术动作形成后变异程度不大,这是它的又一个特点。

一、竞技体操运动员赛前心理的影响因素

1. 肌肉运动感觉

体操运动要求动作的幅度、速度、方向和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联系有严格的规定,这些特点的掌握要求肌肉运动感觉精细分化。肌肉运动感受性愈高、愈敏锐,就能更快地掌握动作和纠正错误。实验证明:体操运动员的肌肉感知能力高于从事其它项目的运动员。因此,教练员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注意发展运动员的肌肉感觉,并提高其感受性,促使动觉与视觉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巩固其动力定型,这是帮助运动员掌握技能的重要心理因素。

2. 空间、时间知觉

在体操运动中,运动员必须凭借视觉、动觉和平衡觉来辨别身体各部分的空间位置距离和移动方向,从而凋节自己的动作,并矫正错误的姿势。要判断动作的速度、动作周期的时距、动作交替时间等。这有赖于运动员精确的时间知觉,否则,正确的调整动作强度、速度和节奏就会感到困难。正确的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是在长期训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们是各种分析器,特别是视觉、动觉和平衡觉等协调动作的结果。

3. 肌肉运动表象

体操运动员的肌肉运动表象以紧张、准确为特点,这些表象有其特殊的作用。因为,体操项目要求运动员具有非常分化而准确的动作表象,只有运动员不仅能精确地、而且能完成设想整套动作中所包括的单个动作时,他才能正确地完成动作。教练员在指导运动员形成肌肉运动表象时,必须明确强调第二信号系统的重要作用,只有把动作表象用语言强化并陈述出来,才能使动作表象变得准确、固定,乃至形成动力定型。
4. 美感
美感是人们欣赏自然、社会中的事物和文艺作品时所产生的美与丑的情感体验。美感在自由体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运动员本身来讲,具有美感的体验,就能产生完成活动的直接兴趣,特别是自由体操中那些节奏鲜明和动作优美的特点,可以引起运动员愉快的情感,从而提高运动效果。同时,完成动作的效果中,优美的特点也蕴含在其中,可以在比赛中赢得观众和裁判员好的评价,从而取得好的成绩。因此,教练员、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必须抓住这一特点,很好地培养运动员美感的心理体验。
5. 意志
体操训练中要不断地克服掌握高度动作中的很多新的障碍,战胜害怕心理、避免不良情绪的等反应。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坚韧、自制、果断、勇敢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如果安排得恰当,就能使运动员获得积极主动地去克服各种困难的经验。具体途径如下:首先培养运动员从事体操运动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必须使运动员熟悉和明确体操动作概念和技术规律以及发展身体素质的能力;第三,必须有科学的训练方法及安全保护措施与组织形式。所有这些,才是培养坚强意志、勇敢精神并防止消极情绪产生的有效方法。

6. 个性特点

教学与训练中,注意发展运动员的个性特点是发挥其潜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例如:“不活泼”的运动员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的动作慢,因此在训练中,无论在时间或空间上都要注意安排活动性较强的训练;对神经类型较弱的运动员,教学时间安排长一些,而对神经类型较强的运动员则安排紧凑一些。国外研究证明:有些运动员有明显的惊慌、激动、容易冲动的特点,在训练中,自选动作的音乐节奏应是快速的,节奏变化是快——慢——快;运动员具有含蓄、不易激动的特点,音乐要平稳、抒情,节奏变化应该是慢——快——慢。对神经系统较强的技巧运动员,训练安排采取大运动量训练,但每次完成量不应过大:对神经过程惰性较大而较“弱”的运动员,应多安排静力性单一练习,可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对活泼型的运动员,则要求安排多种多样的动力性练习。另外,神经系统较“强”的运动员,喜欢把领会、完成、考核活动结合在一起,而较“弱”的运动员则希望把它们分开。从积极性方面分析,较“弱”的运动员喜欢预先思考,而较“强”的运动员喜欢立即完成动作。教练员在训练、比赛中可根据运动员的上述个性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
总之,心理稳定性对于现代复杂的体赛,运动员的技能表现与发挥不稳定状态是普遍存在的,是可怕的。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心理的不稳定性。造成运动员心理不稳定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①由于个性特点所引起。比如神经系统的软弱性和不平衡性;对自己的信心不足,难以忍受而出现的惊慌心理;还有竞赛的激烈场面、意志力弱、心理耐力差,等等。②心理发展过程中有一些缺陷,包括赛前状态不佳,运动员过去存在心理创伤(心理障碍),或者说是由于提出了过高的要求以及比赛时间安排不当、环境发生改变等。③经验不足,参加比赛的知识、技能,技巧较差,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思维和感情等。根据上述摘自:毕业论文格式下载www.618jyw.com
诸原因,经过深入调查,包括平时对运动员的全面了解,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改善和调整运动员的不稳定性。
二、竞技体操运动员赛前心理控制的训练方法一般心理训练与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互相依赖,互为条件。如果没有一般心理训练,赛前训练就没有可靠的心理基础,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没有赛前训练,一般心理训练就没有什么针对性,也就不能给予运动员以有效的心理策略和心理调整技术,以解决比赛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训练也就失去了意义。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方法较多,现介绍几种竞技拳操训练中最常用的,也较有效的方法。[3]

1. 念动训练

念动训练是运动表象训练的一种综合形式。俗称“过电影”。它是运用运动表象并结合"默念"动作要点的训练方法。通过这一方式强化脑中动作概念,促进运动员更好掌握技术和发挥原有技术水平。竞技体操中,念动训练采用得比较多。念动训练的机制在于利用运动表象的训练功能和暗示的作用,使语词和它所代表的动作技术在人们脑中形成牢固的、暂时的神经联系,并以表象形式保存在记忆中,它能导致相应的活动,强化技能的学习。念动训练的实施方法,一般为放松和念动两部分。体操运动员再现以前,运动员首先应使自己的肌肉尽量放松,并达到全身松弛。为此要选择比较易于放松的姿势,如卧姿、马车夫式的坐姿(即自然、舒适、放松的坐姿)。闭目,想象自己最舒适的情景,这样就排除了其它刺激信号的输入,为唤起表象作好准备。
运动员根据训练的要求唤起实际训练或比赛的动作表象,多次重复再现。与此同时,不断地修改、完善,发展自己的动作表象。随着实践的发展,念动训练又形成了有序成套练习。例如: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苏因博士所创造的视动行为练习(VMBR)。这种练习分为三个步骤,每周一个步骤,每个步骤包括;松弛练习,肌肉的紧张和放松练习;松弛想象,想象自己经历过的最轻松、舒适的情境,如在风景宜人的海滨沙滩上躺着,太阳暖暖地照在身上……;成功比赛的想象,唤起完成动作最佳的表象和最佳的比赛情况;修正动作表象,唤起对自己比赛动作进行修改的想象。国家体委科研所曾对体操运动员进行过类似的放松和念动训练。分为“放松”,“放松——发动”,“放松——发动——念动”三个阶段,取得良好的效果,证明放松和念动训练是适用于体操运动员的有效心理训练方法。念动训练可在学习动作技术时采用,也可以在比赛前进行。所以一般都将放松作为念动的前提条件。要充分发挥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在表象再现时,配以一定的套语最能奏效。这样,两个信号系统相互沟通,有利于动作概念和动作记忆的形成。

2. 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俗称实战训练,也算赛前锐敏训练。竞技体操训练中,经常在赛前采用这种方法。模拟训练是用接近或超过比赛的条件对运动员进行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和对比赛的适应能力,预防赛前不良心理状态的产生。从生理学角度看,通过模拟训练,使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形成优势现象,建立一般的、细节的合理定型结构。在比赛过程中就可以避免出现因暂时神经联系中断引起的自动化消失,避免影响运动技术水平的发挥。模拟训练要求在训练的场地、器材、灯光、训练的时间上、训练的强度和量上都要与比赛相同或高于比赛条件。具体来说表现为:可提高对训练强度的要求,在运动实践中教练员经常采取下列方法。①加大每次上器械完成动作的数量,如:连续练习一套半,两套。或做完成套后接做几个下法等。②提高对动作完成质量的要求,包括腾空高度、摆动的幅度、稳定程度及其它按技术要求所应达到的标准。如倒立部位、团身程度、分腿开度等等。采取这一措施时,必须科学地确定总的训练负荷量,否则容易造成过度训练,适得其反。[4]

3. 自我暗示训练

自我暗示训练是心理调节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它的目的是使运动员消除紧张心理和进行精神动员。自我暗示训练就是采用一定的“套语”进行自我暗示,并配合相摘自:学年论文{#GetFullDomain}
应的深呼吸,放松肌肉,使运动员进入安静催眠状态,进而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及心理状态。自我暗示最早作为一种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德国舒尔茨在临床应用,他用催眠术为患者治病时发现:借助自我暗示能使病人顺利进入安静状态,由此创造了此法。后来各国运动心理学家都用它来进行心理训练。开始时只是消极的放松,后在实践中感到仅仅放松还不能适应比赛的要求,还需积极动员。所以现在采用的自我暗示就有放松和积极动员的双重作用。自我暗示可能通过放松肌肉,减少从肌肉传导中枢神经的冲动,减少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促使其处于意识控制下的假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对语句和与此相连的表象的敏感性特别高,而且可以通过语句对有机体施加影响,起到调节情绪、思维和意志过程的作用。例如:清醒时,人的语言并不能影响心脏的跳动,但在这种状态下却能在套语影响下,减慢心脏的跳动。同时也便于改善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在训练中采用自我暗示训练,可根据紧张状态的不同达到不同的目的。
当今体操运动的迅速发展对体操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运动员的起评分和动作技术水平接近的情况下,心理因素被认为是高水平体赛夺取胜利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影响竞技体操运动员比赛失常现象,突出了心理训练因素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为促进竞技体操运动员比赛成绩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参考文献:
王平.论高职院校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9).
秦长辉.试论现代竞技体育中的心理训练[J].科学大众,2006,(06).
[3]杨彦琴.浅析铁饼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J].科学大众,2008,(12).
[4]吴春天.浅析运动员心理训练与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现象的克服[J].甘肃科技,2006,(0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