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高中数学高中数学课堂“对话”教学一些深思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11 点赞:5371 浏览:1228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进行有效对话是教学获得高效的一种保证,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课堂对话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中数学;对话教学;反思
1992-7711(2012)23-041-1
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话是多重的,并且通过对话相互交换观念、建议、结果和以往经验的得与失,这种精神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一、课堂对话中要注重导入

导入新课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第一个环节,也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优秀的导入环节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创建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为后续重点知识的理解提供有力的铺垫。数学课程的导入方法有多种,采用疑问导入、类比导入、体验导入、实例导入以及故事导入等方法。要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善于结合当今高中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引领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自己能够根据所学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的魅力和巨大作用,从而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例如,在讲到概率问题时,引导学生对体彩、福彩竞猜的情况展开讨论,以帮助学生理解概率问题的本质含义。
又如在正弦定理得教学中:

(一)创设情境

在建设水口电站闽江桥时,需预先测量桥长AB,于是在江边选取一个测量点C,测得CB=435m,∠CBA=88°,∠BCA=42°。由以上数据,能测算出桥长A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B吗?这是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引出课题:“正弦定理”
[设计意图:从联系的观点,从新的角度看过去的问题,使学生对于过去的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使新知识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坚实基础上,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二)猜想、实验

1.发散思维,提出猜想:从定量的角度考察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猜想可能存在哪些关系?

[学情预设:此处,学生根据已有知识“a>b>c←→ A>B>C”,可能出现以下答案情形。如a/A=b/B=c/C,a/sinA=b/sinB=c/sinC, a/cosA=b/cosB=c/cosC,a/tanA=b/tanB=c/tanC,……等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猜想也是一种数学能力。]
2.研究特例,提炼猜想:考察等边三角形、特殊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提炼出a/sinA=b/sinB=c/sinC。

3.实验验证,完善猜想:这一关系式在任一三角形中是否成立呢?

请学生以量角器、刻度尺、计算器为工具,对一般三角形的上述关系式进行验证,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得出猜想,即在任意三角形中,有a/sinA=b/sinB=c/sinC。
[设计意图:着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课堂对话中要重视学生问题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挖掘学生质疑来展开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反思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效。由于学生个体的独立性与知识结构的独立性时常会出现一些疑点,但问题是教与学的载体,一个好的问题就是进行深入探究的切入点。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质疑点,发掘其背后蕴藏的思维定势,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巧妙转化、举一反三,组织教学,以此引导全体学生思考,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学习变得更积极主动。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科学地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更要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交流讨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最终达到课堂动态生成的目的。如:在圆锥曲线定义教学时变换代数方程形式,理解圆锥曲线定义:
案例1: 已知A(-2,0), B(2,0),动点M(x,y)满足(x+2)2+y2+(x-2)2+y2=6,则点M的轨迹是
答案:以A、B为焦点的椭圆(若学生平方化简,肯定其可以得到答案,只是还需要一定时间,相信他一定能成功!)
教师:问题:同学们动手改改条件,还能得到什么答案……?
学生给出的几种方案。
面对这个情境,学生认知上产生了冲突,激起了强烈的求知,在教师引导下,他们展开了寻找轨迹的探索活动,在探索过程中思考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

三、课堂对话中要捕捉学生的“错误”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根据预习、老师讲解和自己的背景知识来构建新的知识,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从不理解到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认知上的一些偏差,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活动越来越高,在问题导学为指引,师生对话教学模式下,出错的几率也会增多。而学生产生的误解正是教师可以好好把握的教学资源。真正有效的数学课堂正是因“错误——发现——探究——内化——提高”的良性发展而充满活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学生出现的错误,巧妙地引导和适当地引申,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并从中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四、课堂对话中可采用“研究性学习”

新课标倡导研究性学习,其重要作用是有助于学生主动尝试数学探究,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感受挫折的沮丧和成功的喜悦,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应该做到:给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自己去表演;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研究;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数学教材也以“研究性课题”的形式给出了具体的教学内容,例如:苏教版必修4教材中探究案例:“港口水深的变化与三角函数”,苏教版必修5教材中探究案例:“教育储蓄的收益与比较”。虽然这些课题大部分属于课外内容,具有实际或研究探索的意义,但都属于数学内容。 课本是高考试题的来源之一,也是学生智能的生长点,充分挖掘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潜在功能,使教材更具智趣化和生活化,亦会做到学习与创新的统一。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