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合作学习生物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面对理由及一些倡议

更新时间:2024-01-08 点赞:7235 浏览:1915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程改革实施几年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简单的“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对于学生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为了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提高了,由过去“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我要学”的自主学习局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效率,小组成员之间还可以优势互补、相互帮助、共同协作,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尽管有许多优点,却也存在着许多低效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而不“作”

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常有这样的表现:只是坐在一起,没有按老师设定的目标进行交流,有的闲聊、有的在写作业、有的沉默不语,这样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已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2.合作问题设计简单,没有合作讨论的必要

有的教师认为一节课内合作学习用的越多越好,没有合适的内容也要合作讨论一番,这样课堂气氛才好。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马上说出答案,可教师还是让学生讨论,对于这样的学习内容就没有必要进行小组合作。例如在讲《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节时,教师要求学生看图:陆地各种环境中生活的动物,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描述这些动物的栖息环境。这样的设计就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个问题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就了解了。

3.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合作无序

有些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像个局外人,对学生不闻不问,不加以指导,不监控学生的交流合作。学生就有可能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没有明确的分工,为了讨论而讨论,只营造了热烈的课堂气氛,却没有解决问题。

4.小组合作评价机制不完善

有些教师在小组回答完问题后不加以评价,小组答与不答没有任何区别,这样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5.小组讨论目的不明确

教师没有目的性的让学生进行讨论。例如,有的教师在讲社会行为的时候,让学生看图:白蚁群体成员的分工和狒狒的群体生活,然后进行讨论。讨论的是什么,要得到什么结论没有对学生说明,学生会漫无目的的进行讨论,可能讨论到最后已经脱离了教材。这样的讨论也是无效的。
针对这些问题,我谈几点建议:

1.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和培养小组长让学生学会了沟通

学生按优→中→差进行组合,这样的学习小组对于难易适中的学习任务比较容易解决,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比较大,也有利于后进生的进步。在组长的选择上不一定要优等生,需要善于总结,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的学生。
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积极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每个组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且各组员之间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即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往往也能有所进步。因此,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学会互相尊重和理解,学会沟通,学会互相分享。

2.讨论问题的设计

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一般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无法较好的完成,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讨论能够完成的。如同时提出几个问题,问题也需要由简到难,有阶梯性,照顾不同程度的学生,使每摘自:论文查重站www.618jyw.com
一个学生都参与讨论中,都有事可做。

3.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应该在活动开始前对讨论目标、小组活动规则、纪律要求等做必要的申明。在学生合作讨论时,教师要走入学生之中,关注每一个小组,对小组提供必要的启发、建议和帮助,还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在讲《植物细胞》学生分组实验“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时,教师演示完实验后不能放手不管,学生在实验时,教师一定要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在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是否有问题并加以指导,例如:洋葱鳞片叶取的大小、厚薄是否合适,盖盖玻片时怎样减少气泡的产生,染色时染液是否浸染全部标本等等。显微镜观察时学生最容易找不到物象,这时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在总结交流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出现的问题拿出来与各小组交流,防止以后同学们出现类似的问题。

4.健全小组评价机制

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一定要对小组进行评价,评价可采取加分的方式,每节课后公布每组的得分,一个月进行一次总结,评出优秀小组、优秀小组长,并给予奖励。也可把评价和学生每月综合素质评价联系在一起。通过评价机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
例如: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使用了“导学案”,其中的预习导学部分是小组必答题,每个小组机会均等,答对的小组加一分。学案中的合作探究的问题各小组讨论后进行抢答,答案基本正确的给小组加一分。每节课后公布本小组分数,因为生物课课时少,所以一学期一总结,最后评出优秀小组和优秀小组长。通过这样的评价小组合作才有实效。

5.小组合作目的要明确

教师在安排学生小组合作时,要明确目的。例如:教师在介绍社群行为的特征时,让学生看图:白蚁群体成员的分工和狒狒的群体生活,然后进行讨论,找出两个群体中都有哪些成员,成员之间有没有分工,有没有等级。这样要求后目的就明确了,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的效果也是很好的。

6.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拥有了自信

在我们的课堂中,很多学困生整日默默无闻,不敢张嘴,不敢看老师,但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后,他们在组长及其他组员的教导下敢于张嘴,勇于表现自我,特别是在成果展示的平台上,我们常常听到的就是他们的声音,学生的自信力增强了,学习兴趣自然高涨
以上几方面,仅是我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一点浅显的体会,还希望能与各位同行共同商讨。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一中)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