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设置我国高职院校设置理由及倡议站

更新时间:2024-02-14 点赞:11647 浏览:46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存在雷同化、功利化和盲目化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时应有所侧重,突出特色专业;扬长避短,设置优势专业;紧跟社会需求,适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同时,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制定相关机制,使专业设置规范化、制度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问题 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突飞猛进,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国家急需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专业性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然而,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针对专业设置的探索和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雷同化,专业集中度低

专业集中度是指同一专业在各学校分布情况,某一专业集中设置在较少高校,则专业集中度高。反之,则专业集中度低。各专业集中度高,说明各学校的专业特色明显。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大众化,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雷同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专业集中度越来越低。一些学校不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设置专业贪多求全,盲目设置一些与本校特色相关度低的专业。例如,大多高职院校纷纷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商务英语、会计等专业。
王耀华、曹晔调查了湖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调查结果见表1。差不多在同一时期,严新根和金嘉平对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见表2。通过调查他们发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雷同化现象非常严重,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开设率最高。

(二)专业设置功利化,特色专业被淹没

当前高校专业设置基本上是以市场为导向,一切以就业率为标杆。设置专业太过功利,看到某个专业目前就业率高,市场需求量大,就想办法申请并设置,而对于新增专业所需师资和办学经验等则很少考虑。当然,以市场为导向无可厚非,若是能够准确地把握市场动向,掌握市场信息,则专业设置无疑是成功的。但是,目前社会上人才市场繁杂,人才需求信息渠道不畅通,且信息发布的权威性、真实性、可靠性不强,导致学校获取信息不及时、不全面。因此,多数学校的市场为导向转变为以“热门”为导向,为了设置所谓的“热门”专业而丢失了本校的传统特色专业。而这些特色专业正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具有相对悠久的历史积淀,拥有良好的师资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在本专业领域甚至本行业皆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口碑。对以市场为导向缺乏足够的辨别力和选择能力,使得设置专业过于功利化,导致特色专业被淹没,是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过程中一个应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三)专业设置盲目化,热门专业被追捧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对设置专业定位不够明确,过于追求拥有专业的数量,认为专业越多学校名誉就越高,专业多多益善,导致专业设置盲目化,设置的专业脱离社会需求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盲目跟随市场、跟随兄弟院校,未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未去主动地了解和掌握信息,就纷纷增设当前就业率高的所谓“热门专业”。在同一区域,甚至同一高校不同院系,均纷纷增设该专业,而不顾市场的实际需求量和自身的办学能力等,这样的专业设置不但造成办学资源的浪费,也势必会导致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和对社会需求缺乏必要的前瞻视野。同时,由于市场瞬息万变的特性,一旦市场饱和或者形势变化,必然会导致就业难以及社会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16 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源于:论文网站www.618jyw.com
,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加速;二是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相关产业将发展迅猛;三是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建筑业等支柱产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四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核能、航空、航海、海洋工程等技术产业取得明显进步,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成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产业。然而高职院校未能把握国家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其调整的方向和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却盲目追风,重复设置一些所谓“热门”专业,例如表一中提到的在湖北省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设率为75%,而一些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却没受到应有重视。我国当前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各类人才,因此设置专业不能有所偏,偏则废,和则立。要深入了解国家产业结构特点,把握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对于国家的战略支撑专业,即使当前处于冷门的弱势的地位,不但不能丢弃,而且还要强烈保护,加强发展。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建议

(一)有所侧重,突出特色专业

各高校成立及专业设置都有其历史原因,每个高校都有其老牌特色专业,这些特色专业是建校之初国家或者地方按照一定的战略需求而设置,汇聚了当时国家或者地方的优势资源,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特色专业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要使学校能够可持续发展,必须站在历史的角度办学,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特色专业,正确对待专业的冷和热,不为当前纷杂的社会现象所迷惑。某个专业当前处于相对冷门的地位,不是说社会不再需求,而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对其需求发生了减少,或者对其具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在办学中要体会历史的静和动,既延续学校老牌特色专业的优势,突出特色,又不断创新,对特色专业适当外延,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静,就是保持学校的优势、传统专业不受冷落,动,就是专业设置要与时俱进,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在专业申请和设置时,若只顾片面追求所谓“热门”专业,丢弃自己特色专业,则会使办学迷失方向,使学校陷入尴尬的定位危机,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的战略发展均有不利的影响。总之,在专业设置中要兼顾规模,有所侧重。

(二)扬长避短,设置优势专业

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必须考虑学校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合理设置相关专业。专业设置,不刻意而为之,要讲究水到渠成, 一旦时机成熟,果断申请并及时设置。以自己的优势特色专业为基础,结合当前社会的需求,积极与相关学科交叉,不断创新,衍生出新的专业,这样的专业设置思路,兼顾了专业的传承和创新,新设置的专业就更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而盲目跟风地设置专业,不但会导致各高校专业雷同,造成资源浪费,也违背办学规律。没有相应的专业背景、历史积淀,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支撑,没有配套的硬件和软件条件,那么设置的专业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总之,在专业设置上要扬长避短,以自身的优势专业为基础,设置具有旺盛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优势专业。

(三)紧跟社会需求,适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采取一系列重点措施改革高职院校,重点措施中第一条是“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结构,主动适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以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信息平台建设为抓手,整合发布全国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招生就业以及各地、各行业劳动力市场供需等方面信息,引导各地政府和院校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布局,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社会需求是专业设置的根本,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则影响专业设置的前景。因此,源于:论文模板www.618jyw.com
要根据社会市场需求和反馈对高校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与改进。同时,高校专业设置应与国家产业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人才。紧跟社会需求,则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对得到的市场信息进行详细分析,这样得到的判断才是科学的,然后在科学判断的基础上设置相应专业,也只有这样的专业设置才能够经受得住市场的考验,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追随市场,甚至是跟随兄弟院校而设置专业。适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则要求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战略布局,领会国家的战略意图,设置国家战略规划内急需的专业,即使当前需求量不大,属于“偏门”“冷门”,只要有需求前景,就应该果断申请并设置。这就是专业设置的前瞻性,也只有具有这样战略性的眼光,设置的专业才具有竞争力,培养的学生才是国家急需的人才。

(四)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制订相关机制

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功能是社会主义的特色,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对于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申请,政府主管部门应统筹布局,一切以国家的产业发展战略为依据,提高专业集中度,强调特色专业,杜绝专业盲目设置,让有限的财政发挥无限的能量。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关机制,如评估机制、督导机制等,促进专业设置规范化、制度化。
学科专业设置的评估机制与政策性、学术性关联性很强。它的制定主要有两个优点:使学科专业的设置、增设更加规范化,更加符合中国高等教育实际;促进学科专业建设上层次、上水平,促进整体上的学科专业发展进步。学科专业设置的督导机制可以加强对高校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存在雷同化、功利化和盲目化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校方面,应有所侧重,扬长避短,专业设置应紧跟社会需求,适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国家方面,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制定相关机制,使专业设置规范化、制度化。只有这样,设置的专业才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才能为国家培养合适的急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王耀华,曹晔. 湖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调查与启示. 职业技术教育,2011(17).
严新根,金嘉平. 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教育与职业,2011(27).
[3]杨丽萍,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浅析. 职业技术,2011(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