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人才培养对地方高校区域革新型人才培养深思要求

更新时间:2024-01-29 点赞:12816 浏览:490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地方高校的战略定位至关重要。区域性特征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生命线,地方高校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把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人才,把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生产力作为学校服务地方的目标,进一步凝练服务地方的特色,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努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关键词]人才培养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
[作者简介]许天雷(1968- ),男,浙江东阳人,浙江工业大学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浙江杭州310032)
[]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026-03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和办学质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其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发挥与区域企业成长有着紧密的联系。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期的目标和要求,也是高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地方高校必须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文化人才,把提高区域创新力和生产力作为学校服务地方的目标,进一步凝练服务地方的特色,努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一、区域性特征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生命线

地方高校与地方区域经济的关系并非单向给予,而是互利共赢的关系。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已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地方高校要获得社会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吸引更好的生源,势必要走一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发展之路。而地方经济要实现发展战略,又离不开地方高校与之相适应的学科布局及人力资源的支持。因此,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互为前提,只有双方互动才能实现双赢。
作为地方高校,“地方性”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支撑点,地方企业的科技攻关内容是地方高校科研项目的重要来源。一方面,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立足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及区域优势产业和地方特有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因此,高校可以与地方政府成立联合研究院,成立科研成果转化孵化中心,有效整合科技力量,从地方特有资源(产业)、优势产业和政府主导扶持的重点产业的研究中培育凝练科研方向;与地方企业成立研发中心,使高校科研工作有效对接企业需求,及时解决企业运行发展中存在的理论与技术问题,为地方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发展依赖并受制于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提高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要求。地方高校只有成为区域知识创造、积累与传播的重要基地,成为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才能更好地取得社会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从而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为地方政府,要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有同国际接轨的产业体系,而且需要有能够使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有机结合的地方高校作为支撑。有了地方高校这个优质教育平台,地方政府便可根据本地区的发展要求,统筹规划高等教育资源进行教育培训,使地方高校成为本地区继续教育的阵地。同时,地方政府还可以制定优惠政策,使地方高校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以满足地方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人才培养“需—产—销”的良性循环,实现校地、校企等各方面、多领域的合作。

二、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观念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它是大学办学治校的价值判断和教育改革设计的方向引领。地方高校要以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观为指导,确定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要求和规格定位,作好总体设计,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

(一)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特色: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的紧密结合

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说过:“大学能够生存,能够发展,能够出名,依靠的主要是特色,而不是大。”因此,任何一所大学在考虑发展战略和自身定位时,都要注重形成特色。受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地方高校的师资力量、设备条件、经费支持、生源质量虽然不能与重点大学相比,但其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依托地方,优势也在于地方。因而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都应该在“地方性”上做文章,突出和发挥地方特色,将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紧密结合,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主线,确定学校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使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例如,浙江工业大学坚持“立足浙江,对接区域,走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发展战略,提出“以浙江精神办学,与浙江经济互动”的办学特色,在学校、学院两个层面作了许多具体探索,取得了可喜成效。将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紧密结合,一是要适应区域的产业结构,把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结合起来。这里的“适应”,应该是一种主动适应,即瞄准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与其密切相关的应用学科,设置相关专业,培养对口人才。区域经济发展中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学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多少,大学就培养多少。二是将人才培养与为地方服务结合起来,通过人才的创新研究和知识的应用转化,为地方提供一流的科技成果、一流的专利技术,从而扩大高校的地域影响力和区域贡献力,并通过与社会的开放合作获得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支持,使自己的研究能够始终处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充分体现“双向参与,主动适应,良性互动”的基本精神。

(二)体现人才培养的质量:区域内的高素质人才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人才培养特色的主要标尺。地方高校因其天然的地域关系而与所属地方具有特殊而紧密的联系,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校提供的高科技成果和高级专门人才的支持。因此,地方高校应当培养出与众不同的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源源不断地为本地区输送各类精英人才,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高水平”虽然是一个相对的、笼统的概念,但是“高水平”也应有恰当的、具体的目标。地方高校培养的主要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本区域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精英人才。人才培养层次主要集中在本科和专业硕士层次,部分高校的部分优势学科也培养专业博士。因此,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就是这些高校的立校之本,必须按照精英人才培养的标准来抓好本科教育。同时,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要构建多样化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博士生教育则是高水平大学的重要特征,必须高度重视。例如,浙江工业大学提出了“在浙江省高等教育体系中,浙江工业大学要培养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人才”的目标,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精英、管理精英、文化精英和科学精英,并围绕这个特色定位,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作了许多尝试,取得了诸多有价值的成果。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应具备摘自:毕业论文模板www.618jyw.com
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一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都迫切需要大批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二是实践能力,即动手的能力、学习与认知的能力,这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特征。相对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地方高校更侧重于“专业教育”,其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解决现实问题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毕业生专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走上工作岗位就能派上用场,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使用才能实现无缝对接。三是综合素质,大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场所,更是其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等全面养成的关键阶段。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成才,更要培养学生成人,把培养具有高深学问、高尚品质、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作为自己的使命,把大学精神和先进文化传导给社会,推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地方高校具有明显的服务定向上的地域性,即要与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人才培养就应该立足地方特有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的特色定位,采取更加开放、灵活、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一)构筑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引导学生提高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引导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研训练是培养其基本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地方高校要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突出地域特色、资源特色,努力构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本科学生的科研活动,不应只限于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而应与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优秀本科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或独立进行科研活动,拓展视野,开阔眼界,让学生亲身经历科研的完整过程,使学生逐渐养成对学术研究的理解和真正兴趣,了解和获得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并受到比较规范的科研训练,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推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设立本科生科研基金、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拓展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空间;通过组织科技论文报告会、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组建科技型大学生社团等,为大学生提供多形式、多渠道的创新条件和机会。同时,在政策制度层面加大支持和鼓励力度,如设立创新学分、划拨免试直推研究生名额、对申请专利和获得专利授权的学生加大奖励力度等,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予以合理认定,以激发师生共同参与的热情,为创新人才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与空间。要挖掘研究生的科研潜力,通过科研训练、科研参与、科研交流,发挥研究生科研生力军的作用。通过推进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完善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激励制度、优化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与监控制度、摘自:学术论文网www.618jyw.com
构建与社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平台和深入推进研究生学术活动等措施,大力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

(二)适应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社会是时代对高校的要求。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内容应当由单一型向全方位型转变,服务形式应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要大力实施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战略,以市场需求引导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带动人才培养,以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以服务社会增强办学实力,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所作为。地方高校要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各类企业的联系,加强对区域内优势行业、特色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可实行校企联合办学,行业(企业)根据自己的运行和发展需求,提出具体的专业(或方向)设置与人员培养计划,双方共同商定教学计划、课程设计,使教学更具针对性。高校主要负责理论教学、实验,企业则负责实习、选派实习指导老师,开展工程技术培训等。
2009年,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为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而制定的。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通过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参与高等工程人才的培养,与学校共同设计高等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制订培养方案,并为人才培养提供先进的工程实践条件,鼓励学生尽早参与工程实践。目前,教育部已确定两批共194所高校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今后每年还将增加一批高校参与,直至所有开设工科专业的高校全部参与其中。因此,地方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或开设工科专业的高校)要明确方向,抓住机遇,根据学校类型和办学特色,结合本区域企业的实际需求,深化校企合作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标准(即培养应用型工程师、设计型工程师还是研究型工程师),使不同学校与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加强合作,积极主动地适应本区域社会发展对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培养的需求,注重打造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下得去、上得来、见效快、后劲足”的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

(三)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服务,其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应当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要求来确立。一方面,要确定各层次人才培养的规模。地方高校应基本稳定本科生规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另一方面,要重新审核专业设置。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应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毕业生就业适当挂钩,淘汰那些不符合科学发展的专业,设立一些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能够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的专业。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上,教育部要按照“宽口径、多方向”的模式修订专业目录,引导高校的教学改革;各高校要根据教育部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进行“拓宽专业,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实践。因此,地方高校不能只局限于按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进行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的学科科研优势、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来确定专业口径,对专业或者专业大类的培养目标进行定位,科学规范地设置和建设专业,优先建设紧缺人才专业,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着力将学科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建立科学规范的专业进入、退出机制。同时,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大力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努力开设跨学科课程,重视对课程的精简、合并、更新、优化,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共享平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既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地方性,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成长途径,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眭依凡.观念更新:大学人才培养改革设计的价值引领[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
施建军,吴琼.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大学的创新驱动[J].中国高等教育,2010(8).
[3]白林,李用俊.地方高校适应区域发展的经济学分析[N].中国教育报,2008-09-16.
[4]张婕.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政策取向——对全国111 所地方高校校长的问卷调查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