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离骚赏析《离骚(节选)》三美

更新时间:2024-01-12 点赞:6082 浏览:2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甚至于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与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联想与想象,采用铺陈描述的手法,创造了神奇瑰丽的艺术境界。《离骚》“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我们能充分体验到充溢其间的诗人鲜明的个性,绚烂多彩的艺术魅力,富有楚地地域特色的和谐韵律。

一、体味人情美

屈原忠君爱国,忧国忧民,其政治理想就是“美政”,即圣君贤臣的政治和民本思想。《离骚(节选)》用大量诗句,反映了诗人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情操和疾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流亡赴死”与“卑恭求荣”二者之间做出选择是很困难的事,不是思想品质极高尚之人是很难处理好的,屈原做到了,而且又表示了对“卑恭求荣”之行为的蔑视。
《离骚(节选)》中表现屈原鲜明思想性格特点的诗句比比皆是:
“亦余心之所善,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皆然。”(效法古圣先贤,不流俗,不
媚俗)
屈原以“民生”为本,抛弃了一己之私,追求“美政”与“洁性”,宁死不悔,执著坚韧,至真至诚,做到了外在行为与内在精神的完善统一。

二、品味艺术美

《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在节选部分,诗人讴歌理想,发挥想象,塑造形象,给我们展现出了一个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给我们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1.屈原善于运用自然界的花草禽鸟来比喻社会现象。

“既替余以蕙襄兮,又申之以揽茝。”比喻自己的美好品质,反衬奸佞小人的嫉恨,显示自己品德的高尚。

2.屈原善于运用“比兴”来表达思想。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此句比兴兼用,以“背绳墨以追曲”,引出“竞周容以为度”,又用“绳墨”喻指准则准绳。整句诗在于揭露趋炎附势之徒的丑态,比兴的运用,使其表达得更形象生动。

3.屈原善于运用联想、想象来表现所憧憬的理想世界。

“世不入以尤离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初服”课文中注解为“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其实,也可理解为先王“美政”,或喻指屈原的美好品质。“初服”作为联想的起点和联想的物质凭借,成为内涵丰富的意象,它不仅是诗人的外在表现,更是内心世界的写照;不仅是诗人“美政”的表现之一,还是实现“美政”的精神支点;既是诗人追求现实世界的代表,又是理想世界的象征。屈原的浪漫主义诗风,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先河。

三、体会音韵美

《离骚》“书楚语,作楚声”,其音韵独特而优美。

1.初读,初步体会音韵美。

读准句子节奏。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要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读准章节间感情基调的差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女夸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抒发感慨,忧国忧民;追求理想而又徒显无奈。“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向往古圣先贤,保持清白,献身正道,虽遭受委屈,蒙受耻辱,亦在所不惜。

2.再读,欣赏体会音韵美。

只要感情投入,动情地读,就能有独特的欣赏收获,就会自然展现出特殊的音韵美。
如:“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诗人沉浸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精神状态中,读时应为之动容、动情。宁以身赴死也不改初衷,感天地泣鬼神,读时应是哀声、重调、浓情、凝神。运用强烈的反问句式,很有语势,读来自然心臆沉重。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对古代诗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面对这首带自叙性的抒情长诗,只要感情投入,设身处地,反复诵读,就能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体会其音韵美,品味其艺术美,体味其人情美,就能一生求真、悟美、向善。
(作者单位 重庆摘自:学术论文格式模板www.618jyw.com
市开县职业教育中心)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