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江苏江苏省中高职烹饪教育目前状况调查与

更新时间:2024-03-28 点赞:27412 浏览:12228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通过对学生、教师、餐饮业三方的调查情况分析,发现中高职烹饪职业技术教育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法、校企结合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文章结合烹饪职教实践,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研究方法对象现状分析
1674-4810(2012)22-0186-02
一 前言
烹饪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起步兴办、恢复发展、调整提高三个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开始是第一阶段,当时的烹饪技术学校大多数脱胎于各地餐饮服务公司或社会福利事业创办的烹饪技术培训班,教师多为原餐饮企业中没有从事过烹饪教学的从业人员,更没有系统规范的教材,办学条件极为简陋,招生人数不多,发展比较缓慢。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首次将烹饪作为一门学科从店堂引入课堂。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后期是第二阶段。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第三产业快速兴起与发展,给烹饪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与生机。
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第三阶段。1983年,在首都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一届全国烹饪名师技术鉴定会上,田纪云副总经理提出了烹饪是科学、是文化、是艺术的观点。同年,江苏商业专科学校(即现在的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开设了烹饪技术教育三年制大专班,开创了烹饪技术高等教育的先河,烹饪教育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我国烹饪专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以及发展研究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
第二,访谈法。对中高等职业学校里的烹饪专业教师及学生和学校负责烹饪教学的领导及一些用人餐饮企业领导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目前烹饪专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困惑,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质量要求。
第三,问卷调查法。对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部分中高职学校烹饪专业的学生和教师进行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
第四,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 8.0对回收问卷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用百分数对统计结果进行一般性的描述。

2.研究对象

以江苏地区为例,分别抽取了苏南(无锡商贸旅游职业学校、常州技师学院、苏州旅游商贸学校)、苏中(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扬州生活科技学校、扬州旅游职业高级中学)、苏北(盐城射阳职业教育中学、淮阴食品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050份(其中学生问卷900份,教师问卷15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973份(其中学生问卷833,教师问卷14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1.33%,同时还对部分中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和负责烹饪教学工作的领导进行访谈。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分别抽取了苏南(苏州的吴地人家、无锡的得意楼)、苏中(扬州迎宾馆、扬州会议中心)、苏北(徐州的恒天朝大酒店、盐城的悦达宾馆)的厨师长及人力资源部经理进行了访谈。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情况调查

主要针对2008~2011年度在摘自:论文查重站www.618jyw.com
校烹饪专业学生,分别从在校生总人数、性别、生源质量、心理特征等方面入手开展此次调查。
第一,在校生人数调查。从调查中得知,各个学校烹饪专业的在校生人数不一,男女生比例失调,招生区域狭窄。以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2008~2011年在校生人数统计表为例(见下表)。调查表显示,该专业以男生为主,女生很少,而且招生数呈现下降趋势。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有关:烹饪属于服务行业,是一项苦力活,其文化积淀不够深远,在社会上接受培训或拜师便可掌握,社会接受度不高,可以说80%以上的人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该专业的。
第二,生源质量调查。烹饪专业学生中考成绩普遍位于全市中下水平,文化基础薄弱,对学习缺乏热情。一般中职学生的录取分数大约是当年度中考总分的1/2左右,其中有23.7%的学生中考成绩大于或等于总分的2/3,有10%的学生的中考成绩小于当年度中考总分的1/3。
第三,对教学的感受调查。许多学生希望在学校学习的同时能进入饭店进行实际操作,希望学校能调整好专业课与文化基础课的比例,加强实践教学并在工艺课的教学中有所创新。

2.教师调查情况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年龄梯度、学历结构、职称水平、科研能力等都是重要考量因素。调查情况如下。
第一,年龄梯度。四十岁以上者占总人数的80%,进校两年以内的占10%左右,未能构成良好的坡度,青黄不接的现象严重,这给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且男女教师比例失衡,调查得知,140名教师中只有28人为女性,仅占总数的20%。
第二,职称水平及学历构成。研究生学历者占10%,本科学历者占70%,大学学历者占15%,另有5%左右的人只有中专学历。本科达标率较高,但具有创新力的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比例过低。高级职称教师占16.7%;中级职称教师占41.5%,初级职称教师占41.8%,其中拥有高级工证书的教师占33.3%,拥有技师证书的占56.8%,拥有高级技师证书的占9.9%。这些都反映了教师技能等级与教师职称的不匹配。
第三,课改理念。调查表明,烹饪教师年龄越大思想越保守,接受课改的也越低。他们认为改革与创新是年轻人的事。刚进校一两年的教师有着满腔的热忱,但又不知从何入手。中间者有能力有想法,但苦于力量薄弱,又无法完全挑起大梁,因此导致课改停留在思想深处。不过,多数教师还是希望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合格的专业人才,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是对新课改目标没有很清醒的认识,不知道如何进行课改,出现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调查还显示,教师认为场地设施不足、班级人数太多教学组织困难、学校领导不重视等是前三大课改限制。但是据调查,除个别学校外,烹饪工艺实习场地和设备基本上能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场地设施并不能构成课程改革实施的困难,主要是教师观念的问题,对课程改革把握不准,存在着对场地设施资源理解偏狭的可能性。对于班级人数多的问题,笔者了解到,一些学校配备的教师不多,学校为了节省而进行大班教学,却忽略了烹饪专业工艺的特殊性,所以进行课改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艺课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在组织教学方面比较困难,严重地影响了课改积极性。而领导重视方面,虽然不是关键因素,但大家都认为,学校应当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比如提高项目课程的课时费,建立校内科研奖励制度,以激发教师试项目课程的积极性(见下图)。源于:论文库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